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过程与方法
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数据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初步体会基本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
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实验仪器
试管、烧杯、锥形瓶、玻璃导管、气球、托盘天平、药匙、镊子、砂纸、坩埚钳、
酒精灯、火柴、滤纸
实验药品:
白磷、铁钉、硫酸铜溶液、碳酸钠粉末、稀盐酸
四、主要教学方式
探究法
五、主要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设置情境
引入问题
【引入】化学反应直观上可以表现出各种各样美丽的化
学现象,其实我们可以从更多的角度来研究化学反应,
这节课我们就从质量的角度再来认识化学反应。
【投影】化学史上波义耳和拉瓦锡从质量角度对化学反
应的研究情况。
【提问】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否等于反应后
各物质的总质量总和呢?
提出探究内容,明
确探究课题,利用
化学史激发学生
探究的兴趣,培养
科学探索的精神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活动探究一
活动探究二
探究一
【演示实验】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如图 5-2)
【学生活动】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如图
5-3)
要求:
①明确实验目的。
②仔细阅读教材 93 页方案二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的方
法和操作步骤。
③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④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⑤小组成员间做好分工合作。
【师生汇报与交流】
【学生小结】初步得到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
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总和的结论,并且对一起称量
的实验方法达成共识。
【板书】一、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探究二
【学生活动】
实验 5-1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①明确实验目的。
②仔细阅读教材 94 页的相关内容,明确实验的方法和操
作步骤。
③记录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
④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的关系。
⑤小组成员间做好分工合作。
【师生汇报与交流】
①思考为什么这个实验化学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
等于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总和,是不是它们不遵守质
量守恒定律?
②如何改进以上实验。
【小结】强调称量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对
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应采用密闭装置。
通过教师的演示
实验帮助学生初
步了解实验的操
作方法,并对质量
守恒定律初步认
识。
实现将理论的探
究问题落到实际
的实验操作中,并
在实验操作上为
探究二做好准备。
充分发挥学生的
自主性,引导学生
发生思维碰撞,培
养积极思维的能
力。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分析与
讨论
总结
【提问】我们要研究的是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
你们刚才称得的物质是都参加了化学反应吗?本质上到
底是哪些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
【分析数据、汇报与交流】
【小结】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的实验,经过分析,除去
没有参加化学反应的部分以外,最后我们得到的结论是:
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的质量总和。强调定律内容的严密性
【质疑】为什么所有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呀?
【师生活动】小游戏水的电解
【提问】通过刚才的小游戏你能否从微观的角度找到答
案?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
【板书】二、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原
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不变。
【总结】这节课我们大家一起重新经历了科学家们得到
质量守恒定律的科学过程,拉瓦锡不仅发现了质量守恒
定律,他还关注到氧化汞分解合成的过程中,各物质之
间存在一个固定的质量比例的关系,这个内容我们将在
下一节课继续进行研究。
初步培养学生定
量分析的观点,引
导学生层层递进
对数据进行分析,
培养学生从表观
现象探索事物本
质的科学精神
激发学生科学探
索的热情,体会成
功的喜悦
承上启下,激发学
生产生新的探究
欲望
六、板书设计:
附:学生学案
实验目的: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的测定
附学生学案
课题 1 质量守恒定律
一、 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二、 微观解释 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 不变
原子的质量
质量守恒定律学案
活动探究一:
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如图 5-2)
实验二: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如图 5-3)
活动探究二:
实验 5-1 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如图 5-5)
白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
(固体) (气体) (固体)
实验现象 记录的数据 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变化前_______g
变化后_______g
铁 + 硫酸铜 铜 + 硫酸亚铁
( 固体 ) ( 液体 ) ( 固体 ) ( 液体 )
实验现象 记录的数据 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变化前________g
变化后________g
碳酸钠+ 盐酸 氯化钠 + 水 + 二氧化碳
( 固体 ) ( 液体 ) ( 固体) ( 液体 ) ( 气体)
实验现象 记录的数据 反应前后质量关系
变化前________g
变化后________g
二、课堂练习
1、在反应 A+B=C+D 中,已知 2 克 A 和 5 克 B 参加了反应,生成了 4 克 C,则有____克 D 生成。
2、将 3g 镁在足量的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5g 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 克。
3、加热 2.45g 氯酸钾和 0.8g 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完全反应后得氯化钾 1.49g,同时生成氧气的质量
为 克 。
4、已知实验测定:每 12 g 碳恰好能在 32 g 氧气中燃烧生成 44g 二氧化碳,若 12g 碳在 50g 氧气
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克。
5、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由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判断石蜡中一
定含有_____________元素,可能含有____________元素。
6、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黑色固体比铁丝还重,这一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对吗?请判断
并解释原因。
7、下列诸项中,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①原子的数目 ②原子的质量 ③元素的种类 ④物质的总质量 ⑤物质的种类 ⑥原子的种类 ⑦分子
数目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①②④⑥⑦ D、①②③⑤⑦
8、下列说法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B、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C、100g 冰受热后变成 100g 水 D、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大于镁的质量。
9、在密闭容器中分别将 12 g 镁放在一定量氧气中燃烧,得如下实验数据: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所给氧气的质量/g 4 8 16
生成氧化镁的质量/g 10 20 20
下列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
A.第一次实验中镁没有燃烧完 B.只有第二次实验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C.第三次实验中氧气没有消耗完 D.三次实验后固体质量都增加了
10、用下列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反应前后容器中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