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6.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第1课时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 共 4 页 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第 1 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教学内容 教科书 P69 例 1,完成 P69“做一做”,P71“练习十六”第 1、2 题。 ▶教学目标 1.借助计数器理解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 (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 2.经历探索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的计算方法的过程,学会用数学的方 法进行交流。 3.通过数学学习,感受 100 以内的减法和 20 以内的减法之间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 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教学准备 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 1.课件逐一呈现,学生抢答。 2.以第一组 35+4 和 35+40 为例,全班交流算法。 师:35+4 是怎样计算的?35+40 呢?这两题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学情预设】35+4 先计算个位上的 5+4,而 35+40 先计算十位上的 3+4,这两题在计算 时都是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设计意图】这里旨在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学习两位数减一位数(不 退位)、整十数的口算打下基础。 二、情境引入,探究算法 1.情境呈现,揭示课题。 课件出示教科书 P69 例 1 主题情境图。 ◎教学笔记 第 2 页 共 4 页 (1)师: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情预设】预设 1:有 35 本故事书,借出 2 本。 预设 2:有 35 本动漫书,借出 20 本。 师:根据以上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情预设】学生不难提出以下数学问题:还剩多少本故事书?还剩多少本动漫书? 让学生完整地将信息和问题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同 时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师:怎样列式? 学生能很快列出算式:35-2,35-20。 (2)揭示课题。 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两位数减一位数,第二题是两位 数减两位数或两位数减整十数。 师:这两道题该怎样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究的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 十数的计算。[板书课题: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2.借助计数器,自主探索。 (1)动手操作,感悟算理。 师: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每位同学都在计数器上拨一拨,边拨边说自己是怎样得出结 果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学情预设】通过对前面相关知识的学习,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操作经验,只是这里 的操作由小棒变成了计数器。对于 35-2,要从个位上拨去 2 颗珠子,35-20 从十位上拨去 2 颗珠子,大部分学生操作没有问题,少数不会的学生可以相互帮助完成。 (2)回顾交流,理解算理。 师:谁来结合计数器说一说? ①指定部分上台操作,边操作边说操作过程。 ②想一想刚才的操作过程。 ③师:35-2 先算什么?35-20 先算什么? ④学生相互说一说,教师板书口算过程: 【学情预设】有了前面的动手操作,学生展示操作比较熟练,但是用语言描述操作的过 程可能不完整,需要引导, 教师要示范帮助学生掌握算法。 【设计意图】通过在计数器上操作,初步感受“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教学提示】 学生交流时, 教师可引导学生 结合计数器操作 过程中几个十、几 个一及十位和个 位的计算顺序表 述,突出算式的区 别,同时内化位值 概念。 ◎教学笔记 第 3 页 共 4 页 加深对算理的理解,然后通过看、想、说等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 渡,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比较异同,体会算法。 师:比较“35-2”和“35-20”的计算,有什么不同?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当计算 35-2 时,用 35 个位上的“5”减去个位上的“2”;当 计算 35-20 时,用 35 十位上的“3”减去十位上的“2”。 师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板书)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35-2”和“35-20”的异同,突出“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三、巩固练习,深化算理 1.完成教科书 P69“做一做”。 (1)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独立完成。 (2)交流订正后思考各组题中的差异。 师:竖着看,每组题有什么联系? 【学情预设】预设 1:第 1 题每一组上面一题都是下面一题个位上的数相减,第 2 题每 一组上面一题都是下面一题十位上的数相减。 预设 2:每一组上面一题的计算都是下面一题口算的第一步。 预设 3:都是个位和个位上的数相减,十位和十位上的数相减。 【设计意图】通过对每一组题进行对比,进一步深刻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 减”的算理。 2.完成教科书 P71“练习十六”第 1、2 题。 计算完后集中交流订正。 【学情预设】都是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大部分学生能够完成, 少数不会的教师在巡视时个别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两道口算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两位数减一位数(不退位)、整十数 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着重让学生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借助计数器, 让每个学生动手操作,感悟算理,然后让学生回忆并说清自己的操作过程,再在算式中标注 出口算过程并口头叙述出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在教 学时,要多让学生操作并口述过程。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 100 分》对应课时作业 P46 第三题。 三、 suàn 算 yí 一 suàn 算 。 69-3= 72-2= 76-5= 36-5= ◎教学笔记 第 4 页 共 4 页 83-30= 39-4= 69-40= 95-5= 76-3= 82-50= 38-7= 98-80= 参考答案 三、66 70 71 31 53 35 29 90 73 32 31 18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