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5.13.2 土壤里的微生物 教案

ID:669842

大小:81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以快乐课堂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章 节 第 13 章 土壤里的生物 课 题 第 2 节 土壤里的微生物 学习者 特征分析 “土壤里的微生物”是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 12 章第 2 节的内容。本节 从单细胞细菌到多细胞的真菌、从肉眼看不见的细菌到大型真菌,带领学 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微生物世界,让学生认识到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概 述土壤里主要的微生物种类; (2)说出细菌的三种形态和基本结构,并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比 较结构的异同点; (3)说出放线菌的结构特点; 过程与方法 探究土壤中的微生物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做中学”,使学生学会“做科学”的方法与技 能,进而培养他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养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增强小组合作 的观念,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确立健康的生活态度。 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细菌、放线菌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认同土壤里微生物的多样性及其生 物圈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难点: 细菌、放线菌 教学方法 以探究法为主,结合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 应用 1 应用 2 应用 3 应用 4 应用 5 有效性评价 腾 格 尔 的天堂 展 示 学 习目标 自 主 学 习 认 识 土 壤 里 的 微 生 物 认识细菌 认识放线菌 由小到大 设计意图 引课 明 确 目 标 了 解 微 生 物 的 种类 本节课重 点内容 本节课重点 内容 掌握到位 教学过程 以快乐课堂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教学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 动 多媒体的 应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导入课 堂 音乐欣赏: 猜猜是谁唱的关于哪里的什么歌曲? 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家喻户晓的诗:“离离原 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同 学们,你有没有想过,千万年以来,植物的枯 枝落叶 和动物的尸体为什么没有堆积如山呢? 置身于 问题情 境,激发 学生的 学习兴 趣 土壤中 生活着 许多肉 眼看不 见或看 不清的 微生物 引课 引起求知欲 环节二 讲授新 课 一:土壤里的微生物 土壤中有哪些微生物呢?显微镜下观察,土壤中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都很多,主要包含细菌、放线菌、 真菌和病毒等类群。其中,细菌的数量最多,大约占 土壤微生物总量的 70%-90%。其次是放线菌、真菌。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细菌和放线菌。首先,让 我们一起来认识细菌。 二:认识细菌 很好。这些微生物个体虽然微小,但也是 生物大家庭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员,对生物圈 的平衡和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课中“认识细菌”的学习,(1)让学生 阅读教材 P102-103 中的七个段落,完成表格: 分 布 范 围 大小 形态 营养 方式 生 殖 方 式 细 菌 分布 广泛 直径一 般只有 1 微米 球形、杆 形、螺旋 形 寄生、 腐生 分裂 (2)进行点拨、更正、补充,帮助学生解决疑 难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品 质。 ①细胞的大小。请出 5 位学生扮演细菌,让 学 生 自 己 阅 读 课本 学 生 积 极 参 与 到 讨 论 当中 放 线 菌 播放课件 电镜下头 发上的细 菌和针尖 上的细菌 展示细菌 的视频, 深入认识 细菌 课件展示 细菌的三 种形态 可以培养学 生的阅读理 解能力和自 主学习能力。 以快乐课堂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他们站在讲台前排成一行,告诉学生大约 1000 个细菌像这样排列只有 1 毫米长。这一活动使 学生情绪活跃,在极短的时间里对细胞大小有 了感性地认识。 ②寄生和腐生。学生阅读教材后知道了“细 菌一般没有叶绿体,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现成 的有机物生活”,顺势引导学生分析痢疾杆菌 和枯草杆菌两种细菌生活的异同,得出寄生和 腐生两个概念。 ③细菌的分裂生殖。