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化学专题胖馒头之谜——探究面粉发酵的方式及原理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题名称 胖馒头之谜——探究面粉发酵的方式及原理 学情分析 初一的学生有吃馒头的生活经验,可能也在家参与过制作馒头,知道面粉需要经过发 酵才能蒸成蓬松的馒头,但不知道发酵的原理与方式。经过一定科学探究的训练,具有 一定设计实验的能力,也具有一定科学阅读的基础。学生对动手实践兴趣浓厚、积极性 高。 内容分析 本课例为生物、化学跨学科知识整合课例。课例整合了生物、化学的相关知识,具体 如下表所示。 生物 化学 整合焦点 课题设计 酵母菌能够通过呼 吸作用分解葡萄糖, 产生水与二氧化碳, 并释放能量。 碳酸氢钠加热能够 分解成分解成碳酸 钠、二氧化碳和水; 碳酸氢钠与酸反应 能生成二氧化碳。 面粉发酵 胖馒头之谜 ——探究面粉发酵 的方式与原理 跨学科概念图 课例基于初中生物酵母菌呼吸方式及酵母菌的应用、初中化学小苏打(碳酸氢钠) 的化学性质及应用的知识,用生活中常见的发酵面粉蒸馒头作为主题,将两个学科的知 识有机的融合起来。在本课题中,学生需要设计对照实验,来探究不同的发酵方法制作 出来的馒头在外观、蓬松度、口感等方面的差别,同时通过自主阅读与观看演示实验的 方式了解不同发酵方式背后的科学原理。 课例旨在培养学生解释生活现象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科学探究素养、跨学科认识 世界的视角。重点培养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验、科学观察的科学探究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及产物。 2、掌握碳酸氢钠的分解反应。 能力目标 1、掌握通过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 2、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 3、学会蒸馒头这一生活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小组合作的意识 2、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实验的探究精神。 3、了解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珍惜食物的精神 核心素养 本课例体现的生物、化学学科素养如下。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够从微观层面进行初步解释面粉变蓬松的原理。 2、科学探究 能够通过控制变量设计对照实验的方法、科学观察的方法。 3、理性思维 能够学会归纳、比较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实验设计。 难点: 揉面的实操技巧。 教学策略: 1、精心编写阅读材料,供学生自主学习。 2、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发酵原理。 3、以任务单作为脚手架,帮助学生进行小组分工及科学探究。 4、鼓励学生使用手机,随时记录探究过程的照片与问题。 教学过程与方法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提问:面粉是怎么变成 白胖松软的馒头的? 教师给出生活中常用 的几种发酵方法:泡打 粉发酵、小苏打、酵母 粉发酵 进一步提问:由面粉变 成馒头需要发酵吗? 不同的发酵方式蒸出 来的馒头区别吗? 给出任务:今天我们来 探究面粉不同的发酵 学生根据生活经验答出 需要加水, 可能有同学提出需要发 酵 可能有同学提出一些发 酵方法 贴近生活、能够动手实 践的问题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方法,看看通过不同的 发酵方法制作出来的 馒头在外观、蓬松度、 口感等方面的差别。 设计探究活 动 教师:应该针对提问怎 么做假设? 教师:我们的探究活动 要探究的因素(变量) 是什么?应该如何设 置对照实验? 让学生讨论 2 分钟。在 任务单上写下实验设 计方案,并交流分享。 教师帮助完善实验设 计方案,并进行小组间 的分工。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 强化训练学生利用控 制变量法设计对照实 验的能力,从而培养学 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实践: 揉面 PPT 展示揉面步骤操作 步骤说明 教师进行分组指导 学生根据 PPT 指导,进 行揉面的实践操作,并 用手机拍摄与记录问题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及团队分工协作的能 力 自主学习发 酵原理 在发酵的等待时间内, 教师安排学生自主阅 读所发材料,了解三种 不同发酵方法背后的 科学原理 学 生 自 主 阅 读 所 发 材 料,并完成任务单相应 问题 培养学生的科学阅读 与自主学习能力 演示实验揭 秘发酵原理 化学教师结合 PPT 展 示碳酸氢钠的两种化 学反应,并分别验证所 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 碳 生物教师展示酵母利 用葡萄糖呼吸产生二 氧化碳 化学教师总结面粉发 学 生 继 续 等 待 面 团 发 酵,同时观看教师的演 示实验 学生可能会提到酵母菌 发酵的面团会有淡淡的 酒香与酸味 通过现场实验直观展 示科学原理,便于学生 的理解与接受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酵的原理,体外的化学 反应与有机体内的化 学反应,本质上都是化 学反应 教师让学生观察面团 的变化,并记录现象 学生听讲、思考、记笔 记、提问 实践: 上锅蒸 PPT 展示分切面团的步 骤,教师指导学生将发 酵完的面团分成四份 等大的小面团,并揉成 圆球形,上锅蒸。 学生根据指导分面团, 上锅蒸面团。在等待面 团熟 的过程中,学生完 善任务单。教师在各组 之间收集学生在探究过 程中提出的问题以及照 片素材。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 及团队分工协作的能 力 品尝及 讨论 将不同组的四个馒头 分别分发给每一个组, 保证每一个组都有四 种不同的馒头。 教师强调科学方法: 观察  明确的目的  全面而细致  及时做记录 让学生用眼睛观察馒 头的外观,用手感受馒 头的蓬松度,用鼻子和 舌头品尝不同的馒头 的风味及口感。 现场生成探究结论,记 录在白板上 学生观察、记录、提问 培养学生的观察、归 纳、比较的能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