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4.3《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同步练习(含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 1 页,共 5 页 4.3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一、选择题 1. 绍兴一带古称“会稽”“越州”。“绍兴”一名源于建炎五年(公元 1131 年), 当时皇帝取“绍万世之宏休,兴百王之丕绪”的句首字而得名。当时正值() A. 北宋时期 B. 南宋时期 C. 春秋时期 D. 秦汉时期 2. 中国古代某一王朝被誉为“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名将咸聚,却无 法抵挡小国的进攻;经济富裕,却用于购买和平。”这一王朝的和平需要购买主要 是因为() A. 采取了崇文抑武的策略 B. 科举制完善,文人地位提高 C. 实行闭关锁国国力削弱 D. 铸造权和盐铁产销权归中央 3. 宋元时期农牧文化的交融推动了中华文明的发展。下列能反映这一时代特征的有 ( ) ①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②契丹族改进制度,吸收中原文明 ③玄奘西游天竺,传播佛教文化 ④党项族仿照汉字,创制西夏文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 《新唐书》记载:“唐制……日暮鼓八百声而门闭。五更二点鼓自内发,诸街鼓承 振,坊市门皆起。”陆游《老学庵笔记》载:“京都街鼓今尚废,后生读唐诗文及 街鼓者,往往茫然不能知。”唐宋街鼓的变化所反映的状况是 ( ) A. 士人受到尊重优待 B. 商业管理更加严格 C. 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D. 坊市制度逐渐打破 5. 宋元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麻织品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 被天下”。到了明朝,棉织品生产更是已遍及全国各地,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 1 500 万匹至 2 000 万匹。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A. 棉花引入中国 B. 气候迅速变冷 C. 北方人口南迁 D. 棉纺技术改进 第 2 页,共 5 页 6. 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 甲一乙一丁一丙 B. 甲一乙一丙一丁 C. 丙一丁一甲一乙 D. 丁一丙一乙—甲 7. 宋代以前,君臣“对坐议事”。从宋太祖开始,大臣在朝堂上只能“站而论道”。 导致北宋时期君臣之礼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可能是() A. 君臣平等的观念深入人心 B. 当时大臣奏请的事务太多 C. 宋太祖人老眼花体弱多病 D. 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8. 《东京梦华录》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描绘的景象反映了北宋() ①商业经济繁荣 ②民族关系融洽 ③市民生活丰富 ④边境贸易繁荣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9. 我国西藏自治区在元朝时期属于() A. 云南行省 B. 甘肃行省 C. 四川行省 D. 宣政院辖地 10.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宋元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澶渊之盟”、“岳 飞抗金”、“蒙古兴起”、“回族的形成”。这些信息反映出宋元时期的阶段特征 是() A.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B. 民族关系的发展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统一国家的建立 11. 某校学者在讲座时用到了下列图片,该学者讲座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第 3 页,共 5 页 A. 中国古代科技 B. 中国古代文化 C. 中国古代政治 D. 中国古代经济 12.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这是宋朝《神童诗》 部分内容。这反映了宋朝社会() A. 等级森严 B. 商业繁荣 C. 重视文人 D. 重农抑商 二、非选择题 13.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史,请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政治篇: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是一大发明。这种制度提供了布衣(平民) 可以做宰相,可以为公卿,可以参政的机会……我国的这一制度对西方近代文官考 试制度的形成产生了较大影响,有人称它为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上述材料中的“这种制度”是什么?概括该制度的特点。 【探究二】思想篇:中国孔子学院是中国在世界各地设立的推广汉语和传播中国文 化与国学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机构。从 2004 年至今,先后在全球 123 个国家设立 460 多所孔子学院。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在海外开办汉语学院以孔子名字命名的理由。 【探究三】科技篇: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 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 国的科技发展到宋代,已呈巅峰状态,对改变世界面貌影响重大。——(英国)李 约瑟《中国科技史》 (3)请举一个史实证明探究三划线部分的观点。 (4)综合上述探究你获得的最大感悟是什么? 14. 感受文学魅力,一览历史胜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 4 页,共 5 页 文学览胜一:唐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杜甫·忆昔二首 “喧喧车马欲朝天,人探东堂榜已悬”——徐夤 ·放榜日 (1)杜甫诗句所描述的盛世为__ ,徐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现了唐朝的__ (填 写制度名称)。 文学览胜二:宋词——长忆钱塘,不是人寰是天上 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唐代已“户口日益增……开肆三万室”,至宋代 更为东南繁华之最,柳永词“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参差十万人 家”。 (2)依据材料分析杭州在宋代被誉为“东南繁华之最”的原因。 文学览胜三:元曲——四围锦绣繁华地,车马喧天闹起 贯云石在散曲中唱道:“江山富,天下总欣伏,大元至大古今无”。 (3)贯云石对元朝有怎样的认识?列举元朝对疆域有效治理的措施一项。 第 5 页,共 5 页 答案 1.B 2.A 3.B 4.D 5.D 6.A 7.D 8.C 9.D 10.B 11.A 12.C 13.(1)制度:科举制;特点: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的标准。 (2)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的学说是中国古代社会 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有利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3)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者北宋开始火药应用于战 争,对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了重要作用;北宋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南宋指 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为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创造了条件。) (4)中国是文明古国,曾在许多领域处于世界前列,为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 14.(1)开元盛世;科举制度。 (2)原因:政府鼓励海外贸易,杭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经济重心南移,农 业、手工业发达,商业繁荣;人口众多不断增加等等。 (3)认识:元朝疆域辽阔,国力强盛。措施: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 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在地方设行中书省;设澎湖巡检司,管辖 澎湖台湾等。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