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1 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基本问题
1.有关接触法制硫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黄和硫铁矿均可作为生产原料
B.将矿石粉碎,是为了提高矿石的利用率
C.反应中通入过量的空气是为了提高 FeS2 和 SO2 的转化率
D.从吸收塔出来的硫酸经浓缩后可以变成发烟硫酸
解析:A 项,理论上,可转化成 SO2 的任何含硫物质均可作为硫酸的生产原料(如
S、FeS、FeS2、H2S 等),但在生产实践中,应选取那些储量大、矿质品位高、资
源丰富、便于开采和加工的矿物作为化工原料。综合分析,A 正确。B 项,生产中
对矿石进行粉碎,既可增大原料之间的相对接触面积(增大反应速率),又可提高原
料 的 利 用 率 ( 转 化 率 ) , 故 B 正 确 。 C 项 , 从 硫 酸 生 产 的 三 个 反 应 看
(FeS2――→O2
SO2――→O2
SO3――→H2O
H2SO4),有两个反应要耗用氧气,故生产中可采用
通入过量空气的方法来提高 FeS2 和 SO2 的转化率[炭炉炉气中φ(SO2)=7%,φ(O2)
=11%,O2 明显过量],故 C 正确。D 项,在吸收塔中,是用 98.3%的浓硫酸吸收
SO3,所得到的是“发烟硫酸”,可用水或稀硫酸稀释,制得各种浓度的硫酸,故
D 错误。
答案:D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硫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实验室制取硫酸和化工厂制取硫酸原料相同,只有接触法反应中“设备”的大
小不同
B.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表面上接触时发生反应,所以这种制硫酸的方法称
为接触法制硫酸
C.实验过程中所得尾气用水直接吸收后,滴入 BaCl2 溶液可检验 H2SO4 的生成
D.本实验在通风橱中进行
解析:实验室制硫酸与化工厂制取硫酸的原料是不同的,工业制硫酸中使用的二
氧化硫是煅烧硫铁矿或者是燃烧硫黄得到的,故 A 是错误的;B 是接触法制硫酸
的定义,故正确;在实验过程中尾气含有 SO3 和 SO2,同时被水吸收后,溶液中存
在 SO2-
4 、H2SO3,滴入 BaCl2 后,只有 BaSO4 可以形成沉淀,故可检验有 H2SO4
生成,C 正确;本实验的尾气中含有二氧化硫气体,而二氧化硫有毒,所以实验应
该在通风橱中进行,故 D 是正确的。
答案:A
3.工业上制取硫酸,回收尾气中的废气常选用的试剂是( )
A.氨水 B.NaOH C.H2SO3 D.H2SO4
解析:用氨水吸收尾气中的 SO2,回收利用后还可生产化肥,且氨水价格较低。
答案:A
4.工业上以硫铁矿为原料制硫酸所产生的尾气除了含有 N2、O2 外,还含有 SO2
等对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有害气体。能用于测定硫酸尾气中 SO2 含量的是( )
A.NaOH 溶液、酚酞试液 B.石灰水、石蕊试液
C.碘水、淀粉溶液 D.氨水、酚酞试液
解析:测定 SO2 含量必须要能跟 SO2 反应,而且可以用颜色变化来准确确定反应
终点。A 项和 D 项虽然能反应,但 A 在完全生成 Na2SO3 时溶液还是碱性,没变色,
而 D 在 SO2 还没与氨水完全反应时就开始变色了。C 项石灰水中所含溶质较少,
且石蕊试液的颜色变化不明显。
答案:C
5.2SO2(g)+O2(g)
V2O5
△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催化剂 V2O5 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 t1、t2 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 c1、c2,则时间间隔 t1~t2 内,SO3(g)生成
的平均速率为 v=c2-c1
t2-t1
解析:本题重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还有反应速率的简单计算。V2O5
作为催化剂,能同等程度的改变正、逆化学反应速率,A 不正确;压强并不是影
响反应速率的唯一因素,只有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反应速率才增大,B
不正确;不管反应吸热、放热,降低温度均减小反应速率,达到平衡时间增多,C
不正确,据 v=Δc
Δt
,可知 D 正确。
答案:D
6.某工厂用 CaSO4、H2O、NH3、CO2 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CaSO4 溶液 ――→
足量 NH3 甲 ――→
