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自然界的水
课题 3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氢气的性质,认识水的组成,了解并掌握电解水实验的知识要点。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和思维方法,认
识实验探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充分利用讨论,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实验现象的能力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水的组成
教学难点:电解水实验
教学用具:
电解水装置、12V 低压直流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
条。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讲课之前我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我们都知道人类能
在地球上生存离不开空气和食物,那么还有什么物质与我们的生命活动紧密相联
系呢?
【投影】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从卫星拍摄的地球图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地球远远地看上去就像一颗水球,
它表面 71%被水所覆盖,水是地球上最普通、最常见的物质之一。生命的孕育和
维系需要水,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水对于人类来说是非常
重要的物质。
【板书】课题 3 水的组成
教师引导:从水的物理性质认识水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写相关知识
通常状况下(即 1 个大气压下)纯净水:
【过渡】对水初步有了一个简单的认识,具体说到水是由什么组成的,前人
实际很早就已经研究过。
【幻灯片展示】
水的真面目第一次被揭露----普利斯特里的魔术。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水曾经被看作是一种元素。直到 18 世纪末,在前人
探索的基础上拉瓦锡通过对水的生成和分解实验的研究,确认水不是一种元素,
而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颜色 气味 状态 密度 凝固点(冰
点) 沸点
无色 无味 液体
4℃时密度
最大为
1g/cm3
0℃ 100℃
事实上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还要从我们最熟悉的氢气说起。
教师引导:氢气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很熟悉的气体,几乎每同学都接触过氢
气球。
学生:归纳总结氢气的物理性质(可以参考课本)。
【板书】氢气的物理性质
教师讲述:经常可以从新闻报道中听说过氢气球引发的一些危险事故,提问
是氢气的什么性质造成的。
学生交流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这是氢气的化学性质。
【板书】氢气的化学性质
教师提问:氢气具有可燃性,当混有空气或氧气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那么
在你使用氢气,尤其是点燃氢气时,应注意什么问题?具体应怎样做?
学生:参照课本回答问题。
师生一起看课本,总结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
【过渡】通过对氢气的认识,我们知道了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可以反
应生成水,下面咱们继续研究水的组成。
【板书】电解水实验
【幻灯片展示】电解水实验
教师演示:水电解实验(播放视频)
学生:描述实验现象
(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
(2)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1:2。
教师提问:正、负两极产生的是什么气体呢?
【视频播放】气体的验证
学生:观察描述现象并得出结论
【小结】
(1)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氧气
(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教师讲述:通过水的电解实验让我们知道水电解产生了氢气和氧气。前面的
学习过程中我们知道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而且在发生化学变过的过程中,分
子改变,原子不变,元素也没有发生改变。既然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
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那么反应前物质就该含有氢元素和氧元
素。
学生: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幻灯片展示】微观认识电解水实验------水分子分解(图解)
分析水分子的分解过程及水分子的构成。
学生:谈收获
【小结】
(1)水是纯净物。从宏观分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从微观分
析,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2)化学反应的实质从微观分析:物质分子中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重
新组合成新分子。
通电
【作业】课后习题
板书设计
4-3 水的组成
一、氢气
1、物理性质:无色、无臭、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
2、化学性质:可燃性
二、电解水实验
1、现象:(1)电极上出现了气泡。
(2)正极产生的气体和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 1:2。
2、气体验证:
(1)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木条复燃-----氧气
(2)用燃着的木条点燃负极产生的气体,产生淡蓝色火焰-----氢气
3、文字表达式:水 氢气 + 氧气
4、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通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