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
- 1 -
7.5 极地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通过地图说出说出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重点)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
3.举例说明极地地区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难点)
4.了解两极地区是科学研究的宝地,理解人类对两极地区的科学考察,加强两极地区的环境意识。
【知识要点】 (展示要求:先点地图教全班读 2 次,再点地图让全班读出)
展示安排:一 1 2 二 3 三 4 5 6 四 7 8 五 9 10 六 11 12
南极 北极
1.地理位置 __以南的地区 __以北的地区
2.海陆分布 核心是南极大陆,周围被三大洋环绕 核心是北冰洋,周围被三大洲环绕
3.气候特点 酷寒、 干燥、 烈风 寒冷,大部分洋面长年冰冻
称号“世界淡水资源库”“寒极”“白色荒漠”“风库” “黄金水道”
4.纬度位置 高纬 高纬
5.年均气温 -30℃ -18℃
6.海拔 高 低
7.代表动物 ____ ____
8.中国科考站 长城站 中山站 昆仑站泰山站 黄河站
9.矿产 煤、铁、石油 石油、天然气
10. 平均海拔最高的大陆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
11.环绕北冰洋的大陆有 、 、 。
12.环绕南极大陆的大洋有 、 、 。
【梳理提升】
13.看课本 P49 活动题,归纳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①北极自然环境特点:
②南极自然环境特点:
14.看课本 P46 图 7-5-1 和 P47 图 7-5-2,找出极地地区的矿产资源。
①北极的矿产资源有:
②南极的矿产资源有:
15.全球变暖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危害呢?
【达标反馈】
16.南极地区是一个自然资源的“大仓库”,地上储存着大量的 ( )
A.煤炭资源 B.生物资源 C.固体淡水资源 D.铁矿资源
17.下列按地球自转方向围绕南极洲的大洋,正确的一组是( )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编号:
- 2 -
18.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是( )
A.南极洲、北冰洋 B.亚洲、太平洋 C.大洋洲、印度洋 D.北美洲、大西洋
19.北极因纽特人住冰屋的原因是( )
A.因纽特人特别耐寒 B.是为了体现居民特色
C.建冰屋是因纽特人适应环境的结果 D.因纽特人喜欢标新立异
20.七大洲中,大部分地区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的洲是( )
A.亚洲 B.欧洲 C.南美洲 D.南极洲
21.下列科学考察站中,位于西半球的是( )
A.长城站 B.东方站 C.中山站 D.和平站
22.七大洲中,离南极洲最近大洲是( )
A.大洋洲 B.非洲 C.亚洲 D.南美洲
23.中国的“雪龙号”考察船到北冰洋考察,走最近的航线,经过( )
A.马六甲海峡 B.好望角 C.白令海峡 D.直布罗陀海峡
24. 中国的“雪龙号”考察船到南极洲考察,最好选择( )
A.6 月 B.7 月 C.5 月 D.1 月
25.当北京处在高温多雨的季节时,在北极地区我们一定能看到( )
A.极昼现象 B.极夜现象 C.极光现象 D.太阳直射现象
【课堂小结】
南极地区: 南极圈以南,包括南极大陆和周围海洋
自然环境: 酷寒、烈风、干燥
矿产: 煤、铁、石油
生物: 企鹅
北极地区 北极圈以北,以北冰洋为核心,包括周围陆地和岛屿
自然环境: 终年冰雪覆盖,气温比南极地区高,降水少
矿产: 石油、天然气
生物: 北极熊
科学考察
极地保护 人类排放含氟气体→使极地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危害动植物→办法:不使用旧式冰
箱、空调。
人类排放二氧化碳→使全球气候变暖→使海平面上升,许多陆地消失→办法:植草
种树,加强环保
【作业布置】
《练习册》P23-24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