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七下第七章 第五节 极地地区
【 课 型 】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
置的特点.
●了解极地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
【教学目标】
1、阅读地图说出南、北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说出极地地区位置的特殊性。
(重点)
2、运用图文资料认识极地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重点)
【教学模式】 “自学、互动、反馈”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方法】注重引导自主学习、读图分析,情境教学及直观演示。
【学法指导】 将学生分组,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学、读图、讨论等方式进行
合作探究与交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境
导入
新课
课件展示:
(板书课题,出示目标)
导入:你知道这两种动物主要生活在
什么地方?
通过图
片,激发
学生浓厚
的学习兴
趣,调动
学生的学
习积极
性。
明确本节
的主要学
习任务。
自
主
学
习
探究一 极地地区独特的地理
位置
读图,运用描述大洲的地理位置的方
法,描述本区位置(海陆位置、纬度
位置),并作简要评价
(自主学习) 通过观
合
作
探
究
北极地图
南极地图
归纳小结:(见右面的表格)
观察极地地图,自学完成活动:
1、 在北极地图上找出:北极点、北极
圈、北冰洋及周围的大洲。
2、 在南极地图上找出:南极点、南极
圈、南极大陆及周围的大洋。
3、 北极圈穿过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是
4、 讨论交流:北极和南极地区地理
位置的特殊性
根据老师的点拨补充自己没有认识
到的地方。
北极地
区
南极地
区
范围
位置
中心海陆分
布
周围大洲或
大洋
察、比较,
培养学生
的动手操
作、动眼
观察能
力。
培养学生
学会用
图,通过
地图获取
地理信息
的能力及
学生之间
相互交流
能力、协
作能力。
培养学生
归纳、总
结问题的
能力。
衔接
与过
渡
在极地考察,科考队员为什么需要戴上特制的眼镜,还要穿上雪地靴?接下来我们就
来学习极地特殊的自然环境。
自
主
学
习
合
作
探
究
探究二 极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
南极冰山
白色沙漠
(自主学习)
看图并阅读教材,完成下
列问题。
1、 南极大陆平均海拔 235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
的大陆,冰层的平均厚度
大 2000 多米,素有
“ ”。
2、 南极地区年平均气温达
-30℃,被称为世界的
“ ”;年平均降水量
小于 50 毫米,被称为
“ ”;这里还是世界
上风速最大、风力最强劲
的地区,被称为世界
“ ”。
通过学生
的主动自
主学习既
培养了学
生的自主
学习能力
又培养了
学生自学
学习,读
图析图获
得知识能
力。
南极的风
德国南极诺伊迈尔考察站
追问:
1、为何有人将南极称为
“白色的沙漠”?
2、南极洲降水少,为何有
巨厚的冰层?
思考:
极地考察站的房屋,为什么会
这样设计?
(1)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
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
小,且多为双层玻璃,玻璃夹
层几乎为中空。
(2)房屋地基很深,下面为
立柱,房屋通常高出地面 1-2
米。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还
设有天窗。
(合作探究)
结合教材及北极熊和企鹅的
对话,归纳极地地区的自
然环境特点。
引起学生
深入思
考,进一
步加深学
生对独特
自然环境
的认识
通过北极
熊和企鹅
形象的对
话,比较,
激发学
生学习
的兴趣,
同时培
养学生归
纳、总结
极地地区
的自然环
境特点。
我们这里非常寒冷,大
部分地区常年冰冻 我们这里那才叫酷寒
呢,如果把一杯水泼向
空中,落下来的时候就
会成为一片冰晶。
我们这里的风能
杀人,沿海风速
可达每秒 100
米,相当于 12
级台风的 3 倍。
我们这里的
干燥程度与
非洲的撒哈
拉沙漠不相
上下。
我们这里经常刮大风,
有时一刮就是一整天。
我们这里
一年的降
水量只有
200 毫米。
归纳小结:
南极气候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大部分地区终年寒冷,但是不如
南极那么酷寒,降水比南极大得多。
因纽特人的房屋:雪屋
因纽特人与驯鹿
承接:两极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不仅塑造
了它们独特的自然环境,也使两极地区在未
来交通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
追问:
南极有常住居民吗?北极有
常住居民吗?如果有,是
人,以 和 为生。
(合作探究)
结合课本 p48 思考中的两则
资料,讨论北极地区对未来交
通的重要性。
通过对北
冰洋沿岸
居民因纽
特人的照
片及生活
方式的介
绍,解释
了学生对
恶劣环境
下有没有
人类生存
的疑问。
构建
与梳
理
下面我们一起来通过构建思维导图来梳理本课所学知识。
师生共同边回顾边板书并理清知识之间的关系。
方法
本节课进行
总结与归
纳,既让学
生对所学知
识进行了梳
理,形成知
识体系;又
对学习方法
进行了归
纳,构建学
习方法体
系,提升地
理思维品
质。
两
极
地
区
位置
范
围
独特的自然
环境
北极:北极圈以北的地区
南极:南极圈以北的地区
北极:以北冰洋为核心,周围被三
大洋环绕
南极:以南极大陆为核心,周围被三
大洲环绕
气候
特有动物
南极:酷寒、干燥、烈风
北极:不如南极地区酷寒,
降水比南极地区
北极:北极熊
南极:企鹅
【当堂达标】
一、选择题
1、关于南极洲气候的正确叙述是 ( )
A.南极洲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烈风
B.南极洲比北极降水丰富
C.南极洲气候酷寒的主要原因是覆盖着很厚的冰层
D.每年 4~10 月为南极的暖季
2、下列关于南极洲自然地理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从南极洲任一位置来看,世界其他大洲均位于南部
B.南极洲大陆被冰雪覆盖,没有裸露的地面
C.世界气温最低的地区是南极洲
D.南极大陆没有动物存在
3、关于北极地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中心大洋是北冰洋 B. 北极地区是大陆
C. 企鹅是北极地区的象征 D. 北极地区中心大洋是太平洋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终年寒冷的地区
B.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都是地球上的“风库”
C.南极地区比北极地区寒冷,但降水量比北极地区大
D.南极地区由于降水量大,才形成了巨厚的冰层
5、.难于在北极地区看见的动物是( )。
A. 企鹅 B. 海豹 C. 鲸 D. 驯鹿
6、.被称为“白色沙漠”的地区的是( )。
A. 北极地区 B. 南极地区 C. 撒哈拉大沙漠 D. 塔克拉玛干沙漠
7、.中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的名称是( )。
A. 长江站 B. 长城站 C. 中山站 D. 黄河站
8、站在南极点上看方向,四面八方都是(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9、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
A.亚洲 B。南极洲 C。北美洲 D。大洋洲
二.综合题
1.读“南极地区图”,回答问题:
⑴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A 洋;B 洋;C
洋;D 洲;E 洲。
⑵我国建立的科学考察站:
F ,G 。
G.
⑶在图上画出地球的自转方向
A
D
GF
E
C
B
2.读北极地区地图并完成以下各项:
(1)将代表以下海洋的数字填入图中.
①大西洋 ② 太平洋 ③ 北冰洋
(2)将代表以下大洲的数字填入图中。
④亚洲 ⑤北美洲 ⑥欧洲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两个优点:一是本节课通过图片和一些文字资料,图文并茂
的从极地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两个方面使学生深刻理解极地独特性。二是通过这一课的学习
进一步让学生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地理的读图能力和通过图文分析问
题、归纳问题的能力。通过一些资料的提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增大了课堂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