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6 章 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第 1 节 食物链(第一课时)
一、设计思想:
本课教学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活动和动脑活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概念学习。在
学习过程中,以问题为引导,以活动为载体,以概念形成、概念强化、概念应用
为核心。教师通过一系列问题设置,组织有效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不断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概念,不断加深对“食物链”概念的理解,与此同时,
在活动中锻炼学生观察、探究、思维等技能,在激发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掌握获
取知识的方法和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
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
展。
二、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食物链”是苏科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材“第 6 章 生物之间
的食物关系”第一节内容,前面几章学习了“环境中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人体的物质和能量来源于食物”的知识,后面一章将要学习“营养物质在氧的
参与下释放出能量”,因此学习“各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起到了承上启下
的作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认识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
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加深对“生物与生物之间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的认识。本节内容的学习需要 2 课时,第 1 课时内容主要包括 2 个“分析活动”。
第一个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谁吃谁”的食物关系,建立食物链的概念,
了解食物链的基本特点。第二个活动是“分析食谱中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通
过分析我们日常的食谱,引出人在食物链中的位置,使学生理解人是大自然中的
一员,也处在一个个复杂的食物链中。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一方面知识储备少、形象思维能力弱,利用图片
和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符合学生学习特点;另一
方面,他们合作意识欠缺,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利用猜谜游戏,活跃他们的思维,
符合学生好动的性格特点。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生物之间普遍存在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
(2)概述食物链的概念
2
(3)描述食物链的特点
(4)说明人在食物链中的地位
2.能力目标:绘制食物链的基本方法,通过交流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
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确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懂得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
提高生物科学素养。
四、教学重点、难点:食物链的概念和食物链正确的表达方式
五、教学策略:
直观形象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为学生所接受。本课教学中教师通过
直观生动的语言、图片、课件、视频资料等,把静态的课本材料转变成动态的教
学内容,组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大胆讨论、积极交流、探索研究,使他们在像科
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
取科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游戏,引出课题——初步感知食物链
上课前,我们先猜个谜语,请大家注意听:草原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
草原上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
(学生猜出草莓和杨梅,并解释。教师及时板书:草 羊 狼)
2、让学生再举几个生物间吃与被吃关系的例子。
3、教师解释:食物是生物生存的重要需求之一,在自然界中各种生物之间
普遍存在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
(并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通俗易懂的脑筋急转弯和谚语动态的画面,让学生初步感知食
物链;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发现要探究的问题。
(二)新课探究
第一板块 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小组合作分析,并在黑板上写出来(提示学生注意:
一定要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将被吃的生物排在前面,吃它的生物排在后面,
并在它们之间画上箭头,箭头必须指向后面的生物。)
3
2、圈出一个,提问: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连在一起象什么?(学生回答)
引出食物链。(板书食物链)。寻找发现——建立食物 联系(谁吃谁)
3、出示课件:本节课学习的目标
过渡:(先让学生尝试说一说什么是食物链?)那么谁来用自己的话说说什
么是食物链?
师生共同归纳并课件展示食物链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
食物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叫做食物链。)给学生留一分钟时间记一记
课件出示图片:让学生练一练(小组完成,然后点两名学生在黑板写出较长
的食物链),以此强化食物链的概念。
过渡:同学们发现这些食物链都有什么特点?
第二板块 归纳食物链的特点
4、课件出示讨论题:学生小组讨论
5、课件出示:考考你—— 食物链的特点(归纳、整理——总结食物链特点
及食物链书写模式)
(特点一:食物链通常是由绿色植物开始的; 特点二:位于食物链中第 2
个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 ;特点三:位于食物链其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
肉食性动物)
6、播放螳螂捕蝉动画视频,学生观看后回答问题
师:大家对这个故事很了解,但是从生物学角度来解释,这是一条完整的食
物链吗?你能补充完整吗?(出示课件)
第三板块 分析人在内的食物链
过渡:同学们中午回去想吃啥,你的午餐能勾成一条食物链吗?(启发学生
思考其中哪些食物来源于植物?哪些来源于动物?)然后说出食物链。
质疑:从以上的食物链,你感悟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畅所欲言,说出自己
的感悟)
师总结:人与自然界的其它生物是一环扣一环,相互依赖生存的,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的生物受到影响,都会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到我们人类自己。因此我们要
对它们加以保护,与它们和谐相处。
设计意图:从现成的食物开始去寻找本源,这是教师启发学生的过程,也是
学生探究学习的过程,更是培养分析应用能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发
4
现一条条包括人在内的“食物链”,体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三)当堂过关
1、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_________ 所形成的_________ 叫作
食物链。
2、在每条食物链中起点生物是______ ,在生态系统中是______ ;动物在
生态系统中是______。根据食性动物分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3、蛇吃田鼠,田鼠吃庄稼,蛇是生产者,庄稼是消费者。( )
4、猫头鹰吃蛇,蛇吃田鼠,田鼠吃蝗虫,蝗虫吃稻谷,这是一条食物链。
( )
5、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 )
A.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 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
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 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
6、分析食物链“植物—蝗虫—大山雀”,描述正确的是:( )
A、只有大山雀是消费者 B、只有蝗虫是消费者
C、只有植物是生产者 D、它们都是消费者
7、资料分析:通过除四害的故事进行提问,拓展学生思维,分析食物链中
某种生物的增减会引起其它生物怎样的变化,使学生能学以致用,到大自然这个
大课堂中去锻炼自己,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让学生认识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流动的,人类是自然界中的
一员,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周围的生物,树立保护每一种生物的意识。同时感受生
物之间平衡和谐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也为下节食物网的学习打下基础。
资料:上个世纪,有人将小小的麻雀列为“四害”之一,于是全民总动员,
一个彻底消灭麻雀的运动轰轰烈烈地展开。除了毒、抓、杀之外,还采取轰的办
法。一见麻雀的影子,猛敲锣鼓,齐声呐喊,惊得雀儿绝无停歇立锥之地,只好
不停地躲呀,飞呀,最后累得从半空跌落摔成肉饼。
提问:请你预言一下,将会出现怎样的后果,原因是什么?
课件再出示:人们发现在麻雀被大量捕杀之后的几年里,却出现了严重的虫
灾,造成粮食歉收,饥荒紧跟而来。农民伯伯不明白这是为什么?
提问 1:谁给农民伯伯解释一下,这是怎么回事?(重点强调食物链断了,
生态平衡被破坏了)
5
提问 2:如果你是麻雀,你想对人类说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评价(如你的发现和科学家一样。)
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太对了。自然界中的生物都是密切联系的,只有保护好
每一种生物,与生物和谐相处,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收获,是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使知识
系统化。
1、食物链的定义:
2、食物链的特点:
3、食物链的书写模式:
(五)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