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第 1 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 3 课时:血液) 课型(新授课)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人体血液的组成。
2、描述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描述血细胞的结构特点和生理功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能力。
2、使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3、结合生活经验和实验观察,通过自主学习和老师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分析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知识引导生活,通过介绍生活中常见的血液病,使学生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生分析
本节内容难度大,但是针对初二学生有一点的基础和生活经验,也有一点的感性知识,启发
学生从已有的知识或经验入手,由浅入深,逐渐掌握知识。
三、教材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学生在初一时候已经学习了有关消化和吸收的知识,这为本章《人体内平衡的维持》学习奠
定了基础,本章作为第六单元的开篇,起到承上启下作用。
2、本节主要内容
第 1 节主要讲了血管、心脏、血液、血液的循环流动四部分内容,而本节课是学习血液的相
关知识。
3、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血液的成分和各自的主要功能。
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有关血液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教师: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血液循环的有关知识视频录像)。
学生:进入情境并产生疑问:“人体所需的氧气和养料来自于什么?” ……
教师:现在请各小组提交问题(实物投影在电子白板)同学们所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些问
题将在我们学习中逐一得到解决。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血液(投影本节标题)
(二)新授:
教师:展示血液分层现象演示实验及分层图。(视频)。
请各组认真观察实验装置并讨论:试管中血液分为几层?各层的比例大致是多少?为什么会
有分层现象?
学生:仔细观察,积极讨论,并在教师的启发下得出结论。
学生:试管中的血液分成了上下两层,上面的部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下面的部分是
深红色的。在两层之间,我觉得还有很薄的一层白色物质。
教师: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现象呢?
学生: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成分,它们的密度不一样,含有抗凝剂的血液经过离心或静置
一段时间后,密度大的就沉到下层了,这样逐渐就分层了。
教师:有时到医院看病的时候,有时候医生会让我们做血液常规化验。
教师:下面一起来看一下医院底血常规化验单。请同学们在阅读血常规化验单时,重点看“项
目”和“测定值”两栏,并了解 RBC、WBC、Hb、PLT 英文缩写所表示的含义。出示一张
血常规化验单,(用实物投影仪投到电子白板上),学生仔细观察,了解血常规化验单上所列
的两栏成分,小组合作讨论。
教师:根据以上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有哪几部分组成的?
教师:回答得好。从刚才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们知道,血液是有血浆和血细胞组成的,血细胞
又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教师:下面请各小组设计好用图或表来表示血液的组成。
学生:先自主设计然后小组合作,并各选派代表进行表达与交流。
教师:各小组的方案都非常好,掌声鼓励。下面我们来学习血浆。
教师:血液分层后,上层淡黄色半透明的液体是什么呢?
学生:血浆
教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研究血浆。请大家拿出讲义进行预习、讨论。
学生:对照课本进行小组讨论。
教师:通过大家讨论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我学到了血浆中含有大量的水,约占 90%,还含有血浆蛋白,约 7%,葡萄糖,氨基
酸,无机盐等约占 3%,这些物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所必须的的营养物质。
教师:血浆中还含有这个图中没有标明的物质,它们是一些提内产生的废物,比如尿素。
学生: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活动所必须的营养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
物。
教师:你们回答得很好,下面让我们来(看一段动画)。
学生:认真观察血浆功能的动画,更深入体会所学内容。
教师: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血细胞。
教师:大家有过做血常规化验的经历吗?有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血常规化验的过程吗?
学生:首先,医生将病人无名指用酒精棉球消毒,然后用采血针刺破指尖皮肤,再滴入特制
的贴有自己名字的试管里,然后放到自动分析的仪器里,过大概二十分钟检验科医生就能把
化验报告单给你!
教师:看来你可以当医生啦。谢谢你!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 mp4 视频(内容为人血涂
片的制作过程)。
学生:观察。
教师:为什么这张化验单能作为诊断疾病的依据呢?检验科医生在显微镜下到底都看到些什
么呢?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实验,用显微镜来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让我们亲眼看一下人的
红细胞和白细胞的基本形态。现在就请同学们先预习课文中的实验,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及方法步子。一边实验,一边思考课文中的三个问题。(学生认真预习课文中的实
验内容,开始实验,相互交流,探讨有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答疑)
教师:所观察的人血涂片中最多的是那种细胞?
学生: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
教师:好!你是怎样区别红细胞和白细胞的?
学生:红细胞呈圆饼状,边缘微暗,中间较亮,没有看见细胞核,不用染色就可以看到。白
细胞的个体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有细胞核,只有经过染色才能看得清楚。
教师:好!观察得非常仔细。为什么看不见血小板呢?
学生:可能它太小了,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
教师:对。你真棒!关于血细胞的有关知识,我们将在下节课继续研究。
教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呢?
(三)总结
教师:请运用表格来对今天学习的血液相关知识概括总结
学生:练习
教师:展示与评价(学生的练习放在实物投影上投影到电子白板上)
五、作业设计:用大括号形式来总结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六、板书设计:第 1 节 血液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浆:
(1)成分:主要成分是水,
(2)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
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红细胞: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
白细胞:防御和保护作用
血小板:止血和凝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