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
教学内容:教材第 21 页的例 6 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比较两数多少的方法,初步学会解答求一个
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题。
2.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热情。
教学重点:分析理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应用的数量关
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弄清楚较大数是由与较小数同样多的部分和比较小
数多的部分组成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类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已知总数和其中一
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比如小红和小花一共做了 15 朵花,小
红做了 8 朵,小花做了几朵?15 朵是总数,小红做的朵是其中的一
部分,现在要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也就是 15-8=7(朵)。今天我
们继续学习第二类用减法解决的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
几)。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二、探究新知
1. 复习一一对应
师:大家喜欢吃草莓吗?喜欢吃苹果吗?老师这儿带来了一些苹果和
草莓,大家来数一数,它们各有几个?什么多?什么少?我们如果摆
出来,怎么摆能一眼看出来哪种水果多?多几个?
(强调一一对应)
2.课件出示教材 21 页情景图。
师:复习了一一对应的摆法后,老师为大家介绍两位朋友,他们是小
雪和小华。他们也很喜欢玩游戏,快来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游戏呢?
生:套圈游戏。
师:小雪和小华约好来一场比赛。1 分钟内谁套中的多,谁就赢。我
们先来看看他们的比赛结果。
课件呈现:小雪说:我套中了 7 个。小华说:我套中了 12 个。让学
生提数学问题。
生 1:小雪和小华一共套中了几个?
生 2:小华比小雪多套几个?
生 3:小雪比小华少套几个?
师:第 1 个问题.谁来口答一下?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
生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培养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体会数学知识的作
用。】
3.展开探究
A.聚焦问题。
师:我们来看第 2 个问题,要求的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怎样解
决?用自己手里的小圆片摆一摆,一个小圆片代表一个圈,粉色的圆
片表示小雪的,蓝色的圆片表示小华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再把文本材料通过画图的方式表
达出来,使得他们的思维得以展露,面对直观图,降低其思考难度,
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展开教学。】
1. 学生自己摆,强调一一对应。
2. 板演学生的摆法
小华:
小雪:
师:现在看一下老师画的图。
师:谁知道小华套中的圈数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请学生来分一分(画虚线),指指这两部分?学生回答时,教师写“跟
小雪一样多“多出来的部分。”
师:这道题的问题是什么?也就是图中的哪一部分?小华与小雪同样
多的是几个?
师:要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也就是从 12 里面去掉哪一部分
就是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让学生指着图说一说。
你能列出算式吗?
生 1:7+5=12
生 2:12-7=5
师:有不同意见了,你们同意谁的?
生:同意生 2 的。
师:为什么呢?
生:就是算式里的那个 5 是我们要求的,生 1 把他直接写出来了。
师:明白了吗?小华比小雪多的部分在哪?
师:从这个图当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发现这个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减法结构是一样的,知道了总数是
12,一部分是 7,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师:说的真好,你真有数学家的眼光。老师有个疑问,这个 7 明明是
小雪套的,怎么会是小华的?
生:这个 7 是小华与小雪套的同样多的部分,既能代表小雪的,也能
代表小华的一部分。
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怎样求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的?
生:把小华的圆圈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和小雪的同样多,另一部分就
是比小雪多的。
【小结:我们在解决这类问题的时候,把他转化为我们之前学过的,
已知总数与其中的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计算。】
【设计意图:“理越辩越明”,不少学生习惯于用加法结构去解决,教
师因直面事实,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对该类问题形成清晰的表象。】
3.深化理解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华比小雪多套中 5 个,那么小雪
比小华少套中几个呢?
生:5 个!
师在图上标出少的部分
师:问题不同,怎么列出的算式一模一样?
生:因为都是已知总数 12,一部分是 7,求另一部分。
师:从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出,小华比小雪多套中的个数就是小雪比小
华少套中的个数。
小结:这两个问题都是在求两数相差多少。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
就是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求出两数的差;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也
是用较大数减去较小数求出两数的差。板书:相差数=大数-小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本课的中心。通过对比,掌握求一个数比另
一个数多几少几都是用减法,大数减小数。】
三、巩固练习。
1. 苹果比梨多 5 个,也就是说(梨比苹果少 5 个)
黑兔比白兔少 10 只,也就是说(白兔比黑兔多 10 只)
15 比 9 多 6,也就是说(9 比 15 少 5)
3 比 7 少 4,也就是说(7 比 3 多 4)
2.长颈鹿比山羊高几米?
3.姐姐的体重是 17 千克,弟弟的体重是 9 千克,姐姐比弟弟重多少
千克?
4.哥哥今年 15 岁,小刚 8 岁,哥哥比小刚大几岁?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四、联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谁比谁多几(少几)的事例?
五、全课总结
通过动脑筋我们知道,可以比重量、大小、身高、体重、岁数,不论
是比什么,它们的本质都是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只要是求
相差数就用大数减小数。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树立反思意识做到自省,了解自己的收获与困
惑。】
五。、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
小华比小雪多套中几个? 小雪比小华少套中几个?
1. 摆一摆。
2. 画一画。
同样多的部分 多的部分
小华:
小雪:
少的部分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少几),用减法计算,都用大数-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