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的金属(铁、铝等)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3)了解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防止金属锈蚀的简单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让学生了解练铁的原理,使学生认识化学原理对实际生产的指
导作用。
(2)通过对某些含有杂质的物质的计算,使学生把化学原理、计算和生产实际
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我国古代练铁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悠久历史,激发学生的爱
国热情。
(2)通过对废弃金属对环境的污染,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认识回收利用废旧
金属等金属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通过对矿物可供开采的年限的介绍,让学生产生金属资源的危机意识,更
让学生懂得要保护金属资源。
【教学重点】铁的冶炼,以及有关铁的锈蚀以及防护的“活动与探究”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中有关杂质问题的计算,以及对铁的锈蚀防护的“活动
探究“的结论的辨析归纳,从而得出铁生锈的条件,以及防锈的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内容为常见矿石的图片、我国钢铁冶炼厂的简介、一
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模拟演示、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例题讲解幻灯片等);
金、银戒指;镊子;酒精灯;火柴、生锈的铁锁、因锈蚀穿孔的铜壶、长期未用
的菜刀、几段生锈的铁丝、不能用的水龙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
前
准
备
发动学生课前查找金属资源
的有关资料:矿物标本、实
物照片、图表、有关金属资
源的文字描述等。
学生课前准备,搜集
材料。
让学生通过多种
途径收集资料,
培养学生的资料
收集的能力。
导
入
新
课
小组分别展示收集的资料。
(过度)金属资源是不是取
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呢?我们
今天就来学习金属资源的利
用和保护。
学生展示材料,交流
信息,讨论、小结:
我国矿物储量种类
齐全。在所有的金属
中,含量最丰富的是
铝,而提取量最大的
是铁。
展 示 收 集 的 成
果,培养学生的
兴趣;激发学生
的学习热情。同
时 营 造 一 种 宽
松、民主的学习
氛围。
媒
体
实
验
相
结
合
、
原
理
实
际
相
联
系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提
取量最大的是铁,那么铁是
如何从铁矿石中冶炼出来的
呢?
〈多媒体展示、介绍〉
1.我国古代炼铁图——了解
我国炼铁的悠久历史
2.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的
发展——上海宝山钢铁公司
炼铁高炉;为纪念 1996 年中
国钢产量突破 1 亿吨而发行
的邮票。
观看多媒体展示的
图片,了解我国炼铁
的悠久历史,知道我
国钢铁工业的迅速
发展。
利用多方面的材
料,激发学生的
爱国热情。培养
学生的民族自豪
感。同时设置了
一个悬念:钢铁
是怎样炼成的?
激发了学生的求
知欲望。
实
验
探
究
〈设问〉人们是如何把铁矿
石炼制成铁的呢?
〈演示实验〉P17 页—一氧化
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
〈小结〉
1.炼铁的原料:铁矿石、焦
碳、石灰石。
2.炼铁原理: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观察实验,描述现
象,思考原理,完成
化学方程式。
由设问把学生心
中所思明朗化,
给了学生一个明
确的求知方向。
联
系
应
用
〈过渡〉在实际生产中,所
用的原料或产物一般都是含
有杂质的。因此,在实际生
产中必然会涉及到杂质的计
算问题。
〈例题〉用 1000t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
炼 出 含 铁 96% 的 生 铁 多 少
吨?
(解题过程见板书设计)
学生思考:铁矿石、
生铁、钢等物质是纯
净物还是混合物?
思考含有杂质的物
质如何来进行计算。
归纳解题思路
通 过 例 题 的 方
式,把化学原理、
计算和生产实际
紧密地结合在一
起,使学生活动
成 为 有 机 的 整
体,有利于学生
主动参与学习。
〈教师小结〉
解题思路:有关化学方程式
的计算都是纯物质的计算,
要把含杂质物质的质量换算
成纯物质的质量。
完成整个解题过程。
学生练习
在解题过程中培
养学生严瑾的思
路,严瑾的解题
格式。严瑾的学
习习惯。
课
堂
小
结
学完本节课,你应该知道了
什么?
学生思考、讨论并回
答。
学完本节课,让
学生有时间再整
理本课题内容,
使 知 识 形 成 脉
络。
【巩固练习】
1、某赤铁矿含杂质 25%,那么 400 吨赤铁矿中含三氧化二铁多少吨?
2、含碳酸钙 75%的石灰石 100 吨,高温煅烧后,可得氧化钙多少吨。
3、实验室欲制 6 克氢气,需含锌 97.5%的不纯锌多少克?
4、含三氧化二铁的质量分数为 80%的铁矿石 1000 吨,可炼出含杂质 5%的生
铁多少吨?
5、要生产 5.6 吨氧化钙,需含杂质 20%的石灰石多少吨?
【作业】 P22---3、4、5
【板书设计】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一课时)
一、铁的冶炼
1.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
2.设备:高炉
3.原理:3CO+Fe2O3
高温 2Fe+3CO2
现象:红色变黑色,石灰水变浑浊。
二、涉及到杂质问题的计算
例题:
解:1000t 赤铁矿石中含氧化铁的质量为:
1000t×80%=800t
设:800t 氧化铁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为 x
3CO+Fe2O3
高温 2Fe+3CO2
160 2×56=112
800t x
160/112=800t/x
x=560t
折合为含铁 96%的生铁的质量为:
560t÷96%=583t
答:1000t 含氧化铁 80%的赤铁矿,理论上可炼出含铁 96%的生铁 583t。
(第二课时)
设
问
导
入
〈导入〉大家知道吗?我们每
年要向自然界索取大量的金
属矿物资源,然而,每年因腐
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和材料
相当于年产量的 20%—40%!
