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3《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练习(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2.3《日本的大化改新》同步练习(含答案)

ID:671487

大小:58.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21-04-15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5 页 2.3 日本的大化改新 一、选择题 1. 晓丽是台州某中学八年级四班的学生,她在期末复习阶段整理了以下知识清单,请 依据知识清单推断是哪一次改革的内容( ) A. 大化改新 B.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商鞅变法 D. 忽必烈改革 2.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曼帝国土地封赐 改革相比较,其共同之处在于( ) ①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 ②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国家把土地租给农民耕种 ④都是自上而下的改革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④ D. ③④ 3. 中国学者吴廷理早在 20 世纪 50 年代,分析指出大化改新后建立起来的土地制度“只 能是封建的土地国家所有制”。据此分析,他认为大化改新后日本的社会性质是 ( ) A. 原始社会 B. 奴隶社会 C. 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4. 日本大化改新的社会根源是() A.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皇权旁落 B. 朝鲜半岛上一些国家蒸蒸日上 C. 大唐王朝高度繁荣,吸引日本 D. 遣唐使欲学习中国, 富国强兵 5. 日本大化改新将中央分为京师和京都周围地带,地方分国、郡、里。官吏由国家任 免,废除世袭制。这一措施有利于( ) A. 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加强中央集权 C. 建立法制完备的新国家 D. 宣传唐朝文化 第 2 页,共 5 页 6. 大化改新所采取的措施中,作为日本治国的基础是( ) A. 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 B. 参照中国律令制度,编订律令法典 C. 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D. 土地收归国有 7. 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地方豪强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 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参与皇室斗争 B.保卫天皇 C.保护自己的庄园 D.为国家提供兵役服务 8. 关于日本的大化改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646 年,日本大化改新时,中国正处于隋朝统治时期 ②大化改新在政治上的主 要措施是实行中央集权制 ③大化改新把土地收归国有,促进了农业生产发展 ④ 大化改新以后,日本开始派遣学生到中国留学 A. ②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9. 下列关于日本武士的说法,正确的有() 是日本庄园主们蓄养的私人武装力量 听命于天皇的国家军队 在日本历史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日本自古就有武士阶层 A. B. C. D. 10. 根据史料探究历史的真谛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日本某博物馆收藏有一幅八世纪 的日本人书写的汉字书法作品真迹。据此可知() A. 中国书法在日本广泛传播 B. 八世纪时中日已有交流 C. 书法作者是日本的遣唐使 D. 日本人没有自己的文字 11.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第 3 页,共 5 页 A. 国家把土地卖给农民耕种 B. 把土地收归国有 C. 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D. 农民必须向国家交纳赋税 12.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之间“一衣带水”、“一苇可航”。古代时期,日本的发 展长期落后于中国。公元 7 世纪中期,日本仿效中国的制度,进行了大化改新,把 日本历史推入了一个新时代,这里的“新时代”最主要体现在() A. 改革后不久,日本历史进入奈良时代 B. 改革后,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国 C. 改革后,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 武士阶层的出现 二、非选择题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戳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 其徭役)。宗室非有军工者,不得为属籍(享受特权)。——选自《史记·商君列 传》 (1)材料一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次改革?此次改革中让新农民“喜”,旧贵 族“悲”的分别是什么措施? 材料二:那些游历“天朝”的日本人,作为热情的皈依者,回国后所起的作用更为 重大,他们对变革的推动,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这场变革试图以中 国唐朝为模式,江日本改变成中央集权制的国家。——选自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 通史》 (2)材料二中“最终导致日本社会的一次重大变革”是指哪一变革?联系材料二, 指出这场变革能够成功推行的因素有哪些?并请列举此次改革在经济方面推行了 哪些新措施?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次改革对两国产生了哪些共同影响。 1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通过远征而形成的欧亚非三洲一体的希腊化世界,对沟通希腊和埃及、西 亚、中亚以至印度……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希腊化各国的君主改变了以往东方宫 第 4 页,共 5 页 廷和国库贮藏巨额金银的习惯,将大量金银铸成货币以利流通,形成了一种融合东 西方特色的新兴经济。东西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风格也相互影响,希腊雕像的艺术 风格甚至通过印度传到了中国。 材料二:古代历史上,曾有许多人沿着“丝绸之路”,奔波往返于欧洲与亚洲之间, 在进行贸易活动的同时,实际上他们也扮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重要角色。 材料三:646 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之诏》,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为蓝本,进 行改革。废止私有土地、部民,实行公地公民制,皇室贵族、地方贵族的部民和屯 仓、田庄,均收归国有;确定中央、地方的行政区划和组织,官吏由国家任免,废 除世袭制。 (1)写出材料一中“远征”的领导人。根据材料谈谈“希腊化世界”产生的影响。 (2)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二中“奔波往返”者可能指哪一民族?并举一个他们“扮 演着东西方文化交流使者”的例子。 (3)根据材料三概括推行这次改革的措施。并说明这些措施对日本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文明交往的认识。 第 5 页,共 5 页 答案 1.A 2.C 3.C 4.A 5.B 6.B 7.C 8.C 9.C 10.B 11.A 12.C 13.(1)商鞅变法;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奖励军功,立 军功的人按劳动大小授予不等的爵位和田宅。 (2)日本大化改新;留学生回国后积极宣扬唐朝制度,希望以唐朝为楷模,推动变革。 经济上措施: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3)两次变法都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两国实力强大起来,推进两个封建化。 14.(1)亚历山大;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2)材料二中奔波往返者指的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对于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起到了重 要作用阿拉伯数字的传播;中国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糖等 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3)改革行政制度;土地收归国有;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加强中央 集权。 (4)国家间友好交往,开展对外交流,促进自身和世界的发展;尊重文明的多样性, 尊重各国、各民族的文明;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学习借鉴不同的文明成果。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