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 2-14 页。具体教学内容包括亚洲和欧洲的位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阅读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过程与方法
本节主要采用“读图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归纳法”等教学方
法展开教学。在采用读图分析法时,要充分利用大量的数据、景观图片等资料
以及各种专题地图,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在读图、分析图
和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可以用对比的方法来分析亚洲和欧洲各种地理因素之间
的相同和差异之处,在老师引导学生分析亚洲的各种地理要素后,让学生以小
组合作的形式来学习欧洲的各种地理要素,以合作学习促进他们的自主探究精
神,培养学生对比、归纳和综合知识等方面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在本节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激发学生
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各种
地理事物的内在联系,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亚洲和欧洲的纬度位置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初中一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不够集中,
所以本节的学习要从兴趣入手,利用地图、资料、辅助图片、投影、录像、电
脑等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已经学习了半年的地理知识,已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性逻辑思维能力和
读图识图的能力,推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较弱,故本节课教师在各个环节要
尽力通过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来启发他们的抽象的逻辑思维能力,完成读图
识图——析图、总结规律——解决地理问题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本节教学需要选用地球仪、亚洲和欧洲的位置挂图、亚欧两洲的空白地
形投影图、亚欧两洲的位置图,他们的使用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从具体的表象
入手,丰富直观,是学生的好帮手。
2.向学生提供必要的纸片用来进行课堂贴图游戏。
学生准备
复习七大洲的位置及分界线、五带的划分、经纬线等方面的知识。
附: 学案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第 1 课时)
一、学习目标
1.结合地图记住亚洲、欧洲的海陆位置。(重点)
2.结合地图记住亚洲、欧洲的经纬度位置。(重点)
二、自读自学
(一)亚欧两洲的名称:【读第 2 页课文内容第一自然段,自学以下问题】
【自读知道】自读课文 1.2 两段知道亚欧两洲的名称来源及意义。
(二)亚洲的位置【读第 2 页课文内容第二自然段,思考以下问题】
1.亚欧大陆: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 洲,它与 洲的陆地相连,形成了
大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陆。
2.亚洲的海陆位置:【读第 2 页图 1—1 以及右图,找出以下内容】
亚洲东临① 洋,西邻② ,南临③ 洋,
北临④ 洋.东隔⑤ 海峡与 ⑥ 相望,
西南以⑦ 运河为界与非洲相邻。
3.亚洲的经纬度位置(半球位置)
(1)半球位置:【读图 1—1 及右图】
①从南北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北回归线穿过亚
洲的⑧ 半岛(世界最大的半岛)和⑨ 半岛。
②从东西半球看,亚洲主要位于 半球。
(2)纬度位置:亚洲北部深入 内,南部延伸到 。
(三)欧洲的位置:【读第 2 页图 1—1 及右图,自学以下内容】
(1)欧洲面积约 1000 万平方千米与 (国家)陆地面积差不多。
(2)海陆位置:欧洲西临 A 洋,北临④ 洋,东邻 B ,南临⑩ 海.
海岸线 。
(3)纬度位置:欧洲绝大多数位于 (东西)半球;全部位于 (南北)半球。
三、课堂练兵
1.世界上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洲是 ( )
A.非洲 B.北美洲 C.南极洲 D.亚洲
2.亚洲的半球位置是位于 ( )
A.西半球、南半球 B.东半球、南半球 C.东半球、北半球 D.西半球、北半球
3.读“亚欧大陆”图,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
纬线:A B C
海洋:D E F
G H S 。
大洲:M N R P 。
洲界线:亚欧两洲① 山脉, 河
② 山脉 ③ 海峡
亚洲和北美洲④ 海峡
亚洲和非洲⑤ 运河
欧洲和非洲⑥ 海峡
二、解读目标:说出你对学习目标的认识。
三、通过预习你的疑惑点是什么?写在下面:
四、构建本节知识网络。
课内探究
