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共
7
页
4.3 宋元:多元文化的碰撞交融与文明高度发展
一、选择题
1. 某同学用图示法整理“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历史知识。与图中“?”相对应的时期
应该是( )
A. 唐朝 B. 北宋 C. 南宋 D. 元朝
2. 有学者认为,古代游牧民族大举南下与气候寒冷有密切关系。图中 I 期与 II 期,
少数民族都曾入侵中原,中原王朝分别采取的应对措施有( )
A. 修长城;北魏孝文帝改革
B. 张骞出使西域;开凿大运河
C. 文成公主入吐蕃;岳飞抗金
D. 卫青、霍去病出击匈奴;南宋与金议和
3.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朝代行政区(疆域)图(部分),请根据图中内容判断其朝代( )
第
2
页,共
7
页
A. 秦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4. 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的是( )
A. B.
C. D.
5. 下图反映的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秦朝 B. 西汉 C. 唐朝 D. 北宋
6. 读图,据此推断两宋时期最鲜明的特征为( )
A. 全国经济重心南移 B. 民族政权并存
C. 文化高度繁荣 D. 海外贸易兴盛
根据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第
3
页,共
7
页
7. 民族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上图分析正确的是( )
①A 阶段的突出表现是北魏孝文帝改革
②B 阶段中产生新的民族——回族
③A 与 B 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游牧文化兴盛
④民族融合加速国家政权统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8. A 时期,江南地区摆脱了原先落后停滞的状态,出现“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
忘饥”的景象,其主要原因在于 ( )
A. 三国鼎立局面出现 B. 海上丝绸之路兴起
C.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D. 江南普遍种植棉花
9. 下图是我国古代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①区域的机构是 ( )
A. 宣政院 B. 中书省 C. 尚书省 D. 门下省
第
4
页,共
7
页
10. 根据《中国朝代更替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根据朝代的时间和更替顺序,与图中Ⅲ对应的朝代是( )
A. 秦朝 B. 隋朝 C. 北宋 D. 元朝
11. 如下两幅示意图主要反映了( )
A. 商品经济发展 B. 耕地面积增加 C. 海外贸易兴起 D. 经济重心南移
12. 瓦子和勾栏的产生,都反映了宋代城市繁荣,人民生活日益丰富的状况。下列有关
瓦子和勾栏的关系,正确的一组是()
A.
B.
第
5
页,共
7
页
C.
D.
二、非选择题
13. 地方行政制度的设计需要高超的政治智慧,既要维护国家统一,也要充分发挥地方
的职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
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史记·秦
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李斯评议的是周朝的什么制度?对此,秦始皇采取了什么应变措施?
材料二: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讲到
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只能说是汉代好,唐代比较好,宋代就太差了。”
材料三:元朝疆域辽阔, (制度)避免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
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 (制度)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
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
史·元明清卷》
(2)结合材料二、三,用史实说明钱穆认为“宋代就太差了”的原因。这一原因
导致北宋形成了什么局面?
(3)请将材料三中 填写完整。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6
页,共
7
页
材料二:“大宋皇帝谨致誓书大契丹皇帝阁下:共遵诚信,虔奉观盟,以风土之宜,
助军旅之费,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两,更不差使专往北朝,只令三司差人
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
编》
材料三:自契丹侵取燕蓟以北,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得
中国(指中原)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
书籍,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指辽、西夏)所为,皆与中国
等。 ——《续资治通鉴长编》
(1)材料一中三幅图反映的当时政治局势的特点各是什么?
(2)小明是山东济南人,当时他的家乡所处地域在图 1、图 2 中各属于哪个政权
管辖?在图 3 中,他的家乡属于哪一行政机构管理?
(3)材料二中的“北朝”指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一盟约历史上称为什么?
结合材料及所学的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二中的盟约。
(4)上述的三段材料反映了宋与少数民族政权怎样的交往方式?你怎样看待两宋时
期的民族关系?
第
7
页,共
7
页
答案
1.C 2.D 3.C 4.C 5.D 6.B 7.B 8.C 9.B 10.C 11.D 12.C
13.(1)分封制。废除分封制,采用郡县制。
(2)地方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都收归了中央。“积贫”“积弱”的局面。
(3)行省制。巩固元朝辽阔的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14.(1)图 1 是北宋、辽与西夏三个政权并立;图 2 是南宋与金对峙;图 3 是元朝统
一全国。
(2)在图 1 中属于北宋政权管辖;在图 2 中属于金政权管辖;在图 3 中属于中书省管
辖。
(3)契丹族;澶渊之盟。评述:对北宋而言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加重了北宋人民的负
担;但客观上双方保持了 100 多年和平往来,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4)战争与和平交往;辽、宋、夏、金之间战和交融,他们之间的战争是民族大家庭
中的纷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无侵略与反侵略之别;他们之间以和为主,民族融合
是历史发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