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
第 2 课时 机械效率的测量
1.会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会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自主预习:
完成下列填空:
1.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需要测量四个物理量: 钩码的重力 G 、
钩码提升的高度 h 、 拉力 F 、 绳端移动的距离 s ;
2.计算有用功的方法: W 有=Gh ;
3.计算总功的方法: W 总=Fs 。
●小组讨论:
1.各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下面实验:
(1)如图安装滑轮,记下钩码所受的重力 G 及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2)缓慢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 h,读出拉力 F 的值,用刻度尺测出钩
码上升的高度 h 和弹簧测力计移动的距离 s;
(3)算出有用功、总功、机械效率。
(4)改变钩码的数量,再做两次上面的实验。
●教师点拨:
我们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没有考虑摩擦的因素.
●跟踪练习:
1.小明在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中每个钩码
重 2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物理量
实验次数
钩 码 总
重 G/N
钩码上升
的 高 度
h/m
测力计示
数 F/N
测 力 计
移 动 距
离 s/ m
机 械
效 率
1 4 0.1 1.8 0.3
2 6 0.1 2.4 0.3 83%
3 4 0.1 1.4 0.5 57%
4 4 0.2 1.4 1.0 57%
(1)在实验中,测绳端拉力 F 时,应尽量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
且在拉动过程中读数。
(2)第 1 次实验测得的机械效率为74%。(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 2 次实验是用 b 图做的;第 4 次实验是用 c 图
做的。(填“a”“b”或“c”)
(4)分析第 1、2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同一滑轮组, 增大提升重物的重力 可
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析第 1、3 次实验数据可知:使用不同的滑轮组,
提升相同的重物,动滑轮个数越多(即动滑轮总重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小 。
(5)分析第 3、4 次实验数据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无
关 。
探究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因素
●自主预习:
完成下面填空:
1.提高机械效率的主要办法是 改进结构 、使它更合理、更轻巧。
2. 在使用中按照技术规程经常保养,使机械处于良好的状态 ,对于保持和
提高机械效率也有重要作用。
●小组讨论:
1.实验探究: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它的机械效率是否改变呢?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实验步骤:
①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两个钩码,记录钩码的重
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钩码上升的高度、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②用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四个钩码,记录钩码的重
力、弹簧测力计的拉力、钩码上升的高度、绳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表格设计:
钩码重
力 G/N
提升高
度 h/m
有用功 W
有用/J
自由端
拉力 F/N
自由端移动
距离 s/ m
总功
W 总/J
机械效
率η
两个
钩码
四个
钩码
分析表格数据在与同学们交流讨论,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
●教师点拨:
同一机械的效率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不同的工作状态和环境而变化的.
●跟踪练习:
1.甲吊车比乙吊车的机械效率高,当它们分别把相同质量的物体匀速提升相同
高度时,则( B )
A.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有用功较多
B.乙吊车的电动机做的额外功较多
C.甲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较多
D.甲、乙两吊车的电动机做的总功相同
2.小明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提升相同的高度,如图所示.他两
次提升钩码所用的拉力分别为 F 甲和 F 乙,则 F 甲 < F 乙;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
W 甲和 W 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 W 甲 < W 乙,η甲 < η乙.(填“>”
“=”或“<”)
3. 在“探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时,某小组利用自重不同的两个动滑轮进行
了如图所示的三次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实
验
序
号
钩码
重
(N)
动滑
轮重
(N)
拉力
(N)
钩码
上升
的高
度(m)
测力计
移 动
的距离
(m)
有用
功
(J)
总功
(J)
机械
效率
(%)
1 4 0.5 2.3 0.2 0.4 0.8 0.92 87.0
2 4 0.9 2.5 0.2 0.4 0.8 1.0 80.0
3 6 0.5 3.3 0.2 0.4 ① ② ③
(1)完成表格中实验数据①、②和③的计算.
(2)通过比较哪两次实验数据〔选填实验序号〕,可以初步判断动滑轮的机械
效率与动滑轮的自重有关?
(3)小明认为“同一个机械,它的机械效率是一个定值”,你可以用哪两次实
验数据来验证他的观点是不对的?
解(1)第 3 次数据中,有用功 W 有用=Gh=6N×0.2m=1.2J,总功 W 总=FS=3.3N×
0.4m=1.32J,机械效率η= W 有用/ W 总=1.2J/1.32J≈90.9%;
(2)①②两次实验中,钩码的重力相同,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机械效率也不同,
因此探究的是机械效率与动滑轮自重的关系;
(3)比较①③,同一个机械,动滑轮重力不变,提升的物体重力不同时,机械
效率也不同,提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