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加入VIP免费下载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2)

ID:669457

大小:81.5 KB

页数:4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单元 第 2 节 地形图的判读 (含二课时) 教学目的: 1.通过与实物图片对比,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判断地势高 低起伏状况。 2.通过等高线模型示意,学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3.通过归纳五种地形类型在海拔、相对高度方面特点的规律,能够在地形图上识 别丘陵、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等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重点:1.等高线地形图上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 2.不同地形类型、地形部位等高线示意。 教学难点:1.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 2.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示意。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学习目标 1.区分海拔与相对高度,学会用等高线地形图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判断地势高 低起伏状况。 2.通过归纳五种地形类型在海拔、相对高度方面特点的规律,能够在地形图上识 别丘陵、平原、高原、山地和盆地等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3.通过等高线模型示意,学会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山峰、山脊、山谷等地形部位。 二.定向自学 1.什么是海拔、相对高度,它们的区别?如何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 2.五种主要地形类型?归纳五种地形类型在海拔、相对高度方面的特点。 3.什么是等高线?观察老师板图(根据右图的一座山绘制下面的等高线地形图的 步骤),讲述如何绘制一幅等高线地形图。 4.以自己的拳头为地形模型,绘制一个等高线地形图。并观察每个地形部位对应 下的等高线特点。 5.什么是分层设色地形图,作用? 三.精讲精练 1.对纳五种基本地形特征 (师)地面的高低一般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起伏大小一般用相对高度来表示。 根据地面的高低起伏状况,可以判断各种各样的地形类型。(PPT 展示五种地形 类型的实物图片) 地形类型 主要特征 海拔 地面起伏 山地 500 米以上 坡度较陡,沟谷较深 平原 200 米以下 广阔平坦 丘陵 不超过 500 米 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和 缓 高原 500 米以上 地面起伏和缓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2.等高线特点及不同地形部位等高线示意 1)(展示等高线模型)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模型,弄清楚等高线的含义,了解等 高距的特点。 (用拳头示意地形部位名称)让学生观看自己的拳头画出一个等高线地形 图,并观察自制的等高线地形图对应下的地形部位的等高线特点。 2)结合课本示意图和模型,理解山峰、陡崖、山脊、山谷、鞍部的等高线特征。 (讲解)等高线闭合的时候,越向里面越高是山峰,两个山峰之间是鞍部;如 果等高线向一方弯曲,那么向海拔高处弯曲是山谷,向海拔低处弯曲是山脊。 等高线稀疏坡缓,密集坡陡。陡崖等高线重合。 3) 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指导回顾五种地形类型在海拔、地面起伏的特点 (PPT 展示五种地形类型的等高线地形图),指导学生借用“不同地形部位等高 线的特点”还原五种地形。并记录下五种地形各自的等高线特征。 (讲解)平原:最大等高线值500,密集。盆地越向里面值越低,闭合。 活动: 用橡皮泥,参照教材图 2.14 中的等高线地形图,自制一个地形模型。 当堂检测: 识图:1.等高线地形图(在下图中标出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及等高距) 甲_____ C______ C-D______ 2. 填写下列地形部位的名称 A_____ B-D______ C______ E______ 其中:1.____处常发育河流 2. C 是___坡,D 是____坡,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此图等高距为_______ 4.山顶 A 海拔为________ 5.通过图中给的比例尺,读出此图比例尺为:图上 1 厘米代表实地______米 课后反思: E_____ 等高距为______ 其中:山顶甲的海拔为_____ 山顶甲、乙的相对高度_____ A 在 D 的什么方向_________ 地形图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比较抽象难懂。在教学中我采用地形模型、嘉华 土司、拳头、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化难为易。 本节地理概念、地形名称和地形空间分布等知识较多,我主要通过采用读图 指导、模型演示、多媒体(地形图绘制视频)等直观教学手段进行形象的讲解, 帮助学生完成“由感性到理性、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过程。 本节课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观察土司、拳头绘制等高线地形图)吸引 了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活动中 思考、在观察活动中分析,把抽象的等高线地形图形象具体地烙印在大脑里,从 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 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 整个教学过程将观察、操作、演示、实验、自学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 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 中掌握知识,形成读图能力。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