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页 共 页
执教日期: 年 月 日
课题 D 重力势能 课型 新课
教学
目标
知识
技能
1.理解重力势能的概念,会用重力势能的定义进行计算。2.理解重力势能的
变化和重力做功的关系,知道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3.知道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知道重力势能是物体和地球系统共有的。
过程
方法 用所学功的概念推导重力做功与路径的关系,亲身感受知识的建立过程。
情感态
度价值
观
1.渗透从对生活中有关物理现象的观察,得到物理结论的方法,激发和培养学
生探索自然规律的兴趣。2.培养学生遵守社会公德,防止高空坠物。
重点 重力势能的概念及重力做功跟物体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
难点 重力势能的系统性和相对性。
教学
准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举例:雪崩、陨石坑、打桩机、水力发电站、“和平号”空间站的坠落等事例。
引入:有句话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从物理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搬起的石头有了做功的本
领,它就具有了能,这种能我们称为重力势能。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力势能。
二、 新课教学
问题1: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质量和高度)
重力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
问题 2:如何定量描述物体的重力势能?
答案:
第 页 共 页
总结:1、重力势能的定义式:
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到的重力与所处高度的乘积。单位:焦耳。
2、重力势能的特点:重力做功只跟它的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而与运动路径无关。
3、重力势能与重力做功的关系:(1)表达式 (2)物体由高处向低处运动重力
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由低处运送到高处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问题 3:重力势能中的高度如何确定?
讨论歌词:“山上有棵小树,山下有棵大树,我不知道,不知道哪棵更高”这是说高度具有相
对性。重力势能与高度有关,重力势能也有相对性。
需要引入参考平面,在参考平面上高度为 0,也称零势能面。在参考平面上方物体的重力势能
为正的,表示重力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大;在参考平面下方物体的重力势能为负的,表示重力
势能比零势能面的势能小。
例题:小球质量 1kg,从桌面(离地高 h2=1m)以上 h1=2m 的 A 点下落到地面的 B 点,(g=10m/s2)
填表:
参考
平面
小球在 A 点重
力势能
小球在 B 点重
力势能
下落过程小球重
力做功
下落过程小球重力势
能变化
桌面
地面
1、选择不同的参考平面,物体的重力势能不同。(相对性)
2、重力做功和势能的变化与参考平面的选择无关。(绝对性)
三、重力势能的应用
随着人类能量消耗的迅速增加,如何有效地提高能量利用率是人类所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第 页 共 页
下图是上海“明珠线”某轻轨车站的设计方案,与站台连接的轨道有一个小的坡度。请你从提高
能量利用效率的角度,分析这种设计的优点。
四、课堂反馈
1、关于重力做功和物体的重力势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减少
B.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重力势能一定增加
C.地球上任何一个物体的重力势能都有一个确定值
D.重力做功的多少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2、一质量为 5kg 的小球从 5m 高处下落, 碰撞地面后弹起, 每次弹起的高度比下落高度低 1m, 求:
小球从下落到停在地面的过程中重力一共做了多少功? (g= 10m/s2)
3、起重机以 5m/s2 的加速度将质量为 1t 的物体匀减速地沿竖直方向提升高度 10m,则起重机钢索
的拉力对物体做的功为多少?物体克服重力做功为多少?物体的重力势能变化了多少?
五、教学小结
一、重力做功: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二、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和所处高度的乘积.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四、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六、回家作业 l
练习册 A
板书设计:
一、重力做功:与起点和终点的位置有关,与物体的路径无关.
二、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它所受的重力和所处高度的乘积.
三、重力势能的相对性
重力势能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有关.但重力势能的变化量与参考平面的选取无关.
四、重力势能的系统性
势能是物体和地球所共有的.
课后记:
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