第十一单元《盐 化肥》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
1.列物质中,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是( )
A. KNO3
B. NaCl
C. CuSO4
D. Mg(OH)2
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
A. 选项 A
B. 选项 B
C. 选项 C
D. 选项 D
3.下列对某一主题的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
A. 选项 A
B. 选项 B
C. 选项 C
D. 选项 D
4.下列各选项中物质的名称或俗名与括号内的化学式一致的是( )
A. 高锰酸钾(KMnO4)
B. 熟石灰(CaO)
C. 硫酸铁(FeSO4)
D. 烧碱(Na2CO3)
5.将下列各组物质的溶液混合,能发生化学反应,但无明显现象的是( )
A. NaCl KNO3
B. CuSO4 NaOH
C. AgNO3 HCl
D. NaOH H2SO4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不完全正确的是( )
A. 选项 A
B. 选项 B
C. 选项 C
D. 选项 D
7.下列四种化肥样品中,分别加入熟石灰混合,研磨后能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是( )
A. 硫酸钾
B. 磷矿粉
C. 氯化铵
D. 硝酸钾
8.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NaNO3
B. K2SO4
C. NH4H2PO4
D. Ca3(PO4)2
9.小明、小刚等 4 位同学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进行了探究,以下是他们对探究结果的表述,其中不
正确的是( )
A. 同学 A
B. 同学 B
C. 同学 C
D. 同学 D
10.下列关于酸、碱、盐的用途不合理的是( )
A. 盐酸除铁锈
B. 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
C. 硫酸铜与氢氧化钙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
D. 纯碱除油污
11.初中化学的很多反应可以表示为甲+乙=丙+丁,其中甲、乙、丙、丁既可能是单质也可能是
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
B. 若甲、乙、丙分别是酸、碱、盐,则丁一定是水
C. 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一定是二氧化碳
D. 若甲是锌,丙是氢气,则乙一定是稀硫酸
12.下列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 选项 A
B. 选项 B
C. 选项 C
D. 选项 D
13.检验碳酸盐的正确方法是( )
A. 滴加盐酸,产生使木条火焰熄灭的气体
B. 滴加 BaCl2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C. 加热,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14.生产生活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废旧塑料袋焚烧处理
B. 降低新装修房屋内的甲醛含量,最好的方法是紧闭门窗并在房间内放一盆水
C. 为提高农作物产量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应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D. 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
15.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 3 小题)
16.碳铵是农业上一种常见的氮肥,如图是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使用时,施加在农作物根部附近,
盖土或用水灌溉,切忌暴晒,它在碱性土壤中会失效(放出 NH3、生成水和正盐)。据此:
(1)碳铵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改良酸性土壤时,向土壤中施加了熟石灰,当向土壤中施加碳铵,造成肥分流失的化学反应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某氯化钾样品含有杂质氯化钙和氯化镁,设计提纯的流程图如图:
请认真分析流程中各步骤的信息作答:
(1)溶剂 X 是________;Y 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
(2)蒸发操作的目的是除去(填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
(3)写出加入过量 K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一包粉末,已知由 CaCO3、FeCl3、MgCl2、Na2SO4、NaOH、NaNO3 中的几种组成。为确定
其组成,现进行以下实验,各步骤均已充分反应。
①取一定质量的粉末,加水搅拌后过滤,得到沉淀和无色溶液 A;
②向①步得到的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得到无色气体和黄色溶液;
③将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 A 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 的化学式是________。
(2)A 中一定存在的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3)生成白色沉淀 D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包粉末中可能含有物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
三、计算题(共 1 小题)
19.某纯碱样品中含有少量 NaCl,小丽同学取该样品 23 g 全部溶解于 150 g 水中,再逐滴加入 160
g 稀盐酸,反应中产生的气体的质量与盐酸的用量关系如图所示。(提示:相关反应为 Na2CO3+
2HCl===2NaCl+H2O+CO2↑)
计算当恰好完全反应时:
(1)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克。
(2)此时所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___(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 0.1%)。
答案解析
1.【答案】A
【解析】A 项,由与钾盐、硝酸盐都易溶于水,硝酸钾与其他物质不能形成沉淀、气体或水,一般
不会与其他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正确;B 项,NaCl 与硝酸银溶液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沉淀
和硝酸钠,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C 项,CuSO4 能与氢氧化钡或可溶性钡盐相互交换成分生成
硫酸钡沉淀,能发生复分解反应,错误;D 项,氢氧化镁能与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水,能发生复分
解反应,错误。故选 A。
2.【答案】C
【解析】A 项,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会生成微溶于水的硫酸钙,会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错误;B
项,铜的活动性比铁的弱,故不能把铁置换出来;氯化银难溶于水所以铜和氯化银不反应故错误;
C 项,盐酸具有挥发性,过量的盐酸会因加热而挥发,正确;D 项,硝酸银会与氯化钠反应把氯化
钠除去,错误。故选 C。
3.【答案】D
【解析】A 项,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解答;B 项,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选择除杂的试剂;C 项,根
据安全知识解答即可;D 项,根据物质的微观构成粒子进行分析解答。
4.【答案】A
【解析】A 项,高锰酸钾(KMnO4),正确,注意区分锰酸钾(K2MnO4);B 项,熟石灰是指氢氧化钙,
CaO 的俗称是生石灰;C 项,硫酸铁的化学式是 Fe2(SO4)3,FeSO4 的名称是硫酸亚铁;D 项,烧碱
指的是氢氧化钠,Na2CO3 的俗称的纯碱。故选 A。
5.【答案】D
