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一、课前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对教材的认识
“消化与吸收”是苏科版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
第 5 章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第 4 节,本章共分四节,教材通过四节的介绍力求将人
的营养问题始终与周围的环境相联系,以便使学生认识到人与生物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从全章或全节来看食物的消化过程都应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其中的实验教学与现实生活联
系紧密,学生会有亲身体验,可帮助学生理解难点。基于此,正好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通
过探究过程解决问题。同时注意总结比较实验的结果,分析原因,使学生评价与反思自己的
探究过程,使学生的学习能力逐步增强。还可通过探究过程使学生意识到消化系统的重要性,
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为下一节作了铺垫。
2.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① 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及主要消化腺的组成、位置及功能;
②概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2.2 技能目标:
① 观察消化系统组成,理解消化道与消化腺的关系,进一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理念;
②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提高注意口腔卫生、保护消化系统的能力。
2.3 情感目标:
① 通过了解消化系统组成,关注人体的健康,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3、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 教学重点:消化系统的组成。
② 教学难点:消化道与消化腺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且好动,他们有很强的求知欲望,想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
他们通过日常生活经验对消化系统有一定的了解,但食物在消化系统内怎样消化和吸收的知
识比较缺乏。而这部分知识又比较抽象,因此,在教学中我尽可能运用多种手段将教学内容
形象直观化。
学生主要采用“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乐学、会学;
通过各种学习活动,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动脑想一想、动耳听一听、动眼看一看、动嘴说一
说,让他们在活动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形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达到课程目标。
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的内容是消化系统的组成、消化道的组成、消化腺的作用、胃肠的结构特点及其位
置与功能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在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以往单纯由教师讲解消化和吸收过程的教学模式,应当采取引导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
在进行营养物质的吸收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到这部分已经大大简化,目的是减少过多的
专业术语,避免学生学习过细、过难的生理学知识,通过资料分析活动明确吸收营养物质的
主要场所是小肠。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渗透人体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通过解读
曲线图的技能训练,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解答问题时学会从图表中获取信息的方法,另一方
面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消化和吸收是发生在人体内的一个连续的生理过程。
三、教学方法
1.探究学习法;2.观察法;3.归纳法。
四、课型与时间
1.课程类型:新课。
2.授课时间:1 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查相关资料,了解常见引起消化系统疾病的原因及暴饮暴食对笑话器官的危
害。
2.教师准备:消化系统组成 3D 课件。
六、教学策略
导学 → 分组探究 → 互动设计 → 展示 → 测评
七、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3min)
[引言]:我们每天都要从外界
摄取大量的食物以满足生长发育、
各项生命活动的需要,你们知道食
物的消化和吸收是依靠人体八大
系统中哪个系统来完成的吗?
(非常好!)
[提问]:对照自己的身体想一
想,我们吃的食物直到排出体外都
经过那些结构?
齐声回答出:
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
的组成
[小故事]:一位小朋友吃西
瓜时不小心将种子咽下去了。大人
们说,慢点吃,别一会把种子吃下
去,在肚子里长出一个大西瓜来
咯!
同学们,我们都误吃了许多西
瓜子,可是,它们长成西瓜了吗?
为什么呢?
如果把人体的消化系统比作
是一家“食品加工厂”,厂里有一
条“食品加工流水线”,它大概有 8
—10 米长,这个长度也达到了人体
身高的六倍,那这条流水线从上到
下会设有哪些工作车间呢?我们
一起去这家食品加工厂逛逛吧,看
看我们的种子在小朋友的消化道
内经历了什么?
