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2)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同步练习(2)

ID:669023

大小:621.5 KB

页数:6页

时间:2021-04-1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下册 5.2《新旧交织的明清文化》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红楼梦》 B.《西游记》 C.《水浒传》 D.《三国演义》 2. 深刻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社会生活,揭示其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的是( ) A.《三国演义》 B.《红楼梦》 C.《西游记》 D.《水浒传》 3. 修筑长城有特定的历史原因,而到清代已不再整修长城,可以推测其原因是( ) A.封建国家社会危机,无钱整修 B.明长城已足够坚固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长城失去抵御需要 D.对闭关锁国不利 4. 有这样一本神奇的书,法国著名的汉学教授儒莲称其为“技术百科全书”,英国科学史家 李约瑟把它称为“中国的狄德罗”——宋应星所作的“17 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它是( )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资治通鉴》 D.《天工开物》 5. 据考证,“南澳 1 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 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景德镇的青花瓷 6. 下列著作和作者搭配正确的是( ) ①《本草纲目》——李时珍 ②《天工开物》——宋应星 ③《红楼梦》——曹雪芹 ④《农政全书》——贾思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推论 A 明末宋应星撰写《天工开物》 成为世界医药学重要文献 B 明朝修筑故宫 是东西方建筑艺术的结晶 C 1662 年郑成功收复台湾 台湾正式纳入清朝版图 D 清朝实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A.A B.B C.C D.D 8.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我国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某一古代建筑的描述如下:“一统天下的 秦始皇,将修建于早些时候的一些断续的防御工事连接成一个完整的防御系统……在明代, 又继续加以修筑,使之成为世界上最长的军事设施。它在文化艺术上的价值,足以与其在历 史和战略上的重要性相媲美。”这一古代建筑是( ) 9. 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到到顶峰。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 ) ①《牡丹亭》 ②《桃花扇》 ③《红楼梦》 ④《长生殿》 A.①②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0. 目前全国共有三处曹雪芹纪念馆,其中北京的纪念馆坐落于北京植物园(原海淀区四季 青乡正白旗村所在地),被专家普遍认为是他晚年著书之处“西山黄叶村”。曹雪芹在此处所 著之书是( )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水浒传》 D.《红楼梦》 11. 明朝中后期的一些科技巨著附有大量插图,与文字珠联璧合,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实证 性资料.如下图反映了明朝工农业生产技术面貌,最有可能出自( ) A.《齐民要术》 B.《天工开物》 C.《本草纲目》 D.《资治通鉴》 12. “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干秋”,这些诗句是 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 A.魔术 B.绘画 C.戏剧 D.杂技 13.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 17 世纪的 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请问该书是( ) A.《天工开物》 B.《农政全书》 C.《齐民要术》 D.《本草纲目》 14. 钱文忠在讲述唐朝的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 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阔、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下列哪位小说 家以该僧人取经的故事为素材创作了一部长篇神话小说( ) A.罗贯中 B.施耐庵 C.吴承恩 D.曹雪芹 15.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 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中国国力不断削弱的趋势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二、非选择题 1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红楼梦》最初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民间流传,此后印刷面世,立即得到广泛传播,以至 当时有“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的说法。 材料二 把《红楼梦》当历史读,这是读小说的一个重要视角,一个高明的视角。马克思主义 者读《红楼梦》这样的小说,尤其不能忽视这个视角。 ——摘自《毛泽东的读书生活》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2)材料二中提出的读《红楼梦》的“重要视角”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读《红楼梦》的益处。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第一回小诗 材料二 某古典名著中有这么一段对话: 佛祖……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 大圣道:“……常言道,‘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只教他搬出去,将天宫让与我,便罢了;若还不 让,定要搅攘,永不清平!” (1)你是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小诗蕴含的深刻含义的? (2)材料二对话选自哪部小说? (3)在材料二小说中,作者借助神话故事反映人间现实。你认为“佛祖”和“大圣”分别代表了什 么?孙悟空的话反映了他的什么精神?你认为这部小说有什么不足之处?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书中对中国古代尤其是明代的农业、手工业生产做了系统的总结,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1))材料一中的“书”是什么?为什么它会被誉为“中国 17 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二 北京城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杰作,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明朝与北京城齐名的伟 大建筑是长城,联合国将长城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修建北京城,迁都北京的明朝皇帝是谁?北京城中最雄伟壮丽的建筑是什么? (3)请写出明长城的起止点。“不到长城非好汉”,长城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你知道为什么吗? (4)面对古人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DBCDD 6-10ADDBD 11-15BCACD 二、非选择题 16. (1)因为《红楼梦》是清代的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小说,是世界文化宝库中不可多 得的文学名著。 (2)把《红楼梦》当历史读。 (3)读《红楼梦》可了解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知道封建礼教的罪恶,认识封建社会必然走 向崩溃的历史趋势,还可提高文学素养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17. (1)不能将《红楼梦》简单地看作爱情小说来读,应该通过小说的描写,透过表面现象,看到 封建制度的罪恶本质,从中领悟封建社会走向衰亡的历史命运。 (2)《西游记》。 (3)“佛祖”代表封建统治者,“大圣”代表不甘遭受压迫的下层人民。反映了蔑视封建统治,敢于 反抗压迫的精神。书中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论等思想。 18. (1)《天工开物》。因为书中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记述 了中国在当时世界上具有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 (2)明成祖(朱棣)。紫禁城(故宫) 。 (3)起止点: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原因:长城的积极效应和雄伟景观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 成为中华民族聪明智慧、坚韧刚毅、万众一心的精神象征。 (4)积极保护、继承,发扬光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资料: 3.2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