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掠影——用字母表示数》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数学
3.课时:1
4.学生课前准备:
预习本课,了解大体内容。。
二、教学课题
“用字母表示数”是小学四年级下册里第一单元的起始课,四年级学生已经
有了用字母表示人名,表示一个地区,一个数等生活经验和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图形的面积、周长计算公式的知识经验。但学生是第一次接触用含有字母的式子
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因此,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是一个难点,需要大量
的结合学生自身实际的感性材料,(教材所出示的问题并不贴近生活,所以我以
游戏的形式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含有字母的式子的
意义,从中体会它的优越性(用字母表示,简单明了,既可以表示任意数又能普
遍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规律。)促使学生建立用字母表示数的观念,形
成初步的符号感。
学习本课需要达成以下的目标:
1.经历具体情景,从中抽象出字母并用代数式表示规律的过程,理解用字母
表示数的意义。
2.学会乘号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的简写和略写法。
三、教材分析
用“字母表示数”是简易方程的起始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学习代数知识的基
础,通过实例,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和作用。学会一些用字母
表示数的简便记法,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的简约性。
教学重点:用字母表示数的优越性;体会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形成初步的符
号感。
教学难点:用含字母的式子描述一些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符号感的形成。
教学之前在网上搜索《用字母表示数》的相关教学材料,了解到教学的重点
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通过在网上搜索一些黄河的图片资料,做成
PPT 课堂给同学们演示,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教学方法及流程
启发式、自主探索、小组合作。
本堂课流程如下:
1.预备学习
(1)黄河的一些知识。
(2)了解学习目标及其重难点。
2.自主学习
(1)自己看黄河掠影
(2)提出问题
3.合作探究
根据提出的问题,小组合作解决
4.拓展训练
5.布置作业
五、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
假期刚刚过去了,同学们都到哪里去玩了?玩的高兴吗?你们知道老师去哪
里吗?老师去了我们美丽的母亲河——黄河。还拍了不少照片,同学们想不想去
游览一下?
那今天,我就带领同学们去看看,好不好?
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同学最聪明,所以去之前我们要进行一次小小的智力测
验,有没有信心!看哪是黄河风光?(出示课件)
选 C 大家同意吗?同学们真厉害!
C 是黄河风光,C 代表是第几幅图? A----1
那 A 是西藏风光,
A 代表是第几幅图, B----2
按照这个思路那么 B 代表是第几幅图, C----3
D 代表是第几幅图 D----4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测试题。我们通常会和这道题
一样,用 ABCD 来表示不同的答案,哦,看来呀,字母还真有不少的用处。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1.预备学习
【教师活动】看课本,阅读黄河的有关知识。
【学生活动】学生了解学习目标和学习的重难点,能够有针对性的学习和了
解。
2. 自主学习
【教师活动】同学们,第一关顺利通过,那咱们马上去旅游?可是黄河那么
多景点我们先到哪里去?意见不统一,看来我们的准备还是不充分,那么旅游之
前应先做些什么?
同学们的方法太多了,老师就知道一本好书---《黄河掠影》,同学们想不
想看?
根据老师提供的信息,同学们可以知道:一本书需要多少元钱?那么两本书
呢?三本书呢?如果六个小组一组一本,那需要多少钱?
大家同意吗?
哦,有的同学认为六本不够,谁来说?
那需要多少钱呢?
太好了,同学们真聪明,可是记住这么多式子太麻烦了。你们能帮老师解决
一个难题吗?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些式子,这一排数 10 代表的是?
这一排 1、2、3、6、50、代表的是————,他们的结果 10、20、30、60、
500 代表的是————?你发现了什么?请同学们仔细思考。你能根据本数和钱
数的关系,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出卖任何本书所用的钱数吗?
3.合作探究
【教师活动】小组交流,解决问题,看一看那个小组最聪明能最先游览黄河!
那个同学愿意把你们组的想法第一个说个同学们听听,好,你先来!(视频
展示台展示)
【学生活动】小组同学上台展示。
能解释一下你们的想法吗?
那么一本书的价格是多少
----那个小组还有不同的想法?大胆点,把信心留给自己
----这个小组最踊跃,你来。
同学们觉得这种方法怎么样?
真好,老师也觉得真了不起。
----谁愿意把你们的做法说给同学们听?
想得太棒了。看来字母还可以用来表示数,作用可真大呀!
用一个简单得式子就可以代替这么多复杂的算式,实在太方便了。
看完了书现在我们可以去游览黄河啦!快让我们一起去欣赏一下黄河的
美丽景色吧!
【教师活动】看完了这么多美丽的景观,同学们能谈谈自己的感受吗?
是啊,我们的母亲河真是令我们自豪。同学们知道吗?屏幕上的这幅图
----黄河三角洲,
就是我们的母亲河最骄傲的一个景观。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默读这段话,告诉老师你都知道了哪些信息?通过母亲河
的这些信息,你最想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2 年增加陆地多少平方千米?3 年?4 年?
生:100 年………………?
哪位同学能用一个式子简明地表示出任何年数的造地面积呢?
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在含有字母的式子里,乘号可以省略成“•”或者可以省略不写,这是简便
写法。但要读出来。
那么 t 年后黄河三角洲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
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后全班交流
4.拓展训练
1、省略乘号,写出下面各式。(视频展示台展示)
①α×χ ②χ×χ ③5×α ④χ×3
⑤α×b ⑥α×8 ⑦b×b ⑧α×1
2、课本第 4 页 3 、4、 5、
3、(1)出示趣味儿歌“数青蛙”,调节气氛,激发兴趣,形成小高潮,
小明在唱一首永远也唱不完的儿歌:
数 青 蛙
1 只青蛙 1 张嘴,2 只眼睛 4 条腿, 1 声扑通跳下水;
2 只青蛙 2 张嘴,4 只眼睛 8 条腿, 2 声扑通跳下水;
3 只青蛙 3 张嘴,6 只眼睛 12 条腿,3 声扑通跳下水;
……
你能用含有字母的一句话来唱完这首儿歌吗?互相说说看。
5.布置作业
第一题
【教学反思 】
用字母表示数这一内容,看似浅显、平淡,但它是由具体的数和运算符号组
成的式子过渡到含有字母的式子,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转折点,也是认识过程
上的一次飞跃。“字母表示数”是一个非常丰富的概念,远非我们想象的那样简
单。人类从用符号表示“特定的数”,发展到有意识地、系统地用字母表示数,
经历了 1200 多年。如果说个体的成长往往会以某种形式重复人类发展的历程,
那么学生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或多或少也要经历类似的跌跌撞撞的过程,才能在
比较抽象的水平上形成对新的数学对象“一般的数”与它的符号表示的认识。
在教学中我们通过两个活动进行,先通过看黄河的图片,接着用黄河三角洲
的例子。作业中从学生喜欢的、熟悉的儿歌《数青蛙》入手,用 “一只青蛙一
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本课的内容。
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本着对新课标理念的理解,充分引导学生探究有价
值的数学问题,经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让学生感到数学无处不在,激发他们
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学习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让知识在课堂中焕发出活力,
让课堂充满数学趣味和积极的数学思考,让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