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秋词》教学设计

ID:672100

大小:1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秋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背诵默写全诗,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有关文学常识。 2. 感受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学习作者不怕困难,高昂进取的精神。 4. 背诵默写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宋玉在《九辩》中抒发自己落拓无偶的悲愁和不平,开篇“悲 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将肃杀的秋景与悲怆的心境融 为一体,宋玉因此被称为“悲秋之祖”,“悲秋”也成为后世文学作品中不 断重复的主题。悲秋的诗句非常多,李白的“秋色无远近,出门尽寒山”; 杜甫的“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牧的“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今天 我们学习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赋秋之作《秋词》(板书题目及作者),他是不 是也想其他诗人一样悲秋呢? 二、 作者作品介绍:(请同学们把从网上搜集到的有关知识述说出来 然后总结)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自称中山人。贞元七年中进士,又中博学 宏词科。曾和柳宗元等参加革新政治的王叔文集团。失败后,被贬官。后 又入朝为官,以太子宾客分司东都,因此,世称刘宾客。晚年在洛阳,和 白居易为诗友,并称“刘百”。他的仿民歌《竹枝词》,别开生面,对后世 影响很大。有《刘梦得文集》40 卷。 三、课文分析: 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请同学们朗读,体会诗的韵味和节奏,也感受作 者的豪情壮志。 1、断句。 2、文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五种,根据诗 文含义,思考:在本诗中运用了几种表达方式,分别体现在哪里? 议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描写:晴空一鹤排云上 抒情:便引诗情到碧霄 3、赏析句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并赏析“晴空一 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排”字和“引”字。(赏析字的时候, 首先解释字的意思,然后先说本意,然后再结合诗句以及作者的想要表达 的感情,或者寓意) 排:“排”是“推开”的意思,写出了孤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抒 发了诗人奋发进取的豪情,这正是诗人虽遭贬谪,却绝不消沉的顽强意志 的生动体现。 “引”化抽象的“诗情”为有形物,生动地表现了诗人面对秋景而不 悲的感情,同时使诗歌也有了气势。 4、“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赏析 自古以来文人笔下的秋天,往往是肃杀、冷清,令人伤感凄凉。 而在我看来秋天远胜初春。诗人一反常情,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抒发了 诗人积极乐观的思想情感。 5、诗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探究文章的主旨。(2 分钟)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和喜爱,抒发了旷达的胸怀和奋发的精神 随堂练习 秋词 刘禹锡(唐)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李商隐(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山 行 杜牧[唐]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 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通过孤鹤翱翔于万里晴空,表达了乐观豁 达、昂扬向上的心境;(侧重抒情说理) 李商隐的《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是悲秋,以阴冷寂寥的秋夜,残 败衰飒的荷叶,单调凄楚的雨声,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侧重写景抒情) 杜牧的《山行》是赞秋,于寒山中遇见如火如荼,经霜耐寒,胜于春 花的枫叶,咏物言志,给人启迪和鼓舞。(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 2.三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我更喜欢刘禹锡的《秋词》。作者一反过去悲伤的情调,唱出了豪迈 的歌声,表现出他向上励志的情怀,催人奋进。 我更喜欢杜牧的《山行》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意境和谐,令人 向往。 我很喜欢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凤尾森森的竹坞,清幽 之至,遗世超尘,安静倾听雨打荷叶,思忆朋友,也是人生美事。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