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 通过收听天气预报,熟悉常用天气符号,能听懂天气预报并看懂卫
星云图。
3. 通过生活中空气现象,初步判定空气质量,并形成一定的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
1.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不同的天气现象
2. 识记天气符号,通过小小天气播报员活动掌握看图识天气基本知
识。
3. 通过阅读材料和图片,让学生学会关注空气质量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培养学生看懂天气的能力。
2. 生活中学会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关注空气质量。
二、教学重难点
1. 学会区分天气和气候现象
2. 能够识别天气符号
3. 会读风向和风级
三、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资料分析,角色扮演,启发诱导
四、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天气与生活
导入:展示四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它
们共同反映的什么现象
生:天气现象
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师:1.什么是天气?
2.我们通常怎样描述天气现象?
生:阅读第一部分内容,勾画并回答
(自主学习),并通过相关天气描述的
语句归纳天气的特点
师:通过启发诱导讲解天气和气候的
区别,并请学生进行判断。
展示图片,天气对交通,生活,农业,
军事的影响
师:我们获取天气信息的途径有哪
些?
将天气现象与生活
联系起来,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
增强学习的目的性
自主学习,培养归
纳概括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区分天
气和气候现象。
天气与我们的生活
密切相关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
地理,用于帮助我
生:天气预报,收音机,手机软件.... 们生活
看图识天气
师:播放天气预报的视频,并提出问
题:天气预报的依据是什么?
生:卫星云图
师:展示卫星云图,问:图中不同颜
色代表什么?
生:自主学习并回答
师:展示常用的天气符号,学生用 3
分钟进行识记,并进行检测
生:识记
师:播放介绍风向与风力的短视频,
进行讲解,并考察学生。
生:理解并看图识别风向与风级。
激发学生探究气象
科学的兴趣
理解卫星云图的表
示方法,增强对科
学的探究兴趣
掌握基本的天气表
示符号,对知识进
行落实
看图识天气 活动:通过活动“小小天气播报员”考察
学生对天气符号的掌握情况
学以致用,灵活运用所学
知识识别天气
关注空气质量
展示图片,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部分,找出
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
师:我们一般用什么来表示空气质量的优
劣
生:空气污染指数
师:空气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有什么关系
生: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指数越低,
空气质量越好。
展示图片和材料,学生讨论并回答对于造
成空气污染的秸秆燃烧和城市汽车尾气
排放,我们有什么治理措施?
师:进行归纳总结,我们要保护生活环境,
关注空气质量。
了解空气污染的来源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合作探究,进行讨论
并回答,学生养成保护空
气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
本节课学到哪些
知识
师:进行归纳总结 建立起知识架构
课堂练习 检验学生本节知识的掌握
情况
课后作业布置 复习并完成相关作业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