观看一段视频细菌生 殖后,让学生计算:细菌的生殖方式主要是分 裂生殖,也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假 设你手上此刻有 3 个细菌,如果环境条件适宜, 细菌的繁殖速度按每 20 分繁殖一代计算,在没 有洗手的情况下,每隔 1 小时后你手上的细菌 数目是多少?请学生在黑板上写出计算结果。 我进一步补充,细菌的生殖对环境条件的依赖 性很强。温度、湿度、营养物质等条件时刻都 在发生变化,不可能持续地满足细菌细菌生殖 对环境的要求,现实生活中细菌不可能繁殖这 么多,但是从数据中可充分地说明细菌繁殖是 比较快的。 细菌的增殖 4.3 比较学习,突破教学难点 初中学生热爱生活,求知欲强,正处于由 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是 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方法,提升价值观的重要时 期。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运用科学 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本课 中“细菌结构、放线菌、青霉和匍枝根霉”的 学习,我采用了“比较学习”法,通过观察、 比较,寻找异同,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 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求异、求同思维。 学生对细菌有些认识后,提出问题:细菌 的细胞与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有什么异同?展 示植物细胞、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指导学 生观察图片,充分利用图片展开讨论并完成表 1: 时间 细菌数 开始 3 1h 后 24 2h 后 192 3h 后 1536 这 个 名 词 对 于 学 生 来 说 比 较 陌 生 , 这 块 需 要突破 认 真 比 较 动 物 细 胞 和 植 物 细 胞 与 细 菌 的 异 同 点 , 裂 解 新 知识 课件展示 细菌的生 殖 课件展示 细菌的营 养方式 课件展示 细菌大小 跟分布 课件展示 计算题, 从而激起 学生养成 良好生活 习惯的意 识 以快乐课堂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表 1 细菌、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比较 结构 细菌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 成形的细胞核、鞭毛(部分) 植物细 胞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 核、叶绿体、线粒体、液泡 动物细 胞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 体 相同点:都具有细胞膜和细胞质 不同点:①细菌具有未成形的细胞核;②有 的细菌具有鞭毛 “放线菌”的学习,放线菌作为“土壤里 的微生物”的重要一员,“一般认为放线菌是 一种特殊的细菌”,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 放线菌和细菌的异同,完成表 2: 表 2 细菌和放线菌的比 较 细菌 放线菌 相同点: ①都是单细胞生物;②都没有成 形的细胞核 不同点:①细菌的细胞结构由细胞壁、细胞 膜、细胞质、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鞭毛(部 分)组成;②放线菌由放射状的菌丝组成。 菌丝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说 出 放 线 菌 和 细 菌 的 异 同 , 比 较 学 习 课件展示 放线菌 课件展示 防线菌的 分布、形 态结构、 营养、生 殖 环节三 小结 对本节课小结,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让学生通过回忆进行回答问题,以达到巩固知 识的目的。问题:①说出微生物的概念?②通 过学习你对细菌有哪些认识?③为什么说放线 菌是一种特殊的细菌? 跟 随 老 师 总 结 思 路 对 这 节 课 所 学 知 识 进 行 总 再 回 顾。 积极参与 到总结当 中 通过让 学生小结,帮 助学生巩固 本节课的学 习内容。 以快乐课堂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环节 3 课堂作 业布置 学完新课,让学生适当做一些题目,既有练习 和巩固所学知识的功能,又对学生的情感态度 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可了解学生对知识 的掌握状况,及时地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强化、 补充。 巩固加 深 板 书 设 计: 第 2 节:土壤里的微生物 一:土壤里微生物的种类 病毒、细菌、放线菌、真菌等 二:认识细菌 1、分布:非常广泛 2、大小:十分微小 3、形态:球形、杆形、螺旋形 4、营养:少数自养 多数异样:寄生、腐生 5、生殖:分裂生殖 6、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没有成型的细胞核 三:认识放线菌 1、分布:主要土壤中 2、形态:具有放射状分枝的丝状体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有效应 用反思 课堂教学活动组 织有效性反思 以快乐课堂为指导,以信息技术为抓手。 整堂课教学效果 反思 亮点、不足及改 进措施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