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姓名 单位名
称
填写时间
学科 化学
年级/
册
九年级(上)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题名称 第六单元课题 1《6.1 金刚石、石墨和 C60》
教学目标 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掌握碳的可燃性和还原性。
重难点分
析
重点分析
这个课题知识点的学习是从单质碳的多个维度分析碳的化学
性质及其用途,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它的
活泼性也是不同的,这在我们之前的学习中相同的物质化学
性质在不同条件下是会发生变化的并没有过多涉猎及详细讲
解。
难点分析
大多数学生思维定势,根据生活经验及实例,接触最多的就
是碳的可燃性,所以在这个课题的学习中需要学生改变自己
的固定思维而从多个角度学习碳的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就相对
困难。
教学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得出结论。
2、通过实验演示、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1、这里有几幅古代字画,为什么这些字画保存很长时间都不褪色呢?
(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知识讲解
(难点突
破)
一、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稳定性
[提问] 为什么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分析]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碳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为 4,得到或失去 4 个电子成为稳定结构都比较困难,故常温下单质碳的
化学性质较稳定。
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毕竟不是稳定结构,升高温度时,单质碳的化学活
动性增强,可与许多物质反应。
二、碳与氧气的反应──可燃性
[提问] 请同学们回忆碳与氧气反应的实验现象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讲解] 当氧气充足时,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提问]冬季时人们常烧煤取暖,但稍有不慎就会中毒,这是为什么呢?
[讲解]氧气不充足时,碳燃烧不充分生成一氧化碳。通过以上的两个例子说
明了碳具有可燃性。
三、碳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
[提问]碳是否能与氧化物中的氧结合而发生化学反应,例如氧化铜呢?
[分析]提出猜想:猜想一:碳不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猜想二:碳能与氧化
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一氧化碳;猜想三:碳能与氧化铜发生反应生成铜和二
氧化碳;
[实验]实验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黑色固体变成红色。
注意事项:实验结束后应先撤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待冷却后再倒出试管中
的粉末。
实验结论:碳能与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化学方程式:2CuO+C 2Cu+CO2↑
[分析] 氧化铜失去氧变成铜,碳得到氧变成二氧化碳。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
发生的是还原反应,碳发生的是氧化反应,作还原剂,具有还原性。碳除了
能与氧化铜反应以外还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四、课堂小结
1、稳定性:制作墨汁、墨水等用途。
2、可燃性:作燃料,如木炭、煤。
3、还原性:作还原剂,冶炼金属。
课 堂 练
习
(难点巩
固)
1、下列性质中不属于碳的化学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吸附性 C、可燃性 D、还原性
2、试管中装有黑色粉末,加热后变成红色固体,同时生成一种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气体,据上述现象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A、木炭粉 B、氧化铜粉末
C、二氧化锰 D、碳粉和氧化铜
小结
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物质的性质,在本节课中我们重点学习了单质碳
的化学性质,单质碳在常温时具有可燃性,可以用来制作墨水、墨汁等用途。
在升高温度时,单质碳具有可燃性,可以用于作燃料,如生活中的煤、木炭。
在高温时,单质碳还具有还原性,作还原剂,用于冶炼金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