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第三章第二节功率
一、教学目的:
1.知道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2.理解功率的概念,能运用功率的公式 P=W /t 进行有关计算。
3.正确理解公式 P=FVcosα的意义,知道什么是瞬时功率,什么是平均功率,知道额
定功率和实际功率,并能用来解释现象和进行计算。
二、重点难点
1.理解功率的概念是本节的重点。
2.瞬时功率和平均功率计算是本节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采用多媒体:幻灯片教学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节课学习了功的概念及其计算。现在我们研究下面两个问题。看(幻灯片)
问题 1 这两台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相同之处是什么?
问题 2 这两台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不同之处?
问题 3 一同学从一楼走到四楼和跑到四楼重力对人做多少功?做功快慢一样吗?
(学生自己解答,教师小结。)
总结出:做功快慢的判断的两种方法
板书课题:第二节 功率
(二)新课教学 (幻灯片)
我们把描述力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功率,这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一.功率的概念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
2. 定义式:P=W/t
3.单位:国际单位为瓦(W),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功率单位。
1W=1J/S,1KW=1000W。
4.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率大的做功快。不论在什么条件下,只要明确了功 W 和所用时间 t,就可求出相应的
功率。
5.功率是标量。
由于功有正负,相应的功率也有正负。功率的正负不表示大小,只表示做功的性质,即
动力的功率为正,阻力的功率为负,计算时不带符号,只计绝对值。
二.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根据 W=FScosα和 v=S/ t,可得 P=Fvcosα。若 F、S 同向,可简化为
1.P=Fv。
2.功率的另一表达式:P=Fvcosα。
F:对物体做功的力。v:物体运动的速度。α:F 与 v 的夹角。
(幻灯片)
例 1 质量 m=3kg 的物体,在水平力 F=6N 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
运动时间 t=3s.求:1)力 F 在 t=3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 F 在 t=3s 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 功率
(请学生到黑板上解题并讲解)
3.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1)平均功率:描述力在一段时间内做功的快慢,用 P=W/t 计算,若用 P=Fvcosα,V
为 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平均功率是针对一段时间或一个过程而言的,因此在计算平均功率时一定要弄清是哪段
时间或哪一个过程的平均功率。
(2)瞬时功率:描述力在某一时刻做功的快慢,只能用 P=Fvcosα,V 为某时刻的瞬时
速度。
瞬时功率是针对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而言的,因此在计算瞬时功率时一定要弄清是哪个
时刻或哪一个位置的瞬时功率。
例 2 质量为 0.5kg 的物体在自由下落 2s(g=10m/s2)
求:1)2 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
2)2 秒末时重力的功率
(请学生到黑板上解题并讲解)
练习:质量为 1.2kg 的物体从倾角为 30 度,长度为 10m 的光滑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
下滑,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是多少?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
多少?
4.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指机器正常工作时的最大输出功率,也就是机器铭牌上的标称值。
实际功率:是指机器工作中实际输出的功率。机器不一定都在额定功率下工作。实际功
率总是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对公式 P=Fv 的讨论。
①当功率 P 一定时,
vF 1 。即做功的力越大,其速度就越小。
当汽车发动机功率一定时,要增大牵引力,就要减小速度。所以汽车上坡时,司机用换
挡的办法减小速度来得到较大的牵引力。
②当速度 v 一定时, vP 。即做功的力越大,它的功率也越大。
汽车从平路到上坡,若要保持速度不变,必须加大油门,增大发动机功率来得到较大的
牵引力。
③当力 F 一定时, vP 。即速度越大,功率越大。
起重机吊同一物体以不同速度匀速上升,输出功率不等,速度越大,起重机输出功率越
大。
练习:(幻灯片)例四. 例五
(三)课堂小结
(四)作业:课本中本节课后的练习 1、3
板书设计
一.功率
1.定义:功跟完成这些功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功率。
2. 定义式:P=W/t
3.单位:国际单位为瓦(W),技术上常用“千瓦”(KW)作功率单位。
1W=1J/S,1KW=1000W。
4.功率的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力对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二.功率和速度的关系
1.P=Fv。
2.功率的另一表达式:P=Fvcosα
三.几种功率.
1.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
2.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