防止金属腐蚀已成为科学研
究和技术领域中的重大问题。
学生阅读 P18 页最
后一段内容。
一 个简 单设 问和
一个具体数字,将
学 生思 维带 入了
金 属资 源的 保护
中来。让学生清楚
地 认识 到金 属资
源保护的重要性。
设
计
实
验
方
案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探
讨“铁生锈的条件”实验设计
方案,鼓励学生多动脑筋设计
出多种方案,以小组或个人等
方式活动,认真做好观察记
录。
学生讨论,设计实
验方案,并于课前
完成实验。
让 学生 再次 体验
进 行科 学探 究的
步骤:猜想与假设
—设 计实 验—进
行 实验— 观 察现
象—解释与结论。
展
示
结
果
、
归
纳
辨
析
〈汇报实验方案〉
〈汇报实验现象〉
〈归纳辨析实验结果〉
〈引导分析〉每个小组的方案
的优劣。挑选出一个比较完美
的实验方案。
〈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见板书设计。
由各小组代表汇报
实验方案;展示实
验结果,作简要的
分析;将实验所得
的结论进行分析,
推 断 铁 生 锈 的 条
件;学生讨论、分
析、对比,形成共
识。当堂完成实验
报告。
整 个活 动以 小组
的形式呈现,可以
培 养学 生合 作意
识,并在交流汇报
的 过程 中提 高学
生 的语 言表 达能
力 、分 析归 纳能
力,并学会进行实
验评介的方法,和
进 行筛 选实 验方
案的能力。小
结
实
验
、
运
用
知
识
〈投影〉1.铁生锈的条件:
一要在潮湿的空气中(即有
水),二要与氧气接触。
2.实验要点:如图 P19 页 8
—23,试管 2 中的蒸馏水应煮
沸冷却后再放入铁钉,然后再
倒入植物油进行液封。试管 3
应烘干后再放入铁钉,再用橡
皮塞塞上。
学 生 回 顾 实 验 步
骤,记忆实验的要
点。
分 析结 束后 进行
小结,有利于学生
把握实验的关键,
培 养学 生在 实验
中注意细节,严瑾
的实验态度。
讨
论
分
析
〈引导讨论〉
我们知道了铁生锈的条件,那
么如何来防锈呢?
〈讨论分析〉
自行车的构件如支架、链条、
钢圈等,分别采取什么防锈措
施?
分小组讨论防止铁
生锈的方法,归纳
防锈的思路:破坏
铁 制 品 锈 蚀 的 条
件,使它们不再具
备锈蚀的基础,就
能 防 止 铁 制 品 生
锈。
讨论、分析、交流
从 防锈 方法 的确
定,结合上学期学
过 灭火 方法 的确
定,引导学生形成
基 本的 运用 知识
的思路:了解反应
的 条件— 促 进或
破 坏反 应的 条件
—达到某一目的。
【巩固练习】
1、下列各种“铁”中,最容易生锈的是( )
A.表面喷有漆的铁 B.装液态氮气的铁容器
C.潮湿空气中的铁管 D.沉没在机油中的铁制零件
2、写出下列金属制品防锈的方法:
自行车钢圈:_______________; 茶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来水管:_________________; 铁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属窗:___________________; 家用电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下面五种选项的序号分别填在横线上,每项只能用一次.
A.缓慢氧化 B.疏松多孔
C.受空气和水的共同作用 D.使铁器与空气隔绝
E.没有水分存在铁不易生锈
①钢铁锈蚀条件:______________
②钢铁锈蚀的过程属于:______________
③铁锈状态:______________
④使铁保持干燥:______________
⑤铁器表面喷漆:______________
4、铁锈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不溶于水 B.呈黄褐色 C.可溶于盐酸 D.密度比铁小
5、在下列各种情况下,埋在地下的铸铁输气管道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
A.在潮湿、疏松、透气的土壤中。
B.在呈酸性的潮湿土壤中。
C.在干燥、致密、不透气的土壤中。
D.在含沙粒较多、潮湿、透气的土壤中。
讨
论
分
析
、
形
成
意
识
〈过渡〉
金属的防腐可以有效保护金
属资源。
〈引导讨论〉
1.金属资源丰富,为什么还
要保护金属呢?
(多媒体展示一些矿物可供
开采的年限)
2.如何来有效的保护金属资
源呢?
〈小结、投影〉
金属资源的保护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金属的代替品
观看多媒体,理解
金属资源不是取之
不尽,用之不竭的。
讨论有效保护金属
资源的途径。
让学生学会 用辩
证 的观 点看 待金
属资源:丰富与有
限。提高学生的资
源意识。
同 时利 用金 属资
源 的回 收提 高学
生的环保意识,使
学 生积 极投 入到
金 属回 收的 活动
中去。
课
堂
小
结
学完本课题,你了解了什么?
知道了什么?
学生阅读书本,思
考并回答。
学完本课题,让学
生 有时 间再 整理
本课题内容,使知
识形成脉络。
【作业】
1.P22-----1、2、6
2.调查与研究:你家的金属废弃物的主要品种、回收的情况和回收的价值,
对今后如何回收金属废弃物提供自己的建议。
【板书设计】 课题 3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
三.金属资源的保护
(一)金属的腐蚀和防护
1.实验报告:猜想与假设 设计方案 实验现象 结论或方程式
2.锈的条件:有水和氧气
3.防锈的方法:保持干燥;隔绝氧气
(二)金属资源保护
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1.防止金属的腐蚀
2.金属的回收利用
3.有计划合理的开采矿物
4.寻找代替品:如塑料等
【教学反思】
本课题的知识内容学生较为熟悉,但教师用丰富的素材引导学生感知熟悉学
习的对象,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出课题,易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用科学家的
身份来研究金属矿物的种类、铁为什么生锈、在什么条件下易生锈、如何防止铁
生锈等,从而感受到“身边处处有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