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6
页
3.2 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一、选择题
1. 某班同学排演一场历史课本剧“文景之治”,以下片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农民阿毛仅把收成的 1/30 交给国家
B. 汉文帝命人仿照秦始皇陵修建陵墓
C. 城门口张贴着文帝最新诏令:废除肉刑
D. 某县令因关心农桑受到汉景帝提拔
2. 《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
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A. 共同劳动,分配食物 B. 分封土地,稳定政局
C. 休养生息,轻徭薄赋 D. 盐铁官营,统一铸币
3. “(曹)参为汉国相,清静极言合道,然百姓离秦之酷后,参与休息无为,故天下
俱称其美矣。”可见,汉初的治国思想来自于()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4. 西汉初年,统治者采取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的措施。其根本目的是()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减轻人们的负担
C. 发展生产 D. 巩固统治
5. 蒲松龄的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上、下联分别评价的历史人物是()
A. 刘邦、项羽 B. 陈胜、刘邦 C. 项羽、勾践 D. 嬴政、勾践
6. 象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河汉界,与楚河汉界件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楚汉之争 B. 牧野决战 C. 长平之战 D. 秦统一六国
7. “竹帛烟销帝业虚……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讲的是()
第
2
页,共
6
页
A. 焚书坑儒 楚汉之争 B. 焚书坑儒 秦末农民起义
C. 秦统一六国 秦末农民起义 D. 秦统一六国 楚汉之争
8. 经典诵读已成为当今中国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方式。《三字经》中“赢秦氏,始兼
并。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所包含的正确朝代顺序是( )
A. 秦 → 西楚 B. 西汉 → 东汉 C. 秦 → 东汉 D. 秦 → 西汉
9. 文物是凝固的历史。从下图文物中我们可推测出最准确的历史信息是( )
A. 西汉初年牛车普及 B. 西汉初年经济萧条
C. 西汉初年交通不便 D. 牛比马更适合拉车
10.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起义。这次起义()
A.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B. 这次起义直接导致秦朝的灭亡
C. 起义前准备充分,建立“张楚”政权
D. 在巨鹿之战中消灭秦军的主力
11. 秦末民间流传着“阿房,阿房,亡始皇”的童谣。你认为导致秦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秦朝的暴政
C. 修建阿房宫 D. 项羽、刘邦起义
12. 关于文景之治出现的原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吸取秦亡的教训
B. 秦末农民战争促使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
C. 儒家思想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
D.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取得成效
第
3
页,共
6
页
二、非选择题
13. 【评人物】某班开展了“评价秦始皇”的议题式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学习活
动 1:以图画史
(1 )示意图可以清晰勾画再现历史。指出图中的①、②处对应的朝代(时期),
从①到②反映了我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学习活动 2:以史佐证
(2)秦始皇自古以来评说不一。李白说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
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你支持哪一观点?请根据以上的图文资料涉及
的相关史实,举两例论证你的观点。
第
4
页,共
6
页
学习活动 3:以题学法
(3)根据学习活动 2,你认为应怎样正确评价一个历史人物?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编制年代尺】
材料:我国王朝更迭示意图(部分)
(1)图中的①、②、③处应填写的朝代(时期)分别是什么?从①到③反映了我
国社会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整理史料】
自古以来人们对秦始皇评说不一。为了学会正确评价秦始皇,八(1)班同学们从
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史料。整理如下:
①建阿房宫和骊山陵墓。
②实行陶片放逐法。
③制定车裂等十多种死刑。
④设置刺史制度
⑤要农民将收获的三分之二上缴国家。
⑥中央设置公民大会和元老院
⑦建立了秦朝行政体系
⑧⑨……
【论从史出】
(2)A 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暴君。你认为上述哪些材料能够论证这一观点?
第
5
页,共
6
页
(3)B 组同学观点:秦始皇是“千古一帝”。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史实来
论证说明这一观点。
(4)综上所述,请用一句简练的话来评价秦始皇,并谈谈应该如何正确评价一个
历史人物?
第
6
页,共
6
页
答案
1.B 2.C 3.B 4.D 5.C 6.A 7.B 8.D 9.B 10.A 11.B 12.C
13.(1)①东周,②秦朝;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
(2)【答案一】秦始皇是“一代暴君”。理由:秦始皇焚书,摧残了文化,禁锢了人
们的思想,给中国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大兴土木,建造宫殿,给百姓带来沉重
的负担。【答案二】秦始皇是“千古一帝”。理由: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全国,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巩固了统治,
加强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答案三】秦始皇既是“一代暴
君”,又是“千古一帝”。理由:综合上述答案。
(3)评价历史人物,要做到:①论从史出,史论结合。②全面地一分为二的评价历史
人物。
14.(1)①东周;②战国;③秦朝。历史发展趋势:从分裂走向统一。
(2)①③⑤。
(3)统一文字,有利于政令的推行,促进了各地区文化的交流,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
纽带,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4)①秦始皇一生功大于过,是“千古一帝”(是杰出的地主阶级政治家…等)。
②我们评价一位历史人物,应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分为二全面评价;应该史论结
合,看他对于当时的人民有无贡献,对社会进步有无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