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案
一、课 题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二、课 时 第一课时(自然地理)
三、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
2.知道动植物和气候的密切联系。
过程方法
本节课以板书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力求让学生对所学的区域
有较强的亲近感,尽量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主动
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
价 值 观 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地理的眼光看世界。
四、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掌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位置、地形、气候
教学难点
通过对本区气候特点的分析,了解非洲动物的迁徙原因和路
径。
五、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1、位置与范围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部分
① [导入]展示一张“饥饿的苏丹”的照片,
并讲解照片的来源及其寓意,来进入今天
的学习主题。
② [显示]地图“非洲大陆在世界的位置及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并让学
生回忆相邻的大洲和大洋。
[显示]非洲大陆轮廓图,让学生找到本
区最关键的纬线:赤道、南回归线、北回
归线;经线:本初子午线,并在课本上描
绘出来。并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纬度
特点。
请学生在课本的地形图上找到撒哈拉以南
吸引学生好奇心和注
意力,为接下来的学
习做一个铺垫。
让学生对非洲有宏观
上的认识,了解撒哈
拉以南的非洲在世界
版 图 上 的 位 置 和 范
围。
2
2、地形——以高原为主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
倾斜
主要地形区,并在自己的课本上标注出来,
教师一一进行讲解,再引导学生观察分层
设色地形图,一起归纳总结本区的地形和
地势特征:,以高原为主,地势由东南向西
北倾斜。并让学生归纳在自己的课本上。
① [教师提示]参照图 6-2-8“非洲气候类
型分布”,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气候分布有
什么特点?
[学生]有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以
赤道为中心,南北半球对称分布。
② [教师]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
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
的方式了解非洲的地
形地势,能把课堂还
给学生,让学生成为
学习的主人。
结合图片,能让学生
3
3、气候(回顾)
热带草原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
地中海气候
不同的。热带雨林全年高温多雨,植被茂
盛,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寸草不
生,沙漠广布,而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
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
季枯萎,并展示热带草原气候不同季节的
景观图。
③ [承转]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有大面积
的热带草原分布,而且,非洲幅员辽阔,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较少,所以动植物
非常多,被称为“天然的野生动物园”。
[展示]展示金合欢树、波巴布树的图片,
简单介绍它们的生长环境和习性。均有喜
温、耐旱的特点,说明和生长环境的关系。
介绍斑马、长颈鹿、狮子、非洲豹、非洲
象等野生动物。并让学生思考这些生活在
热带草原的野生动物为什么都善于奔跑?
这与他们生活的环境的气候特点有什么关
系?
[学生]讨论
[学生]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
季,因而,野生动物只有奔跑能力强才能
在干季时迁徙到热带雨林边缘水草肥美的
地方继续生存。
更加直观的感受到热
带草原气候的干季和
湿季的景观差异,
动植物的图片展示能
吸引学生的兴趣,引
导学生思考动植物的
生存与地理环境之间
的关系,进而得出非
洲野生动物迁徙的原
因。
4、随堂练习
学生完成课本 37 页的活动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对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的地形和气候等知识
有一定的了解,通过
练习题的巩固,加强
对 知 识 点 的 应 用 能
力。
4
六、板书设计: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