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回顾】
1、巴西位于 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是 ,东临 洋。
2、巴西主要包括 和 两个地形区,气候类型分别是 气候
和 气候。
3、巴西城市和人口集中在 ,首都 ,位于高原的主要原因是
。
【学习目标】
1、在世界地图上指出美国的位置,说明美国的领土构成,在美国地图上指出首都所在的位置。
2、利用北美洲地形图上说出美国主要地形区、概括美国的地势特征。
3、分析影响美国气候的因素,说明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4、指出美国主要河流,湖泊的位置,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5、分析美国工农业发展的优劣条件。
6、知道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种族构成复杂,例举多样的文化。
(重点)
1、美国的领土构成及其地理位置。
2、美国农业专业化地区的名称、位置、成因。
3、美国种族构成与多元化。
4、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难点)
1、明确美国农业带的分布于地形、气候的关系,理解主要农业带的成因,树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观念。
(课时安排)二课时
【自学精讲】
一、导入新课
美国国旗被称作“星条旗”,你明白上面的含义吗?
二、板书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情境
(一)自主学习
1、阅读课本 P88-90,了解美国的位置及其领土组成。了解美国的地形、气候、民族及种族构成。完成随堂
笔记一
2、阅读课本 P91-P92,了解美国的经济发展,本土农业带和农业区的分布。完成随堂笔记二
3、阅读课本 P92,知道上个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生的变化。完成随堂笔记三
随堂笔记一:移民国家与多元文化
1、美国海陆位置:东临 洋、西临 洋、南临 湾、北与 接壤。
2、美国领土组成:有本土 州和 州及 州组成
3、美国是个典型的移民国家,美国的土著居民是 人。
随堂笔记二:现代化的农业
1、美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很高。农业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实现了 、 、和 。
2、美国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条件及国外市场的需要,实现了农业区域化生产,形成多个专业化的农业带:
A、西部地区地势高,气候干燥,地广人稀,草场广布,成为 。
B、墨西哥湾沿岸热量充足,是美国著名的 区。
C、中部平原地势平坦,春夏气温高,适合种植 。
D、五大湖沿岸气候冷湿、不适合种植农作物,但适合牧草生长,适合发展 业。
E、西北部地区雨量适中、土壤肥沃,成为 区。读图 8-6-4 完成。
随堂笔记三:引领美国制造业的高新技术产业
课题 第八章 不同类型的国家 第六节 美国
1、美国本土东北部的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地区是 区。
西部和南部成为 、 、 等为主的新兴工业区。
2、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由 20 世纪 50 年代的 等三大支柱产业向 90 年代的
转变。
3、美国最大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 ,被称为“ ”。
4、美国首都: ;最大城市: ;汽车之城: ;
5、唐人街是指: 、 、 。
(二)教师精讲
问题 1:外来移民的大量移入,尤其是科技移民的移入给美国经济带来什么影响?给移出国带来哪些影响?
你如何看人才外流现象?
问题 2:美国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地形、河流、气候三方面说明)适合发展农业?美国农业生产的特
点有哪些?
【课堂小结】
【课堂练习】
移民国家
美国
多元文化
世界经济最发达的超级大国
世界最大的农业国 世界最大的工业国
现代化的农业
农业专门化和现代化
北温带 平原面积广大
传统制造业发达 高新技术引领
技术先进 门类齐全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