适量 CO2 乙
――→
过滤 滤液――→
提纯
NH42SO4
CaCO3――→
煅烧
生石灰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往甲中通 CO2 有利于(NH4)2SO4 生成
B.生成 1 mol(NH4)2SO4 至少消耗 2 mol NH3
C.在实际生产中 CO2 可被循环使用
D.直接蒸干滤液能得到纯净的(NH4)2SO4
解 析 : 该 反 应 原 理 为 2NH3 + CO2 + H2O===(NH4)2CO3 , CaSO4 +
(NH4)2CO3===CaCO3↓+(NH4)2SO4,CaCO3=====
煅烧
CaO+CO2↑。直接蒸干会导致
(NH4)2SO4 分解。
答案:D
7.有关硫酸工业综合经济效益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地有丰富的硫铁矿资源,水源、能源充足,交通便利,是风景秀丽的旅游胜
地,虽然当地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但为提高当地经济效益宜建硫酸厂
B.为减少 SO2 对空气的污染,可以建筑高烟囱,使含 SO2 的尾气在高空扩散稀释,
保证地面达到安全浓度
C.硫酸生产过程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含 SO2 的尾气、固体残渣、废酸和废水等
D.选择硫酸厂厂址时,当经济利益与环保问题有冲突时,为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
水平,应先考虑经济利益的问题
解析:硫酸厂是污染性的企业,不应建在风景区;当地使用硫酸的工业不多,也
不宜建硫酸厂,因为硫酸的远程运输成本高,危险性大,故 A 错误。将 SO2 排放
到高空,SO2 的总量不会减少,且会形成酸雨危害环境,故 B 错误。选择硫酸厂厂
址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环保问题,也就是要提高综合经济效益,故 D
错误。
答案:C
8.(1)火山喷发所产生的硫磺可用于生产重要的化工原料硫酸。某企业用下图所示
的工艺流程生产硫酸:
①为充分利用反应放出的热量,接触室中应安装________(填设备名称)。吸收塔中
填充有许多瓷管,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为使硫磺充分燃烧,经流量计 1 通入燃烧室的氧气过量 50%。为提高 SO2 转化
率,经流量计 2 的氧气量为接触室中二氧化硫完全氧化时理论需氧量的 2.5 倍,则
生产过程中流经流量计 1 和流量计 2 的空气体积比应为________。假设接触室中
SO2 的转化率为 95%,b 管排出的尾气中二氧化硫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空气
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按 0.2 计),该尾气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③与以硫铁矿为原料的生产工艺相比,该工艺的特点是________(可多选)。
A.耗氧量减少
B.二氧化硫的转化率提高
C.产生的废渣减少
D.不需要使用催化剂
(2)硫酸的用途非常广,可应用于下列哪些方面________(可多选 )。
A.橡胶的硫化
B.表面活性剂“烷基苯磺酸钠”的合成
C.铅蓄电池的生产
D.过磷酸钙的制备
(3)矿物燃料的燃烧是产生大气中 SO2 的主要原因之一。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石灰
石,可有效减少煤燃烧时 SO2 的排放,请写出此脱硫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①反应设备中应安装热交换器,用来移去反应中放出的热量,使反应后
的气体降温并预热未反应的气体。塔内装有瓷管,从塔的下部通入的三氧化硫与
塔上淋洒下来的浓硫酸在瓷管表面接触而被吸收。②流量计 1 通入氧气的作用是
与硫磺发生反应生成 SO2,流量计 2 通入氧气的作用是与 SO2 反应生成 SO3。
设有 1 mol 的硫磺,则在燃烧室中消耗氧气 1 mol,生成 1 mol SO2,实际通入氧气
为 1.5 mol,则空气为 7.5 mol;在接触室中 1 mol SO2 理论消耗 0.5 mol O2,则需通
入接触室中的 O2 为 1.25 mol,空气为 6.25 mol,故流量计 1 与流量计 2 中的体积
比为 1.5∶1.25=6∶5=1.2。SO2 的转化率为 95%,消耗 0.475 mol 的 O2,剩余 0.05
mol SO2,则 SO2 的体积分数为:[0.05/(7.5+6.25-1-0.475+0.05)]×100%=0.4%
=0.004。用氨水吸收尾气中低浓度的 SO2 生成亚硫酸氢铵,最终用做化肥。
