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3)
加入VIP免费下载

商务星球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2.2地形图的判读教案 (3)

ID:669415

大小:2.06 MB

页数:8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 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题】七上第二章第二节 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估算海拔与相 对高度。 2、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教学目标】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判读坡的陡缓,学会读分层设色 地形图。(重点) 2、通过阅读等高线地形图,学会估算海拔和相对高度.(重点) 3、能在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重点) 4、能利用地形图解决生活中相关的问题。 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山脊和山谷(难点)、 【课时安排】2 课时 【教学方法】比较法、小组讨论法、读图分析法。 【教具准备】地图册、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展示几种地形类型图片: 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土地上, 珍藏着无数美丽而神奇的天 然艺术作品。有广阔无垠的 平原,有俊秀挺拔的高山, 有高低起伏的丘陵,也有风 吹草低现牛羊的高原,这是 物产丰富的盆地,同学们, 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 有高山、有低地。然而能够 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 海的地图,却是平面的。她 是怎样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 呢 ? 大 家 想 不 想 知 道 ? (板题) 观察几种基本地形类型图 感受祖国大好河山壮美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同时积极思考, 明确本课目标 优 美 的 图 片 并 充 满 激 情 的 导 语 , 可 在 最 短 时 间 内 调 动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和 参 与 意 识 , 让 整 个 课 堂 洋 溢 着 盎 然 的 生 机 , 弥 漫 着 动 人 的 芬 芳 , 让 本 来 枯 燥 的 地 理 课 也 可 以 变 成 求 知 的 天堂。 衔接过渡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差别通常用什么来表示? 重点强化 质疑解惑 板书:一、海拔和相对高度 教师展示图片: 1、检测学生课下预习情况 (1)两个概念: 海拔和相对高度 (2)读上图,完成下列要求。 甲地的海拔是----米, 乙地的海拔是-----米 甲、乙两地的相 对高度是 -----米。 (3)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 = 2、学以致用: 据测量,世界最高峰喜马拉 雅山上的珠穆朗 玛峰高度 8844.13 米 ,而生活在青藏 高原上的藏民却说珠穆朗玛 峰高度为 4000 多米? 同一个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 出现两个高度值? “珠穆朗玛峰高 8844.13 米”指的是什么高度? 而 青藏高原上的藏民说的穆玛 峰的高度是 4000 多米”则指 的是什么高度? 观察思考: 结合课本,观察图 2-2-1 海拔和相对高度图 生思考回答: 海拔:是指一个地点高出 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又称 为绝对高度。 相对高度:是指一个地点 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 距离。 1500, 500, 1000 甲海拔―乙海拔 思考回答: 海拔高度 相对高度 了 解 学 生 对 基 础 知 识掌握情 况 熟 悉 相 对 高 度 的 计 算方法培 养 归 纳 问 题能力。 使 学 生 明 确 由 于 起 点不同,有 海拔和 相 对 高 度 两 种 高 度 值。感受学 习 对 生 活 有 用 的 地 理 使 学 生 能够真 正掌握所 学知识。培 养学生的 纵向思 维的能力. 诱发情感, 培养积极向 上 的 人 生 观、价值观. 质疑解惑 3.拓展延伸: 你认为是什么一直吸引着人 们勇攀珠峰? 