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1 号卷
一、研学目标
1、通过对实验 3-1 及有关数据、苯分子硅原子图像、探究实验的分析,认识物质的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构成的,能归纳出
分子、原子的特征。
2、以分子为例,能用微观粒子的运动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3、识记分子的概念。
二、研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会应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现象。难点: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识记微观粒子的性质。
三、自主研学(阅读课本 P48-49)
1、请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现象:
(1)为什么湿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
(2)为什么糖块放到水里会“消失”:
以上现象可证明物质是由看不见的 、 等微粒构成。
2、我们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说明花香分子会 。
四、互动研学
【任务 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实验 3-1]——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实验现象 ;结论:物质是由 。
【任务 2】分子的基本特征
1、分析以下数据: ①一滴水中约含 1.67ⅹ1021 个水分子,
② 1 个水分子的质量: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千克。
结论:说明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 。
2、实验探究——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运动着呢?
1.向装有 20mL 蒸馏水的小烧杯 A 中滴入 5~6mL 的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象:烧杯中溶液 结论: 。(内容填在书本 P49 表中)
2.将少量烧杯 A 中的溶液倒入试管中,再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现象:试管中溶液 结论 。(内容填在书本 P49 表中)
3.另取一个小烧杯 B,加入约 5mL 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 A、B 两个小烧杯。观
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内容填在书本 P49 表中)(分组实验)
结论:1、分子是不断地 。
2、氨分子也能使酚酞 ,同时也说明氨水..与氨.分子..的化学性质是 。(填
“相同”或“不相同”)
分子是 。
【任务 3】实验探究——构成物质的分子间是否有间隔?
取医用注射器,将活塞向外拉,吸入部分空气,用手指顶住针筒末端的小孔,将活
2
塞慢慢向里推进,气体会被 ,
结论:证明分子之间有一定的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
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 不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其实是分子的 。)
五、研学反馈
1.某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由固体变为该物质的液态或气态,主要是由于( )
A.分子形状发生变化 B.分子质量发生变化 C.分子大小发生变化 D.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2.下列情况能够导致分子间间隔缩小的是 ( )
A、晾晒湿衣服 B、装有酒精的容器敞口放置
C、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D、将氧气压缩储存在蓝色钢瓶中
3.下列对一些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事实 解释
A “闻香识茶”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 炎热的夏天自行车胎容易爆裂 温度升高分子之间间隔增大
C 温度升高时,温度计内的水银(汞)柱会上升 汞原子的数目增多
D 1 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
4.将有关分子特征的编号,填写在下列叙述后的横线上:
A 分子很小 B 分子之间有间隔 C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将大量氧气压缩在钢瓶中 (2)糖放到水中,水变甜了
(3)进饭店闻到饭菜的香味 (4)湿衣服能晒干
六、拓展研学 课本 P51 第 1 题 P52 第 2 题 1-5 小题
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如图试管口的棉花滴 10 滴
浓氨水,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此现象说明分子具有 的性质。
2. 水不可燃烧,水蒸气同样不可燃烧;而氢气(由氢分子构成)可以燃烧,氢分子同样可以燃
烧。说明同种分子化学性质 ,不同种分子 。
3.1.2 分子和原子 第二课时 2 号卷
主编人:刘老师 审稿人:初三备课组 日期:2018.9.28
一、研学目标
1、通几种分子模型及视频分析,能够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认识物质的分类。
3
2、识记分子和原子的概念,知道分子是由原子构成。
二、研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从分子和原子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难点:、理解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和分类。
三、互动研学
【任务 1】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
1、观察下图填空:1 个氧分子是由 构成的,1 个水分子是由
构成的,1 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 构成的。
小结:分子由 构成;有些分子由 构成,大多数分子由 构成。
氢原子 氧原子 氧分子 水分子 过氧化氢分子
2、从微观角度识别纯净物和混合物
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形成物质,下图是氧气、水、过氧化氢溶液的微观示意图
氧气 O2 、 过氧化氢和水的混合物
氧气由 构成;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水由 构成;只含有一种分子,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过氧化氢溶液含有 种分子,分别是 和 。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小结: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由 构成,纯净物由 构成。
【任务 2】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1、右图是水 水蒸气的微观示意图:
水蒸发属于 变化,只是由液态变成气态;
分子本身 改变,它的化学性质 改变,只是分子的 增大。
2、下图是过氧化氢 水+ 氧气的微观示意图
过氧化氢的分解制氧气属于 变化,分子本身 改变: 分子分解成
和 ;每 2 个 原子和 1 个 原子重新组合成 1 个 ,每 2 个 原子重
新组合成 1 个 ;许多 聚集形成氧气,许多 聚集形成水。
在此过程中,分子种类发生 (不变/改变),而原子种类 。可见
在化学反应中不能再分成更小的粒子,因此,原子是 中的最小粒子。
3、阅读课本 P50 图 3-6,回答:
⑴上述反应的反应物是 ,由
构成,生成物是汞和 ,汞由
构成。
⑵在上述变化中,分子种类 (填改
+
4
变/不变,下同),属于 变化;原子种类 ,即在化学变化中, 可分,
而原子不可再分,这是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
小结:
1、从分子角度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其分子本身 变,只是
分子的间隔、运动速度等发生了改变。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物质的分子发生了 ,
变成了其它物质的 。
2、化学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3、原子是 的最小粒子。也是构成 的一种粒子。
【任务 3】物质、分子、原子之间的关系
1、物质是由 、 等构成的。
2、分子是由 构成的。 (关系图)
四、研学反馈
1.下列关于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②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③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④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唯一粒子
A.①和② B.③和① C.只有③ D.③和④
2.若用“ ”表示氢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则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粒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3.下列变化能证明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 水蒸发 B 石蜡熔化 C 干冰升华 D 氧化汞受热分解
4.如下图所示,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
A B C D
5.多数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例如:水是由 构成的;氧气是由 构成的;
过氧化氢是由 构成的,二氧化碳是由 构成。
金属等物质是原子构成的,例如:汞是由 构成的;铁是由 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