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牧羊人》教学设计
学校 班级
课题 植树的牧羊人 授课教师
上课时间 课型 讲读课
教学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练习默读,整体感知文章、了解基本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2.学会抓各段的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
3.对本文主旨,能够自主地、多角度地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
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通过摘录和勾画,自己读懂课文,复述课文。
2、精读中间叙述部分,圈笔勾画文中的细节描写,了解牧羊人这
个人物形象,感受人物精神和人格魅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和勤劳执着、积极乐
观的生活态度。
教学设想
《植树的牧羊人》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的
第二篇课文。本单元课文,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彰显了理想的光辉和人格力量。本单元的要求是继续学习默读,
在课本上勾画关键语句,在整体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清作者思
路。
因此,本课在阅读方法上主要运用默读,在分析文本时主要
采用圈点勾画的学习方法。本课重在学生自身从文本中获得的阅
读体验,因此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真正发挥
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从文本中获得自己对人生的有益启示,
引导他们以后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价值取向。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相关语句,分析牧羊人的
形象,讨论得出牧羊人的品质和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能抓住议论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幻灯片
教学资源 幻灯片
教学活动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情景激趣
导入新课
1、由《愚公移山》的
故事引入课文
2、作者简介
跟随情景,走近文本,
了解作者
设置情境,从神话
故事说起,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同
时便于下一步展开
教学。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字词预习反馈
2、限时快速默读课
文,说说这篇文章的
大致内容。(注意结合
记叙文四要素:时间,
地点,人物,事件
)
3、再次默读课文,勾
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
展的语句,完成表格,
体 会 故 事 情 节 的 进
展,进一步认识牧羊
人的形象。
1、四名学生代表小组上
台板书字词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
梳理思路,复述故事情
节。
3、自主完成表格
1、检 测 学 生 对 生
字词的认读情况,
并判断学生对字义
是否真正理解。
2、此 环 节 既 能 训
练学生快速默读课
文的能力,明确文
章的内容,对故事
内容有整体的认识
和把握。又能体现
学生对文本多元化
的解读。
3、此 环 节 通 过 默
读培养学生的筛选
信息和概括能力
精读细节
体会主旨
1、跳读课文,勾画出
高原上变化的句子。
2、默读全文,思考“牧
羊 人 是 一 个
___________的人。”
(友情提示:运用圈
点勾画的学习方法,
在文中划出相关语
句。)
3、概括全文的主旨
提示:要找出文章的
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
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
议论的部分;
4 老师及时点评,并
对于学生回答的关键
词,板书黑板。
1、选取描写高原的句
子,在文中划出相关语
句并自由发言。
2、学生找出描写牧羊人
的段落,结合文本,划
出关键语句,分析人物
形象。()
(小组合作)
3、勾画出文中抒情或议
论的段落及句子。
1 让学生走入,找
出 文 中 的 关 键 信
息,从高原上的变
化感受牧羊人的伟
大。
2、走入文本,从
文本中分析牧羊人
的形象,避免学生
脱离文本的过度解
读,引导学生在文
本阅读上关注细节
描 写 凸 显 人 物 形
象。
3 指导学生学会根
据 作 者 的 写 作 背
景、意图等概括出
文章的中心,并理
解含义,进行多元
化的解读。
总结课堂
拓展延伸
1、结合自身的生活实
际,说一说你从牧羊
人身上得到的启示。
2、讨论:当今社会物
质越来越丰富,现代
机械越来越先进,是
不是不需要像牧羊人
这样的精神了?
联系自身的生活,最触
动自己的地方,畅所欲
言。
此环节设计让学生
在把握主题的同时
深入思考人和自然
之间的关系,学习
牧羊人的精神
布置作业
课后巩固
写一写
请同学们拿起你
手中的笔,写一写你
心中的“牧羊人”吧。
要求:
1、运用细节描写手
法。
2、 关键处运用抒情
或议论的句子点明主
旨。
学生堂上进行交流互评
通过以读带写的再
创作的过程深化对
课文主题思想的理
解 让 学 生 认 识 自
己,认识他人,感
悟人生。
板书设计
13.植树的牧羊人
荒原 变 绿洲
坚持不懈 无私奉献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