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小学数学 年级/册 五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长方体的认识
教学目标 长方体的面、棱的特征
重难点分析
重点分析
本课题内容由研究平面图形扩展到研究立体图形,使学生由认识二维
空间发展到认识三维空间,是学生发展空间观念的一次飞跃。
难点分析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由于年龄的增加,自学
能力也有了增长。但是对于深入地研究立体图形,空间观念还较差。
教学方法 通过动画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2、长方体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一、认识长方体的面
①一般长方体有 6 个面。要按一定的顺序数(如上下、前后 、左右),这样才不会重复和
遗漏。这样的面起个名字叫做相对的面。
②相对的面有什么特征?
教师课件演示“相对的面相等”
这两个相对的面不仅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用相对的面必须完全相同来总结这个特征。(课
件演示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活动:做一个长方体
实物纸片:长 3 分米,宽 2 分米,要做一个长方体,还缺几个面?
④小结:长方体有 6 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特殊的情况有两个面是正方形),在一个
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
一、认识长方体的棱
①数量:4 条水平方向的棱,4 条前后方向棱,4 条竖直的方向棱(有序的数),共 12 条。
②哪些棱长度相等?(四条水平方向,前后方向四条,竖直方向四条)分别叫做相对的棱。
③小结: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4)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观察、探究,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
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
相等。
(3)顶点有(8 个)
只要有序的数出来。(课件演示)
三、课堂练习:
1、我们已经详细研究了长方体,现在能根据你的经验和想象来画一个长方体吗?
先画一个长方形朝向我们的正面,在它的上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在它的右边画
一个平行四边形,只要三步,一个长方体就画好了。
2、谁能发挥想象,如何透过这个长方体,看到被挡住的面、棱、顶点?
根据相对的棱长度相等,用虚线表示出来。这个长方体就有了透视效果。
四、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1、概念认知:
(1)师: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 宽、 高。 课件展示
(2)师:一般情况下,把水平方向上的棱叫做长,前后方向的棱叫做宽,竖直方向的棱
叫做高。
2、小结:长方体的 12 条棱,按相对棱可以分成 3 组,即(长一组、宽一组、高一组),
每组棱长度相等,按相交于一个顶点可以分成 4 组即(长、宽、高为一组)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做一个长方体
这里有一个长 3 分米,宽 2 分米的长方形,要做一个长方体,还缺几个面?
2、画长方体
先画一个长方形朝向我们的正面,在它的上面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在它的右边画一个
平行四边形,只要三步,一个长方体就画好了。
3、画长方体:如何透过这个长方体,看到被挡住的面、棱、顶点?
小结 我们知道长方体是由 6 个长方形,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围成的立体图形,在
一个长方体中,相对的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有 8 个顶点。相交于一个顶点的
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 宽、 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