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波尔卡》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欣赏乐曲《微笑波尔卡》
教材分析:
《微笑波尔卡》是湘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课的一节欣赏课,是一
首回旋曲式结构的乐曲。全曲采用“快板”速度,乐曲第一主题轻快、
跳跃;第二主题流畅、舒展。第三主题热烈、欢乐。结合乐曲的欣赏,
让学生通过肢体动作、画图谱、演唱等多种形式表现乐曲,感受波尔
卡的情绪特点。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微笑波尔卡》,感受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及其风格特点,
体验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并能感受手风琴的表现力。
2、结合肢体动作、画图谱、演唱和加入小乐器等多种形式表现乐曲,
感知乐曲各主题旋律。
3、通过欣赏乐曲,认识西洋乐器---手风琴音色及演奏方式,能随乐
模仿演奏;能够感知乐曲的主题旋律以及曲式结构,培养学生音乐记
忆能力和听辨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西洋乐器手风琴,感受乐曲《微笑波尔卡》的情绪特
点,并能用肢体动作、画图谱、演唱等形式参与表现乐曲,了解该乐
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能听辨出乐曲各主题旋律,运用肢体动作、图谱等方式对
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了解该乐曲的曲式结构,培养学生音乐记忆能
力和听辨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小乐器(串铃、响板)、钢琴、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音乐片段导入:聆听乐曲《微笑波尔卡》的片段,引导学生感受乐
曲的基本情绪,听辨乐曲的演奏乐器。
2.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手风琴音色及构造并进行模仿演奏。
3.引出课题---《微笑波尔卡》。
4.观看视频,师生总结波尔卡的音乐风格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微笑波尔卡》的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
情绪;了解手风琴的音色及构造,并能随着音乐模仿演奏手风琴,引
出课题---《微笑波尔卡》,了解波尔卡这种音乐体裁的风格特点,为
后面的律动、模唱做了铺垫。
二、新课教学:
(一)聆听第一主题(A 主题):(图谱---律动)
1.带上微笑的表情来聆听第一主题,感受乐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随乐画图谱,再次聆听第一主题:
3.学生跟着老师一起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这一主题。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 A 主题,引导学生运用画图谱的方式表现音乐;
引导学生运用体态动作对音乐做出相应的反应。
(二)聆听第二主题(B 主题):(图谱---创编歌词)
1.聆听音乐,师生画图谱,感知音乐主题情绪发生的变化。
2.运用“画图谱”的方式表现第二主题。
3.填一填,唱一唱。
设计意图:通过聆听 B 主题,引导学生运用教师提供的方法,独立创
编歌词,培养了学生的音乐想象力和创造能力。
(三)全曲听赏,学生通过聆听进入 c 主题。(图谱---小乐器)
1.根据老师的提示完整聆听:
(师出示 PPT:第一主题用律动,第二主题唱词,不熟悉的音乐请微
笑打节拍)
2.第三主题(C 主题)的聆听 :
A.边听音乐边画图谱,感受音乐的情绪。
B.用小乐器表现乐曲。
3.完整聆听,总结《微笑波尔卡》的是 ABACA 的回旋曲式结构。
根据老师 PPT 提示,完整聆听乐曲,总结 ABACA 的曲式结构。(出示
PPT:当听到 A 主题:A 组律动,B 主题:B 组唱词,C:C 组小乐器律
动,并把主题出现的顺序记在心里。)
三、拓展:(欢乐舞会)
设计意图:把整节课所学的律动融入舞会中,让学生对乐曲《微笑波
尔卡》有了更深刻的印象,通过舞会,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