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沟岔镇中学七年级生物教学设计
20 年 月 日 授课班级 七(1-3) 设计者 执教者
课型 新授 课题 人体的呼吸(二) 本课第_2_课时 总第____课时
教学
目标
1、概述呼吸过程中气体进出肺、肋骨、膈、胸廓的变化;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的气
体交换过程。
2、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以及系统联系推导能力。
3、懂得珍爱生命,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认识呼吸运动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及难点
重点:呼吸过程、气体交换
难点:人体肺部和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教学
方法
及教
具准
备
问题情境式,模拟实验法;呼吸运动的模拟装置和示意图
教 学 过 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教师:首先,回顾一下呼吸作用的概念?(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教师:我们知道并不是所有的生物呼吸都需要氧气,但人的呼吸一定要,那么人
体的呼吸靠哪个系统完成?该系统的组成如何?各组成部分作用如何?(学生思考,全
班交流)。
教师:我们说呼吸就是由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组成的,这个过程涉及到了各个呼
吸器官,同时还有胸廓的起伏,今天我们继续观察呼吸运
动中的一些宏观和微观的变化。
二、新课讲授
呼吸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 118 页到 119 页内容,思
考问题 1、2,详见提纲。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图 7-8,弄清楚模拟实验模型
的原理,然后展示实体模型,并按照课本模拟步骤进行实
验,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各部分变化,思考并完成问题 3.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一边演示实验,一边进行讲解:呼气时,肺排出气体,
敬敬业业 勤勤业业 乐业乐业 精精业业
教 学 过 程
收缩,胸廓容积变小,膈上升;吸气时,气体进入肺,舒张,胸廓容积变大,
膈下降。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 119-120 页内容,仔细观察图 7-9,结合刚才的模拟
实验,再次分析呼吸运动时各部分的状态和变化、联系,思考 120 页讨论区问
题 1、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呼吸运动模具,仔细观察吸气呼气时人体的变化。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呼气,肌肉(肋间肌、膈肌)舒张,肋骨
下降,膈上升;吸气,肌肉(肋间肌、膈肌)收缩,肋骨上升,膈下降;使得胸廓
容积有规律地扩大与缩小,完成外界气体与肺内气体的交换。
气体交换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 120-121 页实验过程,并分析图 7-10 实验装置的原理,
然后播放实验视频,要求学生认真观看,同时思考问题 3,详见学习提纲。
教师在学生完成的基础上,进行总结:试管 A 是检验吸入气体的装置,试
管 B 是检验呼出气体的装置,通过两支试管中澄清石灰水的变化分析呼气和吸
气时气体成分的变化。
三、课堂小结
1、呼吸运动的过程。
2、外界气体在肺部的交换:气体成分的变化。
四、作业布置
学习提纲练习题
五、板书设计
第 2 节 人体的呼吸(第 2 课时)
1、呼吸运动的演示
呼吸状态 肋骨位置变化情况 膈的位置变化 胸廓容积的大小 空气进出肺的情况
吸气
呼气
2、气体交换
呼吸状态 A 试管澄清石灰水 B 试管澄清石灰水 肺部气体成分分析
吸气 吸入气体主要是
呼吸 呼出气体主要是
六、教学反思
感悟感悟 探究探究 创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