学生各抒己见 磨练人的意志,培养人的 吃苦精神,实现人类挑战 极限、征服自然的愿望等 抒己见 使学生明确 由于起点不 同,有海拔 和 相对高度两 种高度值。 感受学习对 生活有用的 地理使学生 能够真 正掌握所学 知识。培养 学生的纵向 思 维的能力. 诱发情感,培 养积极向上 的人生观、价 值观。 过渡衔接 通过你们的所见所闻,同学们你能说说哪五种地形及特征吗? 自主学习 1.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 本第 32 页,通过图片与 文字结合,找出五种不 同的地形类型,以及每 种地形类型的特点。 2.指导学生自己总结知 识点,填写表格: 结合讲解完成表格: 名 称 海拔 特征 山 地 较高 峰峦起伏, 坡度较陡 平 原 200 米以 下 地面广阔 平坦 丘 陵 较低 起伏不大, 坡度和缓 高 原 较高 地 面 起 伏 和 缓,边缘陡峻 盆 地 没 一 定 标准 四周高, 中间低 本 环 节 尊 重 学 生 的 自 主学习 权,培养 学 生 阅 读 能 力 分 析 归 纳 问 题 能力 过渡衔接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而地图是平面的,如何把高低起伏的地表特征比 较准确地在平面的地图上表示出来呢? 精讲解惑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师生互动 重点突破 板书:二、等高线地形图 1.引出等高线的概念?什么 叫等高距? 2.什么是等高线地形图? 3. 【课件演示】等高线的绘 制原理。 出示下图 4.指导学生总结等高线地形 图的特征: (1)同一条等高线上,海拔 是否相等? 1.把海拔相等的各点 连接成的线叫等高线, 相邻等高线之间的距 离叫等高距。 2.用等高线表示地表 高低起伏的地图叫等 高线地形图。 3.观察理解等高线的 绘制原理 (1)让学生观察等高 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 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 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 系,等高线的疏密与山 体坡度陡缓的关系. (2)(讨论归纳)等高线 数值大,海拔高;等高 线数值小,海拔低;等 高线密集;坡度陡;等 高线系稀疏,坡度缓。 结合左图: 找出山体中的山脊、山 谷、鞍部、陡崖等地表 形态发及两个山顶的 相对高度指的是哪部 分。 (1).相等 教 师 通 过 设 问,使得各学 习 小 组 成 员 相 互 之 间 进 行积极讨论, 让 同 学 们 对 “ 等 高 线 ” “ 等 高 线 地 形图”的相关 地 理 知 识 点 进行理解、认 知。 运 用 地 形 模 型 与 课 本 中 的 图 文 相 结 合 , 引 导 学 生,小组合作 逐 个 了 解 山 地 各 部 位 的 名称。 本 环 节 是 本 节 课 的 重 点 与难点,教师 通 过 反 复 的 指导与教学, 使 学 生 能 熟 练 掌 握 判 断 地 形 部 位 的 方法与步骤,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难点突破 重点突破 (2)相邻的两条等高线间, 高差事多少? (3)等高线密集说明坡--- 等高线稀疏说明坡______ 5、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图 2-2-4”,使学生了解基本的 等高线表示的地形部位及特 点。 6、【多媒体演示】教师出示 每种地形部位的图片,与学 生一起回顾、构建每种地形 部位的等高线判断方法。 (2).10 米 (3).坡陡, 坡缓 理解左图的含义 自主阅读课本,研磨每 种地形部位的等高线 特点。 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 等高线地形图,判断、 构建每种地形部位的 等高线特点,学会通过 等高线判断地形部位。 学 会 读 等 高 线地形图 让 学 生 自 己 总结,多给学 生创造机会, 通 过 学 习 的 成 功 感 受 学 习的快乐,学 生学得愉快, 老 师 教 得 轻 松。 拓展延伸 支你一招: 提醒学生要观察不同部位等 高线的海拔变化规律及其弯 曲方向与高度变化的关系来 辩认属于哪个部位。 学以致用: 哪里容易形成河流?在山区 下大雨时能不能往山谷部位 跑? (设问)我们可以利用等高 线来表示地表高低起伏,那 如何在地图上表示海底地形 的高低起伏状况呢?这就要 用到“等深线”,何为“等深 线”呢?此外你还知道哪些 等……线呢? 学生快速巩固记忆之 后,到黑板抢答自己最 熟悉的部位名称。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山谷 不能 认真观察、小组讨论, 得出结论:把水域中深 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 线,叫做等深线。用“等 深线地形图”可以表示 水域底部地形高低起 伏的状况。 培 养 学 生 对 知 识 的 自 主 归 纳 与 总 结 能力, 从“等 高 线 ” 引 出 “等深线、等 温 线 ” 等 知 识。 