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在地图中找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以及首都。
2、能够根据气候类型图分析日本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重点了解日本
气候的海洋性;根据地形图描述日本的地形、地势特点、河流特点
3、能够将日本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有效结合,加深个自然环境之间的连续。
4、根据图文资料,了解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并能够分析其原
因,了解日本在防震抗震方面的有效措施。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日本的海陆位置、日本的自然环境和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难点:日本具体海陆位置、看图总结日本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特点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通过几幅两部日本动画片、寿司、生鱼片、和服几幅具有日本特色
的图片导入,引起学生兴趣。
(二)新授:
1、提升兴趣:
从学生对日本已有的印象入手,让学生充分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解释日
本。(提问:提到日本这个国家,你能想到哪些?)针对学生的踊跃回答在副板
书部分进行分类记录(主要讲自然部分)。提示自然环境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础,
本节课首先了解日本的自然环境。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学法指导:
通过对亚洲的学习,学生对如何学习一个地区自然环境已经有的初步的认
识,还需老师进行进一步的加深。(提问:学习日本的自然环境你认为应该从哪
些方面入手?)学生很容易忽略“地理位置”也属于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教师应
及时进行补充。地理位置的描述方式也有三种,在亚洲学习中也已总结,可让学
生回忆。后面的学习就从学生总结出的这几个方面分别展开,顺应学生的知识框
架。
3、地理位置:
回忆描述地理位置的两种方法: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给出日本在世界的
位置图,让学生通过指图,找到日本。进而思考日本的海陆位置,进一步清楚了
日本是我国重要邻国的原因。但要想对日本精确定位,还要知道日本的经纬度位
置。这一部分有一些难度,可让学生通过读课本上的日本地形图,小组合作找出
日本经纬度范围。讨论完成后,小组代表上前指图说出答案。老师给予适当纠正。
给出大洲大洋图,让学生简单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南
部)。进一步给出日本附近海域的具体地图,引导学生看图找出日本的临海,以
及隔海相望的国家,观察完成后,让学生上台指图,说出日本具体的海陆位置。
(在学生指图回答是,可提醒学生以“东临太平洋”“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俄罗
斯相望”这样的方式回答,注意纠正学生指图中的规范性。)给出东海海域中钓
鱼岛的位置,试探性的询问学生这是一个最近在媒体中经常提起的岛屿,以此来
判断学生对钓鱼岛的关心程度,向学生树立正确的观点:即便钓鱼岛离日本南部
岛屿非常近,但是它仍然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4、组成部分
给出日本地形图,让学生自己找出日本的组成范围,看看有几个主要的岛屿,
名称是什么?(预留 2 分钟)
师讲:主要有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还有一个懒户内海,接下来我们看
一下今天的重点,自然地理特征,首先看一下 PPT 上的分层设色地形图或地图
册上的都可以,概括日本的地形有什么特征?
5、日本的地形
通过日本分层设色地形图,观察中部以什么颜色为主?(黄色和褐色)这些
颜色一般代表什么地形?(山地、高原和丘陵)利用排除法(高原是面积较大的
黄褐色)总结中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且面积较大,而四周则以绿色平原为主,且面
积较小。
指导学生找出两大地形区——关东平原和富士山。展示两大地形区的图片。
(过渡)在展示富士山图片时,让学生观察富士山形状与我们平常看到的山
有什么区别?(富士山在形状上是圆锥形,顶是平的。是活火山)富士山是日本
最高峰,也是世界最著名的火山之一。在日本不仅有这一坐火山,共 270 多座,
占世界火山总数的 1/10。
6、多火山地震的国家
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学生已经比较清楚的了,这里主要让学
生回忆日本多火山地震国家的原因。给出世界板块运动图,让学生说出日本火山
地震多发的原因(日本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
发火山地震)。这一问题可提问成绩较差的学生,因为题目较为简单,可以起到
回顾知识的作用。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世界两大地震带,日本位于环太平洋地震
带。
7、海岸线特征
展示地形图,让学生观察总结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8、气候
给出亚洲的气候类型分布图,在图中很明显能看出日本以两种气候为主
——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从气候的分布来看与我国
东部地区相似,但是具体的气候特点却有着很大差异。
看表格或柱状图,思考:
(1)冬季,东京比北京冷还是暖?夏季呢?
(2)降水量,哪一个多?
(3)这说明日本的气候具有什么特点
(归纳总结) 东京和北京大致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冬季东京比北京温暖,
夏季比北京凉爽,且降水量比北京丰沛,这说明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
海洋性特点。
探究:日本东西部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东部太平洋夏季多雨,西部日本海沿岸冬季多雨(结合东亚季风,迎风坡,背
风坡讲解)
9、河流
小组合作: 给出日本的地形图,图中重点展示日本的河流,让学生带着以下问
题读图并找出答案:
(1) 日本河流在长度上有什么特点
(2) 途中有没有明显的内流区?
(3) 河流的落差如何?推测日本河流的流速如何。
小组展示后教师进行总结:日本多为外流区,河流从中部发源流入
四周海洋,河流较短,流域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通过流量大、
流速快这两点说明了日本河流水能资源丰富。
10.资源
展示日本资源进口比例柱状图,观察进口比例
(总结)日本大部分原料需要进口,而且进口的比例较大(90%以上)说明
日本的矿产资源严重缺乏。
渔业资源丰富(岛国,大渔场)
结语:
根据简单回顾本节课内容,主要学习了日本的自然环境,包括日本的位置、
组成,气候,河流,地形,以及火山地震对这个国家的影响,作为一个经济强国,
日本充分利用自己在自然环境上的优势,弥补不足。即便一直以来我国与日本之
间一直存在矛盾,但日本国仍然有很多值得我们惊叹和学习的地方。下一节我们
将带着对日本的初步了解,进一步探访日本。
板书设计:
一.位置、范围
纬度位置
1.位置
海陆位置
2.主要组成部分: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濑户内海
二.自然地理特征
①.地形
1 地形 ②.多火山、地震
③.海岸线曲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