他先遇到了像轧钢似的上下
坚硬的怪物,差点被压得粉身碎
骨;然后咯噔一下掉进了万丈深
利 用 日 常 生 活
常听到的大人的吓
唬来导入,一下提起
学生的注意,并激发
他们思考的积极性。
同 学 回 答 : 没
有。被消化了。
阅 读 有 趣 的 小
故事,关注有下划线
充分从生活
入手,提高生物
科学性与生活的
密不可分,使学
生对生物的趣味
性 和 求 知 欲 增
强。
运用合理的
比喻,是枯燥的
知识变成形象生
动的状态,利于
学生的记忆和理
解。
通过故事形
式和比喻,使学
渊;刚打算离开就遇到酸雨;后来
又钻进了一条又长又窄的迷宫;走
出迷宫又钻进死胡同,幸亏及时改
变方向;后来又与很臭的东西混在
一起;最后在姗姗上厕所时离开了
姗姗。
(请同学们注意老师的比喻)
[出示]:消化系统 vr 课件,
请同学们描述消化系统的器官组
成。
[讲述]:刚才同学们按照食物
的经过路线描述的消化系统的组
成,即食品加工流水线,我们将食
物经过的通道称之为消化道。但大
分子的营养物质要在消化道内被
分解成简单的溶于水的物质才能
被人体细胞吸收,而起关键作用的
则是生产消化液的附属车间——
消化腺。
[提问]:你知道消化道周围有
哪些消化腺吗?它们分泌什么消
化液?你能在自己身体上指出它
们的部位吗?
(vr 课件分离消化道消化腺,
增加学生的深刻性。)
板书:
[提问]:什么叫消化?
[小结]:认识我的“食品加工厂”
的句子,思考形象化
的比喻指的是消化
系统的哪个器官。
牙 齿 , 食 道 —
胃,消化液,小肠,
盲肠—大肠,肛门。
操作 vr 课件,
了解消化系统组成
全 班 同 学 在 一
位同学上的带领下
认识消化系统的各
器官,并认同这是消
化道部分。
根据 vr 课件说
出:唾液腺、胃腺、
肝脏、胰腺、肠腺。
试 着 在 自 己 身
体上指出各消化腺
的部位。
根据前面讲解的内
容概括出:食物中的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都是大分子、结构复
杂的有机物,进入消
化系统后,逐步分解
成可以吸收的简单
的物质的过程叫消
化。
互动,填写和组
装消化器官,指出消
生充分感受到科
学趣味性,并在
乐 趣 中 学 习 知
识,一改往日传
统教学的古板和
枯燥。
对消化系统
的组成、结构和
功能的认识上升
到理性认识,充
分发挥了教师是
学生学习的引导
者、组织者和帮
助者的作用。
采用简单命
了的结构图,帮
助同学的理解和
记忆。
通过一步一
步引导,使学生
自己得出消化的
概念,培养学生
的自主学习和总
结概括的良好习
惯和能力,实现
老师为引导,学
生为主体的教学
角色转变。
通过互动和
学生的参加,增
(消化系统组成):
1、在方框中正确填写人体的消化
器官
2、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说出人体消
化道中的消化器官
3、说出消化腺及相应的消化液
化腺及产生的消化
液。
加学生的积极主
动 性 和 求 职 欲
望,也利于学生
的学习和理解。
食物的
消 化
消化的形
式:
物理性消
化和化学
性消化
(实验过
程中介绍
相关概
念)
[提问]:什么叫消化?
[讲述]:消化包括两种形式,
上个课时我们提到的消化液中的
消化酶参与的消化过程,大分子物
质被分解成为小分子物质是一种
化学性消化。另一种则是物理性消
化,即通过消化道的机械作用,把
食物由大块变成小块,与消化液混
合,并不断把食物向消化道的下端
推送,如口腔内牙齿的咀嚼,舌的
搅拌,胃的蠕动,使食物与胃液充
分混合,肠道的蠕动等。
[提问]:你能说出化学性消化
与 物 理 性 消 化 有 什 么 本 质 区 别
吗?
(同学们回答的都很准确。)
[小结]:消化的概念及形式。
回答:口腔。
回答:牙齿、舌、
唾液腺导管的开口。
作 用 : 牙 齿 嚼
咀;舌搅拌;唾液腺
分泌唾腺,能湿润食
物。
回答:食物中的
淀粉、脂肪和蛋白质
都是大分子、结构复
杂的有机物,进入消
化系统后,逐步分解
成可以吸收的简单
的物质的过程叫消
化。
化学性消化,营
养物质被分解,已不
再是原来的物质了,
而物理性消化只是
食物的形状、大小等
发生了变化,实质并
没有改变。所以本质
是:是否有新物质产
生。
适当的表扬
能激发学生的积
极主动性,活跃
课堂气氛。
这部分内容
将在渗透在实验
中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