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1
速度、时间、路程
上课学校:
上课班级:
执教老师:
【教学内容】九年制义务教育课本(试用本)数学 三年级第二学期 P12
【教学目标】
1.探究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2.能初步运用速度、时间与路程之间的关系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4.在数学学习和应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
【学情分析】
学生已学速度的概念以及求速度的数量关系式等知识。本课时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学
习的,进一步探究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探究求路程及时间的数量关系式。
【教学难点】
对速度、时间与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熟悉和掌握。
【教、学具】
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小朋友们,寒假结束了,你们从老家回上海坐的是什么交通工具?
学生介绍交通工具。
2、出示动车、汽车、飞机、大巴士的路程与时间,求速度。
请你们能说一说他们的速度是什么?表示什么?
3、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求速度的数量关系式,那这节课你还想知道求什么的数量关系式
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速度、时间、路程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揭示课题)
(设计说明:通过复习引入,回忆旧知,并将其与生活紧密联系,同时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
沪教版
三年级数学
教案
2
二、自主探究
(一)探究一:推导公式:路程=速度×时间
1、出示例题 1:猎豹奔跑的速度是 31 米/秒,7 秒能跑多少路程?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完成学习单第一题
个别汇报
2、出示例题 2:蜗牛爬行的速度是 9 米/时,3 小时能爬多少米?
同桌互说,完成学习单第二题
个别汇报
3、学生总结
(二)探究二:推导公式:时间=路程÷速度
1、出示例题:蜗牛爬行的速度是 9 米/时,?小时能爬 27 米。
2、猜测:时间的数量关系式。
3、验证:出示例题:绵羊奔跑的速度是 3 米/秒,跑 774 米需要多少时间?
同桌讨论,完成学习单第三题
集体汇报
4、学生总结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独立探究,反馈交流,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了速度、
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体会到“验证”在数学学习中的
重要性)
三、巩固练习
(一)只列式,不计算
1、小胖决定坐动车回家。这辆动车的速度是 166 千米/时,那么 4 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
呢?
2、从小胖家到学校有 600 米,他每秒走 3 米,那么小胖从家到学校要花多长时间?
(二)填表
路程 376 千米 4760 米
时间 9 秒 2 小时 12 分
速度 340 米/秒 8 米/秒 60 米/分
教案
3
(三)补充完整
运动会上小朋友们参加比赛,了解到的信息如下:
1.小丁丁:每秒跑 4 米,共跑了 200 米。
2.小胖:跑了 200 米,用了 2 分钟。
3.小亚:每秒跑 3 米,跑了 2 分钟。
你分别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应用
带有这个标志的路共长 160 千米,张叔叔驾车想花 2 小时开完这一路段。他会超速吗?
你想对张叔叔说些什么?
(设计说明:练习结合生活实际,层层递进,由简到难,让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充分的巩
固,并了解学生对于速度、时间、路程公式的掌握程度。)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请你帮自己评一评。
我的课堂评价表
评价内容 自评
听 我能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
说 我能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
合作 我能积极与小伙伴表达自己的想法
实践 我学会了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
的关系以及实际应用。
总评 我共得到了( )颗星
3 颗星表示满意,2 颗星表示一般,1 颗星表示需努力。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及完成课堂评价表,让学生对于自己在本节课
中的表现进行一个评价,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在今后数学学习中探索知识的欲望。)
五、板书:
速度、时间、路程
速度=路程÷时间
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