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掌握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关系。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难点:解题格式的规范性。
学习准备
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学习新知
1、 写出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说一说:2H2 + O2 2H2O 方程式的意义。
(二)课堂展示
例 1.100kg 的液氢完全燃烧需要多少 kg 的液氧?
例 2 工业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可得到生石灰(CaO)和二氧化碳
(CO2),如果要制取 5.6t CaO,需要煅烧 CaCO3 的质量是多少顿?
点燃
总结:解题的要领和关键
三要领:①步骤要完整 三关键:①准确书写化学式
②格式要规范 ②化学方程式要配平
③得数要准确 ③准确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三)练习:
1、 3.5g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 2.54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2、 3.5g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 3.02g。计算:
(1)生成氧气的质量?
(2)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
(3)剩余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3、 12.5g 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 8.1g 固体。(CaCO3 高温 CaO+CO2↑)。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克?
(3)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 0.1%)
4、 12.5g 碳酸钙高温煅烧一段时间后,剩余 8.1g 固体。(CaCO3 高温 CaO+CO2↑)。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
(2)分解的碳酸钙的质量是多少克?
(3)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 0.1%)
课堂小结
(四)课后作业;课本练习题 1,2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