【解析】A 项,KNO3、NaCl 相互交换成分没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不能发生反应,错误;B 项,
CuSO4、NaOH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和硫酸钠,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
C 项,AgNO3、HCl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能发生反应,且现象明显,错误;
D 项,NaOH、H2SO4 相互交换成分生成硫酸钠和水,能发生反应,但无明显现象,正确。
6.【答案】A
【解析】A 项,苏打是碳酸钠,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两者都为白色,方法一不可行;加热时,小苏
打会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而苏打不会产生,方法二可行,错误;B 项,氧气具有助
燃性,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方法一可行;氧气能与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
方法二可行,正确;C 项,黄铜是铜和锌的合金,加热时铜会和氧气反应,生成黑色氧化铜,金不
与氧气反应,方法一可行;黄铜中的锌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而金不与稀盐酸反应,方法
二可行,正确;D 项,碳酸氢铵为白色,磷矿粉为灰白色粉末,方法一可行;碳酸氢铵有强烈的氨
味,而磷矿粉没有,方法二可行,正确。故选 A。
7.【答案】C
【解析】含有铵根离子的肥料和碱性物质可以反应能生成氨气,所以氯化铵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后,
能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
8.【答案】C
【解析】A 项,只含有 N;B 项,只含有 K;C 项,含有 N 和 P 两种营养元素;D 项,只含有 P。
9.【答案】D
【解析】纯碱的主要成分为 Na2CO3,它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类;因为
其水溶液显碱性,用热的纯碱溶液可以洗去油污;纯碱可以与面团中发酵产生的酸反应生成二氧
化碳气体,不但可以将酸除去,而且使食物疏松多孔。纯碱和食盐都易溶于水,用加水溶解的方
法无法检验纯碱中是否混入了食盐。故只有 D 错。
10.【答案】B
【解析】A 项,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所以利用盐酸能除铁锈,正确;B 项,氢氧化钠虽然呈碱
性,但由于腐蚀性特别强,所以不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一般用熟石灰,错误;C 项,硫酸铜与氢
氧化钙混合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正确;D 项,纯碱的水溶液呈碱性,故纯碱可除油污,正确,故选
B。
11.【答案】B
【解析】A 项,若甲、乙、丙、丁均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也可能不是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钠与二
氧化碳的反应不属复分解反应,错误;B 项,酸与碱的反应属中和反应,生成的是盐和水,正确;
C 项,若甲是一氧化碳,乙是金属氧化物,则丙可能是金属或二氧化碳,错误;D 项,若甲是锌,
丙是氢气,则乙可能是盐酸,错误。故选 B。
12.【答案】D
【解析】A 项,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CO+
O2 2CO2,错误;B 项,该化学方程式锰酸钾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
2KMnO4 K2MnO4+MnO2+O2↑,错误;C 项,银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不能与稀硫酸反应,
错误;D 项,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且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
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正确。故选 D。
13.【答案】D
【解析】碳酸盐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利用该
方法可检验碳酸盐。
14.【答案】C
【解析】A 项,为减少“白色污染”,集中并露天焚烧废弃塑料袋,会造成环境污染,错误;B 项,
降低居室甲醛含量,应该打开门窗通风换气,错误;C 项,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以避免污染水体,
是可取的,正确;D 项,提倡节日大量燃放烟花爆竹,增加喜庆气氛,会造成空气污染,错误。答
案 C。
15.【答案】A
【解析】A 项,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释放出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而硝酸钾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正确;B 项,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我们
可以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错误;C
项,用浓硫酸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导管应该是“长进短出”,错
误;D 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择试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是固体,
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无法来测定氧气含量,错误。故选 A。
16.【答案】(1)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
(2)NH4HCO3+Ca(OH)2===CaCO3+2H2O+NH3
【解析】碳酸氢铵易溶于水,切忌暴晒说明碳酸氢铵的热稳定性差,在碱性土壤中会失效说明碳
酸氢铵能和显碱性的物质反应生成氨气。
17.【答案】(1)水(或 H2O) K2CO3 (2)HCl、H2O (3)MgCl2+2KOH===Mg(OH)2↓+2KCl
【解析】(1)根据加入 X 的目的是使样品充分溶解分析试剂;根据流程图分析,加入氢氧化钾可以
除去氯化镁,除去氯化钙而又不增加新的杂质用碳酸钾溶液;(2)根据盐酸具有挥发性及蒸发原理
分析所除的物质分析;(3)根据除杂质氯化镁的方法考虑,氯化镁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
色沉淀和氯化钾,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18.【答案】(1)BaSO4 (2)Na2SO4、NaCl (3)NaCl+AgNO3===AgCl↓+NaNO3 (4)MgCl2、NaNO3
【解析】①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氯化铁溶液显黄色、氯化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红褐色
的氢氧化铁沉淀、氯化镁和氢氧化钠会生成氯化钠和白色的氢氧化镁沉淀可知,原粉末中可能含
有 CaCO3、FeCl3、MgCl2、NaOH;②根据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无色气体二氧化碳,氢氧化铁
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的黄色溶液可知,原粉末中一定含有 CaCO3、FeCl3、NaOH;③根据硫
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硝酸钠和硫酸钡沉淀,①步得到的无色溶液 A 中含有的氯化钠和硝酸银反
应生成硝酸钠和氯化银沉淀等知识进行分析。
19.【答案】(1)8.8
(2)解:设参加反应的的质量为 x,反应生成的 NaCl 的质量为 y
x=21.2 g,y=23.4 g
反应后所得 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 NaCl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4%。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