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动能变化与机械功》教学设计
课 型:新授课(1 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功的概念,知道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
(2)掌握功的公式:W=Fscos ,会计算恒力的功,掌握计算总功的方
法.
(3)知道功是标量,认识正功、负功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功的概念及其公式导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并学习物理学的
研究方法,认识物理模型和数学工具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功的概念和求解功的数值的过程中,培养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1)重点是使学生在理解力对物体做功的两个要素的基础上掌握功的
概念和机械功的计算公式.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与物体运动的位移容易混淆,这是难点.
(3)要使学生对负功的意义有所认识,也较困难,也是难点.
(4)如何判定各个力做功的正负和各个力所做的总功的计算
三、教学方法
依据教学标准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本节课是概念课,分析、推
理成份居多,而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则没有),在本节教学中,教师
2
利用多媒体电脑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学生通过自己的分析、
推理,总结得出结论。这样把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充分
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学主导”的教学模式。 讲授法、引导分析法、
总结法、启发式教学法
四、教学工具
计算机、投影仪、课件
五、教学活动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功这个词我们并不陌生,初中物理中学习过功的一些初步
知识,今天我们又来学习功的有关知识,绝不是简单地重复,而是要
使我们对功的认识再提高一步。
导入:在初中学习功的概念时,强调物体运动方向和力的方向的一致
性,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致呢?相反呢?力对物体做
不做功?若做了功,又做了多少功?怎样计算这些功呢?本节课我们
来继续学习有关功的知识,在初中的基础上进行扩展。
(二)教学过程设计
1、功的概念
初中我们已学过功,同学们先概括什么是功?然后做如下总结并板
书:
3
(1)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且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位移,
物理学中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教师活动:通过两个例子,让同学们得出力做功的两个因素是什么?
(2)学生思考并回答: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
向上移动的距离。
教师扩展:高中我们已学习了位移,所以做功的两个要素我们可以认
为是: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位移。
2、推导功的表达式
教师活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一致,该怎样计算功呢?
投影问题一:物体 m 在水平力 F 的作用下水平向前行驶的位移为 s,
如图甲示,求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功的概念独立推导。
在问题一中,力和位移方向一致,这时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
移动的距离的乘积。W=Fs
教师活动:如果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成某一角度,该怎样计算
功呢?
投影问题二:物体 m 在与水平方向成 角的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
方向向前行驶的距离为 s,如图乙所示,求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
学生活动: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根据功的概念独立推导。
教师活动: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和同学们一起评析。在问题二中,由
于物体所受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成一夹角 ,可根据力 F 的作用效果
4
把 F 沿两个方向分解:即跟位移方向一致的分力 F1,跟位移方向垂
直的分力 F2,如图所示:
据做功的两个不可缺少的因素可知:分力F1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F1S。
而分力 F2 的方向跟位移的方向垂直,物体在 F2 的方向上没有发生位
移 , 所 以 分 力 F2 所 做 的 功 等 于 零 。 所 以 , 力 F 所 做 的 功
W=W1+W2=W1=F1s=FScos
教师活动:展示学生的推导结果,点评、总结,得出功的定义式。
力 F 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力的大小、位移的大小、力和位移夹角的余
弦这三者的乘积。即:W=FScos
对 W =FScos 的理解:
(1)、公式中各物理量的含义:示力对物体所做的功,F 表示物体所受
到的力,S 物体所发生的位移, 力 F 和位移之间的夹角
(2)、用此公式计算功时,F 必须为恒力。
(3)、做功与物体运动形式无关,也就是说,力对物体做功具有独立性。
(4)、计算功时,一定要明确是计算哪个力对物体所做的功,不能张冠
李戴。
教师活动:接下来给出 F=100N、s=5m、 =37°,与同学一起计算功
W,得出 W=400N·m。就此说明 1N·m 这个功的大小被规定为功的单
5
位,为方便起见,取名为焦耳,符号为 J,即 1J=1N·m。在用功的公
式计算时,各量要求统一采用国际单位制。
最后明确板书为: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的单位是焦耳(J)1J=1N·m
3、对正功和负功的学习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力对物体不做功时,力与位移的位置关系?
从而得出正功和负功。
学生活动:从 cos 的可能值入手讨论,
①当 =90°时,cos =0,W=0,力对物体做零功,即力对物体不做功。
②当 0°≤ 0,W>0。这表示力 F 对物体做正功;
③当 90°< ≤180°时,c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