读课本第 6 页,说出欧洲地理位置、地形的特征及形成的原因。
我的收获或疑问:
【有效训练】
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1.导入新课。 1.复习导入。
2.出示地图,指导学生分析亚洲的海
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2.分析欧洲地图,归纳出欧洲的海陆
位置和纬度位置。
一、亚洲和欧洲的位置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提问导入:亚洲是我们生活的大洲,
欧洲是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大洲,让学生
说出他们所了解的亚洲和欧洲各方面的知
识。
2.指导学生利用地图分析学习本节的
主要内容——亚洲的位置(包括海陆位置
和纬度位置)
(板书:一、亚洲的位置)
3.指导学生分析位置应从纬度位置和
海陆位置两方面入手,让学生分析说出亚
洲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分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加深对位置
这部分知识的了解。
①根据纬度位置判断亚洲所跨温度
带。
②根据经纬度说出亚洲的半球位置。
③根据地图说出亚洲和欧洲、亚洲和
非洲、亚洲与北美洲的洲界线。
4.教师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理位
置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两方面进行
分析。
(板书:1.海陆位置 2.经纬度位置)
5.根据学习亚洲位置的方法和步骤,
让学生自己分析欧洲的位置。
(板书:3.欧洲的位置)
7.采取小组竞赛的方法,完成教材第
4 页活动的第 2 题,教师要对竞赛的过程和
结果做出鼓励性的评价。
1.“说一说”,让学生说出他们所了
解的亚洲和欧洲各方面的知识。
2. 各组学生参照地图画出一幅包括
亚洲简图。要画出三条线:66.5°N、23.5°
N、0°的位置。标出濒临的海洋。
3.分组讨论
寒、温、热三带。
跨东西两半球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高加索山脉、
黑海海峡、苏伊士运河 白令海峡
4.课堂提问小结:了解一个大洲的地
理位置可从哪几方面入手?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5.讨论总结出欧洲的地理位置,每个
小组简单汇报。
【本课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了解亚洲和欧洲,掌握了学习一个大洲的自然地理概况的基本过程,如何确定一个
大洲的位置?这对我们认识大洲将非常有用。
【板书设计】 第一章 第一节 亚洲和欧洲
一、 亚洲的位置
1. 海陆位置
2. 纬度位置
3. 欧洲的位置
亚洲和欧洲的地理位置课堂实录
环节: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
时间:开始—17:15
师:上课。
生:起立,老师好!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很多的地理知识,下面问你们几个问题。
1.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的是______,它与_______洲的领土相连?
生:亚洲、欧洲。
师:2.亚洲和欧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_?你能在地图上找出来吗?
生:苏伊士运河。(学生大笑)
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峡。
师:把课本翻到第 2 页上有一个亚欧大陆图,你能不能把刚才说的这些分界线从图上找出来。
生:能。学生在图上找。
师:找一位同学上黑板指图。
生:学生上黑板指图。
师:图不是很清楚,但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的地理事物把它找出来。我已经把亚洲和欧洲标出来了。
乌拉尔山是最北边的一条山脉,乌拉尔河流入一个湖泊是________。
生:里海。
师:所以在里海这儿是乌拉尔河,然后在里海、黑海之间有一个山脉叫什么?
生:大高加索山脉。
师:里海、地中海有一个海峡。
生:土尔其海峡。
师:好!不错。这是亚洲欧洲的分界线,那么我们这节课看看应该学会那些东西?
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
怎样换算地球上不同地点的时间。
生:学生记笔记。
师:学完这节课后,看你是不是都能够解决了。关于第一个问题,我想看看同学们的智慧。看到课
本第二页图上,刚才亚洲欧洲已经分开了,首先四人一组把亚洲找出来。如果让你来描述亚洲的地理位
置,你想想你应该从那些方面来描述,四个人发挥你们的集体智慧,看哪一个小组总结得最完整,总结
得最好。
生:小组活动。
师:教师巡视指导。(3 分钟)
师:哪个小组来发表意见,你怎样描述亚洲的位置。
生:地跨寒温热三带,北部有北极圈、南部有赤道穿过,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
东北为非洲,西方为欧洲。
师:东北方是非洲吗?
生:西南方。
师:对,西南为非洲。还有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是怎样来描述的。
生:具有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师:这是位置吗?
