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复习 置换反应及应用 课型 复习课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反应条件
2、链接中考,掌握置换反应的相关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将练结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情感、价值观目标】
通过例题解析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
教学
重点
1、了解置换反应的定义及反应条件
2.链接中考,掌握置换反应的相关应用
教学
难点
1、 联系旧知,拓展新知
2、 培养学生的解题、讲题能力
教法
学法
交流讨论、问题探究、讲练结合。
学生参与讨论,引导交流、反思、小结
教学
准备
幻灯片、教材、导学案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及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热点引入】
剧照引入----《流浪地球》,
提问:电影中轰轰烈烈的采
矿情景历历在目,为什么可
以用岩石作燃料?地球上的
岩石主要成分是什么?
-----据查:地球上岩石的主
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它是重
要的化工原料,能制取硅单
质,2018 中考就已应用:
研发高性能“中国芯”的主
要材料是高纯度单质硅,
工 业 上 用 SiO2+2C
Si+2CO↑来制取粗硅,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成 CO 的原因是 O2 不足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
C.硅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比
氧元素多
D.该反应体现了 C 的氧化性
请你思考:该反应属于什么
基本反应类型?
----今天就复习置换反应、
条件和相关应用。
学 生 积 极 思
考,回答问题
老师针对学生的解析
给予正确的评价,顺
势引入课题
联系热点影
片引入,激
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透
过 2018 的中
考 试 题 链
接,引入课
题。
(一)定义:
由 和 反
应,生成 和
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二)表达式:A+BC→AC+B
(三)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
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我会思】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可能是
单质
B.置换反应前后,所有元素
的化合价一定不变
C.可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的
氧化物中置换出来
D.铁能够置换盐酸、稀硫酸
学生回顾所学
知识,进行简
单概念辨析
(请一学生解
析正确答案和
错误选项)
老师对学生解析进行
评价,并补充知识点。
【板书】
(一)定义:
由 和
反应,生成
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
力,从书本
知识入手,
试着自学解
决问题。
中的氢元素,生成正二价的化合
物
【我会写】按要求写出符合条件
的置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将“愚人金”(铜锌合
金)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
生 。
(2)不能用铁制容器盛装硫
酸铜溶液 。
(3)有水生成的置换反
应 。
(4)有二氧化碳生成的置换
反应 。
(四)置换反应的三种情况:(发
生条件?)
(1)金属与酸反应:
发生条件?
(2)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发生条件?
(3)单质还原剂与金属氧化物应
。
【我会应用】
1、判断下列置换反应正确的是
( )
A.Cu+2HCl=CuCl2+H2↑
B.2Fe+6HCl=2FeCl3+3H2↑
C. Fe+ZnSO4=Zn +FeSO4
D.Zn+2AgNO3=2Ag+Zn(NO3)2
2、如图为初中化学几种常见物
质及其转化关系,请根据
图示回答:
学生练习书写
化学方程式,
强化方程式的
书写。
学生独立思考
后小组交流讨
论找出正确答
案。
学生联系方法
和
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
(二)表达式:
A+BC→AC+B
(三)特点:反应物
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
质和一种化合物。
教师对物质推断题进
行相关方法小结
通过老师的
讲解,明晰
置换反应的
基本类型,
探究回顾置
换反应的发
生条件
(1)化合物乙中的元素有
种.
(2)上述转化中涉及的基本反
应类型有 。
(3)若 B 为红色单质,A 为黑色
单质,请写出 B+D→化合物甲
的化学方程式 。
3、下表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
性质的两组实验:
实验 I 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
快慢”为标准来判定锌、铁的活
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
,理由是 。
(2)写出实验 II 中 C 试管内的
反应方程式 。
(3)实验 II 中要验证 Cu、Fe、
Ag 的活动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
是 (填字母序号)
【思维拓展】
4、将一定量锌加入到含有
Cu(NO3)2 和 AgNO3 的混合溶液
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1)写出会导致溶液质量变小的
有关化学方程式 ;
(2)若滤液中只含有一种溶质,
请分析此滤渣的成分 ;
(3)若所得滤液呈无色,则滤液
中一定有的溶质为 ;
(4)若所得滤液呈蓝色,则滤
渣中一定含有 ;
找到自己的错
因。
学生讨论并
思考并记录相
关解题方法和
注意事项。
老师分析:
金属活动顺序相关应
用,强化解题方法。
【板书】
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反
应:
(1)按金属活动性排序
(确定反应的先后顺
序)
(2)书写相关化学方程
式
(3) 据 关 键 词 判 定 滤
液、滤渣成分:
质量关系
溶质种类
通过讲解、
练习、自主
纠错,让学
生进一步掌
握知识。
老师通过典
例分析、一
题多变式,
达到此类题
型的方法突
破。并尝试
让 学 生 主
讲,提高学
(5)若向所得滤渣加稀盐酸,
有气泡生成,则滤渣中一定
有 ;滤液中一定
有的金属阳离子 。
(6)若向所得滤渣中加稀盐酸
,无气泡生成, 则滤渣中一定
有 ;滤液中一定
有的金属阳离子 。
(7)若向所得滤液中加稀盐酸
,有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 。
(8)若向所得滤液中加稀盐酸
,无沉淀生成,则滤渣中一定有
; 滤液中一定有的溶质 。
【方法小结】金属与盐溶液混合
反应:
【总结交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
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困
惑?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化
学是一种愉快的活动,进而
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学科
情感。)
【课后作业】
《赢在巴川》
P14-15 1-9
学生交流回答
收获与困惑。
学生在强化练
习中逐步进步
反 应 现 象 ( 颜
色、气泡、沉淀)等
教师和学生合作点评
易错点,并进行方法
升级指点。
教师倾听、补充,并
给以肯定表扬。
老师对易错点作归纳
和总结补充。
生 表 达 能
力,提高学
生的课堂兴
趣。
通过学生小
结和反思并
进行相应拓
展加深。
板书
设计 复习 置换反应的条件、应用
(一)定义:
由 和 反应,生成 和 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二)表达式:
A+BC→AC+B
(三)特点: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二、应用
金属与盐溶液混合反应:
(1)按金属活动性排序(确定反应的先后顺序)
(2)书写相关化学方程式
(3)据关键词判定滤液、滤渣成分:
质量关系
溶质种类
反应现象(颜色、气泡、沉淀)等
教学
后记
本节课注重知识的回顾和拓展、从学生自主练习----师点拨归纳----学生讲
评入手,充分体现“动中学”,体现学生的能动性。但由于时间的限制,知识
的强化巩固不够,归纳小结还有待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