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荷叶母亲》导学案

ID:672095

大小:234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1 《荷叶 母亲》导学案 导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味诗歌朴实、清丽的语言; 3. 借助音乐、图片,通过朗读、理解、想象来逐步感悟诗歌所表现的母子间的浓浓深情。 导学重点:1.有感情、有表情地诵读课文 2.深层品味清丽的语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导学难点:把握诗文基调,培养鉴赏诗文能力 导学方法:朗读、理解、感悟、比较;自主、合作、探究。 导学课时:1 课时 导学步骤: 一、自主预习、完成自测 (一)预习步骤 1、默读文题,揣摩内容; 2、阅读课提示及题注,了解作者、作品及本文的写作背景; 3、大声朗读课文,同时画出并查阅生字生词; 4、通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精读课文,自行理清文章思路; 6、再读课文,合作完成质疑问题。 (二)预习检查题 1、填空 冰心原名谢婉莹,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代表作有:散文集《寄小读者》,诗集 《繁星》、《春水》冰心的创作内容大致包括:母爱、童真、自然三个方面。以宣扬“爱的哲学”著 称,而母爱,就是“爱的哲学”的根本出发点。 2、给加线字注音并释词。 花瑞:ruì花开的好预兆。 菡萏:hàndàn 荷花,文中指含苞待放。 徘徊:páihuái ①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②比喻犹豫不决。∨ 攲斜:qī 倾斜,歪斜。 荫蔽:yīn bì ①(树叶)遮蔽;②隐蔽。 3、填空,理清课文层次。 ( 送 )莲 ( 忆 )莲 ( 看 )莲 ( 悟 )莲 4、合作完成质疑问题。 (1)本文的描写对象是什么?主要写什么? 莲花,风雨之中看荷叶护红莲 。 (2)这篇散文抒写和歌颂的对象是什么? 母亲。 (3)作者是借助哪种具体形象来歌颂的? 荷叶。 2 二、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出示一组荷花的图片,让学生在欣赏中回顾写莲的诗句。 图配诗句: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 在文人墨客的笔下,自古以来,莲就被冠以“荷花仙子”、“风露佳人”等美妙的称呼,它成 了人们心中纯洁高尚的象征,让人心生向往。 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与莲有关的散文诗《荷叶母亲》。 三、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一)小组合作、探究 1、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 2、《荷叶 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 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二)班内展示、交流 四、师生互动,讲解质疑 1、文中写到作者几次看红莲,当时的环境、作者的心情、红莲的样子各怎样? 2、《荷叶 母亲》中,“我”的情绪经历了怎样的变化?当“我”注意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时, 为什么“不宁的心绪散尽了”? 课文中作者的情绪变化从“烦闷”到“不适意”,从“不适意”到“不适意的心绪散尽”。 因为“我”看到雨中的荷叶覆盖红莲,红莲得到保护,“我”不再担心红莲不看风雨袭击了, 所以“我”不宁的心绪散了。 3 3、写作特点及借鉴 主要特点:借景写人,抒发对母亲的深情。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副雨打红莲,荷 花护莲的雨荷图,作者由此联想到女儿对母亲的依恋,母亲对女儿的呵护。作者借景抒情、托物言 志,并以莲自比,讴歌伟大的母爱,自然贴切,新颖独特。 借鉴:“托物言志”是抒情散文常用的方法,即把作者的感情寄托在某物上,让此物本身代表 自己表达。自然万物皆可寄情,只是所寄情的物要恰当,物的功能或象征性能负载人的感情,否则 是不能感染读者的。 小结:爱是大自然最原始、最纯真的情感,父母对于子女之爱更是无私、无畏。在我们的生活 中随时都融入了父母浓浓的爱。清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出门前的一句关爱的叮咛;上学时整齐的 书包,临睡前掩紧的被角。用心去爱孩子已经成为父母的习惯,他们是孩子躲避风雨的港湾。当风 雨袭来时,他们都会将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在他们爱的保护伞下,一切暴风雨都会过去。最后, 让我们为天下所有的父母亲祈祷,愿他们幸福安康! 五、拓展延伸,扩充容量 (一)欣赏一首诗,冰心的《纸船》,再次体会这种借物喻人写法的妙处。 纸船 我从不肯妄弃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欣赏一组母子图片。 (三)欣赏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六、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一)体会下列诗句蕴含的思想感情。 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盖天空下的荫蔽? 作者以花喻人,借物抒情,借荷叶对红莲的荫蔽,抒发了对纯洁、无私的母亲的由衷赞美。 (二)作者是借助荷叶这一具体形象来歌颂母亲,这种写法叫什么?文章的最后一句在文中的 作用是什么呢? 托物言志。点明主旨,深化感情。 六、学习评价 组长评价 小组内合作完成任务情况:1、完成 人 2、未完成 人 学生评价 本课内容: 1、懂了 人 2、基本懂了 人 3、很多不懂 人 合作探究中自己的表现 1、满意( ) 2、不满意( ) 七、课外练笔(二选一) 4 歌颂母亲:孩子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 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 1、这两首诗都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 表现对父母的爱。 2、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词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 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 导学反思: 2013 年 10 月 21 日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