③两种方法的不同在于第一步反应:4FeS2+11O2=====
△
2Fe2O3+8SO2 与硫铁矿的
反应耗氧量增多,产生的废物也多。
(2)B 项中有磺酸基的引入,与硫酸有关;C 项中硫酸做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D
项中过磷酸钙可由硫酸分解磷矿直接制得。
(3)SO2 可用石灰石除去,反应为 2CaCO3+2SO2+O2=====
△
2CaSO4+2CO2(或 2SO2
+2CaO+O2=====
△
2CaSO4)。
答案:(1)①热交换器 增加 SO3 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有利于 SO3 的吸收 ②1.2
0.004 用氨水吸收
③A、C
(2)B、C、D (3)CaCO3=====
高温
CaO+CO2↑、2SO2+2CaO+O2=====
△
2CaSO4(或 2SO2
+2CaCO3+O2=====
△
2CaSO4+2CO2)
9.分析下面两个案例并回答有关问题。
某城镇生产、生活的分布情况如图所示,河流中 W、X、Y、Z 处某次水样抽测结
果如表所示:
地点
项目 W X Y Z
水温/℃ 15 18 26 25
pH 6 8 5 5
溶解氧量/(mg·L-1) 11 9 7 3
(1)导致 X、Y 处水样 pH 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Z 处 鱼 类 大 量 减 少 , 产 生 这 种 现 象 的 原 因 可 能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解析:从给出的数据看,X 处水样呈碱性,Y 处水样呈酸性,Z 处水样缺氧。造纸
厂排放的碱性污水使 X 处河水 pH 升高,火力发电厂净化烟气的酸性废水治理未
达标就排放,造成 Y 处的河水 pH 降低(或火力发电厂燃烧产生的 SO2 会导致酸雨
的产生,使 Y 处的河水 pH 降低),化肥厂、农田及生活污水使 Z 处河水富营养化,
水温较高,适于藻类等水生植物生长,河水中溶解的氧被大量消耗,导致鱼类死
亡。
答案:(1)造纸厂排放的碱性污水使 X 处河水 pH 升高,火力发电厂净化烟气的酸
性废水治理未达标就排放,造成 Y 处的河水 pH 降低(或火力发电厂燃烧产生的 SO2
会导致酸雨,飘落后使 Y 处的河水 pH 降低)
(2)化肥厂、农田及生活污水使 Z 处河水富营养化,水温较高,适于藻类等水生植
物生长,河水中溶解的氧被大量消耗,导致鱼类死亡
10.某硫酸厂初步处理后的尾气中含 0.2%的 SO2 和 10%的 O2(均为体积分数)。为
了进一步除去 SO2,并将 SO2 转变为(NH4)2SO4,有人设计了如下方案:在 400 ℃
时,尾气以 5 m3/h 的速率通过 V2O5 的催化剂层后,与 20 L/h 速率的氨气混合喷水。
此时气体温度由 400 ℃降至 200 ℃,在热的结晶装置中得到(NH4)2SO4 晶体(气体的
体积已转换为标准状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反应中的理论值,SO2 和 O2 的体积比为 2∶1,但实际生产中这个比值是多少?
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为什么尾气以 5 m3/h 的速率与 20 L/h 速率的氨气混合?
(3)若该厂每天排放 10 000 m3 尾气,求该厂每月(按 30 天计算)可得到(NH4)2SO4 的
质量为多少?
解析:(1)根据 2SO2+O2 2SO3,SO2 和 O2 按 2∶1(体积比)的理论值反应,但实
际上 V(SO2)∶V(O2)=0.2%∶10%=1∶50。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廉价的氧
气的浓度,可使反应:2SO2(g)+O2(g) 2SO3(g)向生成三氧化硫方向移动,这样
可以增大较贵重的二氧化硫的转化率。
(2)2NH3 ~ SO2
2 1
v(NH3) 5 L/h×103×0.2%
v(NH3)=20 L/h
(3)根据 2SO2+O2 2SO3,以及 SO3+H2O+2NH3===(NH4)2SO4
得关系式:SO2 ~ 2NH3 ~(NH4)2SO4
22.4 L 132 g
107 L×0.2%×30 m[(NH4)2SO4]
m[(NH4)2SO4]=3.54×106 g=3.54 t
答案:(1)1∶50 原因: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增大廉价的氧气的浓度可使反应:
2SO2(g)+O2(g) 2SO3(g)向生成三氧化硫方向移动,这样可以增大较贵重的 SO2
的转化率。
(2)2NH3 ~ SO2
2 1
v(NH3) 5×103×0.2% L/h
v(NH3)=20 L/h
(3)3.54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