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链 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了解生物间普遍存在的摄食与被食的关系,知道什么是食物链。
能力目标:
通过分组活动、方案设计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的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建立自然界的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科学自然观。
培养学生探究食物链的兴趣 ,初步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二、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构建食物链的概念。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生物防治的方案。
三、教学方法
“结构尝试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感情先行
明确目标
1.播放“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谚语图片
或资料。尝试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明一下其
中的含义?
2.这一现象表现了生物之间的何种关系?
提出本课学习课题和学习目标。
同 桌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进 行
讨论
1.能够说出
谚语的含义
2.思考生物
之间的关系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引起注意,告
知教学目标,整体
把握知识结构。
知识为例
探寻方法
1.观察课本 P74 中的图片,尝试按照其中
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将相关生物用
箭头连起来。
2.说出什么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之间的生
物是通过什么关系联系起来的。
3.思考课本 P75 中的二个讨论题
4.归纳食物链一般具有哪些特点?
5.什么是生物防治?想一想,利用生物防
治害虫有什么意义?
巡视学生自学情况,作适当指导
1.学生自学
课文、思考食
物 链 之 间 的
生物的关系
2.交流讨论
食 物 链 的 特
点以及应用。
整体感知本课的
知识,学生通过预
习,体验食物链的
具有的一般特点。
变式训练
感悟验证
(一)谁吃谁
1.分析农田中的生物之间的关系
组织并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引导学生
观察图中的生物之间发生了什么联系,从通
俗的角度分析它们之间谁吃谁?接着让学
生根据相互间的食物关系将这些生物排序
并连接进来。
引导学生观察图 4-1,要求说出其中的
食物链或食物关系。揭示食物链的概念
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课本 P75 上的讨论
题,探讨食物链的一般特点。
2.分析食谱中的生物
让学生从图 4-2 中选择一些食品构成
一份午餐食谱,然后将食谱中所涉及的生物
按课本提示填入表格。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
动植物之间的食物关系,尝试连出食物链,
要提示学生应把人考虑在其中。
组织学生讨论并回答课本 P76 上的讨论题。
(二)农林害虫与天敌
引导学生写出一条包括啄木鸟和猫头鹰在
内的食物链,引出生物防治的概念。
组织、指导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设计一份生
物防治的方案
组织方案的发布和评价。评价以学生互评为
主。
讨论生物防治的意义。
(一)
1.学生进行
观察、思考。
2.以小组为
单 位 进 行 讨
论,得出初步
的结论。
(二)
学 生 小 组 讨
论分析回答。
提 出 可 能 的
解决方案。
在同类知识中
让学生感悟“通用
工具”,建构新知
识图式,达到知识
的同化。
学生绘制知识
树,进一步理清知
识脉络,理顺知识
结构,整体把握知
识。
采用小组合作学
习,互帮互学,提
高学习效率。
当堂检测
独立应用
布置学生完成当堂训练题
训练中出现的问题,作有针对性的讲解。
小结:捕食关系是生物之间的最常见的关
系。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
关系所形成的联系就叫做食物链。食物链一
般特点:(1)通常由一种绿色植物开始;(2)
第 2 环节的生物通常是植食性动物;(3)其
他环节的生物大多是肉食性动物。
学 生 通 过 分
析,进一步感
受 食 物 链 的
概念和特点。
创设新情境,让
学生能运用“通用
工具”开展学习,
促进迁移,达“举
一反三”之效。
回归系统
深化理解
完成本课知识结构 师 生 共 同 完
成
加强对知识的理
解
五、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