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2012)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湘教版(2012)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2.2.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教案

ID:673532

大小:48.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设计 第 1 页 课型 新授 课时 5 总课时 19 课 题 2.2.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第 1 课时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2 教学 目标 1.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2. 2.能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2 判定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3.引导学生经历两个判定方法的探索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重点 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2 难点 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综合运用 学习内容及导学流程 方法指导 或行为提 示 一、目标导学 1.(温故而知新) 1)已知平行四边形 ABCD 的周长为 30 cm,CD=6 ,则 BC= , 2)平行四边形有哪些性质? 3) 到目前为止,我们有哪些方法可以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 形? 2.创设情境 实验室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玻璃片(记作:□ABCD),在做实验时, 喜羊羊不小心碰碎了一部分(如图所示),他想配一块一模一样的赔 给学校,如果把剩下的玻璃带去玻璃店,他能做到吗? 3、明确学习目标 问题导 入:数学 知识来源 于生活, 又服务于 生活。用 这样一个 实际例子 导入,激 发学生对 这节课的 好奇心。 课件动画 演示 二、新知探究 (一)自学自研(自主阅读教材 P44-46,尝试解答下列问题) 1.探究 1 你能不能从一条线段 AB 出发,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动手试试? 思考:只给你一根刻度尺,你能在下图中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 讨论:说说你画出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理由。 A B C 教学设计 第 2 页 布置学生 课前按要 求准备好 同样长的 铅笔和钢 笔 各 两 支。 指明: // 读 作 “平行且 等于” 1 、2 、 3 组完成例 5, 4 、5 、 6 组完成例 6. 要求展示 并质疑。 表达:以上活动事实,蕴含了一个什么样的数学结论呢?你能用一 句话把这个结论表达出来吗? 结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1: 几何语言:如图,∵AB=CD,AB//CD , 2. 探究 2 用两支同样长的铅笔和两支同样长的钢笔能摆成一个平行四边 形的形状吗? 摆一摆: 画一画:请你将摆出来的图形画出来 说一说:说说理由。 结 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2 , 几何语言:如图,∵AB=CD,AD=CB , 3.探究 3 如图,在▱ABCD 的边 BC,AD 上分别取一个点 E,F,使得 BE=1 3 BC,FD=1 3 AD,连接 BF,DE.求证:四边形 BEDF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 BC ( ) ∵ BE=1 3BC,FD=1 3AD ∴ BE=FD ( ) 又∵BE//FD ∴( )( ) 必须将解题过程写出来,但将其中的结论留空让学生思考并填写 例 6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C≌△CDA.求证:四边形 ABCD 教学设计 第 3 页 是平行四边形. 证明:∵△ ABC≌△ CDA ∴ ( ) ∴ ( ) (二)合作共研 1.生生交流“自学自研”的问题 2.学情反馈(以展示的形式进行) 3.老师讲解、点拨或点评 三、巩固提升 砸金蛋(四道题,分别为 1 分题、2 分题、3 分题、4 分题) 1.在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D) A.AB∥CD,AD∥BC B.AB=CD,AD=BC C.AB∥CD,AB=CD D.AB∥CD,AD=BC 2.四边形 ABCD 中,AD∥BC,要使它是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条件 AD=BC(只需填一个条件即可). 3.在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CD=4,BC=6,则当 AD=6 时,四 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 4.把两个全等的非等腰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可拼成不同的平行 四边形的个数是(C) A.1 B.2 C.3 D.4 挑战自我 5.(1)已知: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点 E、F 分别在 CD、AB 上,DF∥BE,EF 交 BD 于点 O.求证:EO=OF. (2)如果把条件改为“AF=CE”,你会做吗? 四、学后反思 1、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 2、还有什么疑问吗? 五、课后达标 P46 练习 T1,2 A B C D E F O 教学设计 第 4 页 教后反思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