拓展提高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 1 ) 图 中 ① ② 的 海 拔 是 ______米。 (2)写出字母代表的地形名 称: A________ B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_ (3)分别沿图中①、②登山 有何不同? (4)那个部位容易有河流? (5)山顶的海拔大约是多少 合作交流,展示成果 (1)200 100 (2). A.陡崖 B.山谷 C.山峰 D.山脊 (3)① 线坡缓,省力; ② 线坡陡,费力 (4)B (5)400~500 米 进 一 步 提 升 学 生 解 决 问 题的能力,对 本节知识有 所升华。 衔接过渡 同学们,请看同一地区的两种不同的地形图。在绘有等高线地形 图上,按不同的高度或深度,着上不同的颜色,能够使得地表形态和 海底起伏状况清晰可见,这是什么地形图呢?它是用什么来反映地势 高低的? 追问与探 索 归纳总结 板书:三、分层设色地形图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能 够一目了然的看出我们最常 见的五种地形类型。这五类 地形判读时一般借助颜色进 行,那么蓝色的代表什么? 绿色的代表?黄色代表什么 ? 2.分层设色地形图有什么作 用? 3、(展示)“地形剖面”图 读课本 2-2-9 图:为了直观 地表示地面上沿某一方向地 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还 得用到“地形剖面图”。那什 么是“地形剖面图”呢?“地 形剖面图”是如何绘制的, 有何作用? 地形图的判读口诀 地形图,不难读,看好颜色 和标注; 向低突出是山脊,向高突出 是山谷; 分布密集是陡坡,缓坡分布 较稀疏; 高原平原都平坦,高低要靠 颜色辨; 坡度陡缓和高低,山地丘陵 来辨析; 沿着剖线作剖面,高低陡缓 特直观 结合课本图形,回答 海洋 平原 丘陵、高原、山地 可以了解某一地区的海 拔和相对高度,还能直观 地看出地势高低起伏的 大致趋势,识别出不同的 地形类型。 通过观察和小组讨论,学 生进一步认识:地形剖面 图是以等高线地形图为 基础转绘而成的。它是沿 地表某一直线方向上的 垂直剖面图。地形剖面图 可以直观地分析出地形 区某一直线方向高低起 伏状况 熟记口诀,加深理解 培 养 学 生 的 探 究 思 考能力,归 纳能力 初 步 认 知 “ 地 形 剖 面图”,为 下 一 步 研 究 各 “ 地 势”打下基 础。 口 诀 的 运 用,利于学 生 对 本 节 所 学 内 容 的 理 解 与 记 忆 、 巩 固,培养学 生 概 括 归 纳能力。 小结 【当堂达标】 1、时下流行的蹦极运动在( )部位进行。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陡崖 2、下列关于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山脊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 B、在山谷处,等高线向低处凸出 C、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D、等高线密 集的地方,地面坡度小 3、读右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 A 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 A、大于 260 米 B、小于 260 米 C、240 米—260 米之间 D、260 米—280 米之间 (2)、从图中______(B、C)坡登山至山顶 A 比较容 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陆地地形景观中该图表示的地形属于( ) A、山地 B、丘陵 C、高原 D、盆地 【教学反思】 《地形图的判读》这一节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本人创设 情景,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 究”教学法,充分利用助学,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学生只有积极动脑去讨论、探究、交流合作才能较好的完成学习内容。同时,在 课堂设置问题中,发现部分学生对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如:山脊、山谷……) 问题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细讲,要让学生多读多练、多写多画, 理解着记忆,逐渐对地理知识形成体系。 学生参与度高,并能适时点拨,学生学习效果较好,落实的也挺好。联系生 活中的地理、促进了本节学习目标的高效完成。如果时间充足的话,给学生一定 的课堂习题反馈,让学生在实践演练的过程中实现。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