生:……
生:在 30°N—60°N、60°E、90°E、120°E、150°E 穿过的大陆上是亚洲。
师:我听出来你是想从经纬度上描述亚洲的位置,但是从经纬度上你不能这样来描述一个大洲的位
置,应该怎么来说。
生:位于赤道以北、北极圈以南、30°E 以东、180°E 以西。
师:应该把它东南西北这四个方面的经纬度先找出来,然后再确定它的经纬度位置,不能像刚才那
个同学说的在那条线经过的大陆上,经纬线都是有度数的,你可以找它最东最南最西最北的经纬线,那
么我们从经度上来看亚洲跨哪些经纬度,刚才有一个同学已经描述过了,亚洲的最南边经过一条非常特
殊的纬线_____。
生:赤道。
师:亚洲南边到达赤道以南,在北边有一条非常特殊的纬线________。
生:北极圈。
师:那么亚洲的领土跨北极圈以北,就是说南到赤道以南,北到北极圈以北,它所跨的纬度是比较
大的;再看它的经度,最西边大约在_____上。
生:30°E。
师:最东边在 。
生:180°。
师:描述亚洲的经纬度位置:纬度 0°—70°N 经度 30°—180°。除了我们可以从经纬度角度确
定一个地方的经纬度位置,还可以从哪些方面确定?
生:海陆位置。
师:对,还可以从海陆位置来描述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那么亚洲的海陆位置是怎样的呢?(边指
图边问)亚洲东面临着________,南面临着________,西面临着________,北面临着________,亚洲和
非洲的分界线是________。
生:太平洋,印度洋,欧洲,北冰洋,苏伊士运河。
师:除了海陆位置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来确定他的位置。
生:温度带、半球。
师:对,亚洲位于 0°—70°N,位于_________半球,经度在 30°N—180°E 之间,大部分位于_____
半球,还记得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吗?
生:20°W—160°E。
师:我们在描述一个大洲的位置时可以有很多方法,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从经纬度、海陆位置来描述
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刚才通过亚洲地理位置的学习了解怎样描述一个大洲的地理位置。下面再看另一
个大洲——与亚洲相似的欧洲,请你自己看书来描述欧洲的地理位置,看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
生:自学课本。
【简要说明】
这一环节的教学意在让学生 “温故而知新”,通过学生已有的经纬线、和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
位置关系等地理知识来描述亚洲的地理位置,另外,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互相帮助解决欧洲的地
理位置,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评析及建议】
这一环节总的来说,目标基本上达到了,只是在一些细节上存在瑕疵。好的方面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指导学生迁移,进行探究非常好
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课堂中,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能够指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如学习完“亚洲的地理位置”
这一部分,老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因而把学法迁移到欧洲的地理位置。
二、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教学非常好
让学生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学习,经过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
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
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和感知而提出的问题,既能使学生在兴趣和视野范围内,从多角度、多侧面开拓
思路,充分利用已知信息进行比较、分析,使知识得到迁移;又可使学生从某一基点出发,寻求变异,
进行发散性联想。通过小组讨论,组内互助,解决大部分的“难”题。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
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
践中学会学习。这方面教师在课堂中也处理得很好。
另外,综合这节课的情况,本人还提出几点建议。
一、导入部分过于苍白
这一环节的导入太直接,不能够很好地起到作用。一节课好的开始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
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正课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情境营造,激发兴趣是导入的重要作用,地理教
学中的情境营造不仅在于提供刺激物,增强气氛,还在于地理学习需要熏陶感染。我觉得利用亚洲、欧
洲的奇趣奇闻来引入更好一些。
二、要加强学生学习地理的方法的指导
这一环节给学生的指导太少,我认为一开始要先教给学生学习一个大洲应从哪几个方面(包括大洲
的位置、地形、气候、河湖、人口与国家、资源与经济等)来进行分析比较好,学生在掌握了学习步骤
后,就可以自主的学习任何一个大洲,而不至于茫然无所适从。所以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很重要。
三、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太少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缺乏积极性评价,致使课堂沉闷,学生不够积极。良好的评价有利于学生的参
与性,这样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对于学生回答错误时要给予适当的鼓励和指导。这样,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构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鼓励学生积极
参与互动,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反馈矫正较少,学生不能很好地巩固应用
有效的考评能使教师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以
便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为了检测补救措施是否有效,必须辅助相关的练习题或检测题,以验证学
习效果。应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举一反三”,初步具有知识迁移的能力;引导学生提高认识的广度和
深度,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在课堂中的问题要允许学生出错误,
如果学生回答错了,应先让其他同学帮助补充,然后教师再纠正,这样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
五、教师语言不够规范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语言过于罗嗦,有些答案没有必要重复。语言的规范,有利于学生思路的清晰。
对于答错的学生,教师不能任由其他学生的耻笑,而应恰当的处理。
【个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