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百所名校2021届高三化学4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山东省百所名校2021届高三化学4月联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ID:668331

大小:679.57 KB

页数:19页

时间:2021-04-13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山东省百所名校 2021 届高三下学期 4 月份联考第三次质量监测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Mg 24 S 32 Cl 35.5 V 51 Br 80 第 I 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 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实验室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煤油贮存金属锂 B.用乙醇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C.用湿抹布擦净滴到实验桌上的少量酸,然后用水冲洗抹布 D.用浓硫酸干燥氨气、氯气等气体,但不能干燥有较强还原性的 HI、H2S 等气体 2.下列叙述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打磨磁石制作简易指南针 B.对电力不足的新能源汽车充电 C.用高锰酸钾溶液去除书画上的红霉 D.可降解包装材料的完全降解有利于减少白色污染 3.原子模型是由人们对物质世界微观结构的认识而建立的。从电子层模型分析,基态 Cr 原子 的 M 层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 A.8 种 B.13 种 C.14 种 D.18 种 4.短周期元素 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基态 W 原子的 s 能级电子总数是 p 能 级电子总数的 2 倍,Y 与 W 同主族,X 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基态 Z 原子的核外 电子中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电负性:Z>W>Y B.最简单氢化物的沸点:X>W>Z C.原子半径:Y>>W>X D. Z 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5.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药品进行实验,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A.图 1 实验室制氨气 B.图 2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图 3 电解精炼铝 D.图 4 用海水制取蒸馏水 6.某重要药物的中间体 M 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 M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并放出二氧化碳 B. 1molM 最多消耗 2molNaOH C.能使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变色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7.在电池工业上,碳酸乙烯酯(EC)可作为锂电池电解液的优良溶剂,其结构为 ,熔点 为 35℃。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EC 由固态变成液态破坏了分子间的作用力 B. EC 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分子中至少有 4 个原子共平面 D.-一个分子中有 10 个σ键 8.过氧化钙是一种用途广泛的优良供氧剂,可用于鱼类养殖、农作物栽培等方面。实验室模仿 工业上生产过氧化钙的实验流程如下。已知:“沉淀”时需控制温度为 0℃左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溶解”CaCl2 固体时,可通过搅拌加速溶解 B. “沉淀”时最有效的控温方式为冰水浴 C. “过滤”时玻璃棒应紧靠滤纸一层处 D. “乙醇洗”的目的是使产品快速干燥 9.化工行业常用硒(Se)作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环境污染小、用后 处理简便等优点。以铜阳极泥(主要成分为 Cu2Se、Ag2Se,还含有少量 Ag、Au、Pt 等)为 原料制备纯硒的工艺流程如图。 已知:①“净化除杂”时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提纯硒(沸点为 685℃); ②焙烧后,Cu、Ag 均以硫酸盐形式存在,   5 sp 2 4Ag SO 1.4 10K   ; ③“浸出液”中溶质的饱和浓度不小于 0.01 1mol L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加硫酸并焙烧”时使用的硫酸应为浓硫酸 B. “水吸收”过程得到的溶液呈酸性 C.在实验室蒸馏时,需要用到直形冷凝管 D. “浸出液”中的溶质成分不可能含有 Ag2SO4 10.金属镁被视为下一代能量存储系统负极材料的极佳选择。镁—溴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正、负极区之间的离子选择性膜只允许 Mg2+通过:反应前,正、负极区电解质溶液质量相 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Mg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石墨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3Br 2e 3Br    C.用该电池对铅蓄电池进行充电时,N 端与铅蓄电池中的 Pb 电极相连 D.当外电路通过 0.2mol 电子时,正、负极区电解质溶液质量差为 2.4g 二、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氯羟喹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力,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氯羟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 C18H25ON3Cl B.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C.分子中氮原子的杂化方式有 2 种 D.环上有 5 种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1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乙醇钠的水溶液是强碱性 2 5C H O 结合 H+的能力强 B 将某溶液滴在 KI 淀粉试纸上,试纸变蓝 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Cl2 C 向 FeCl2 和 KSCN 的混合溶液中滴入硝酸酸化的 AgNO3 溶液, 溶液变红 氧化性:Fe3+<Ag+ D 向盛有 2 mL 一定浓度的 Na2[Ag(S2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入 5 滴 2 1mol L 的 KI 溶液,产生黄色沉淀   3 2 3 2Ag S O    发生了电离 13.某地海水中主要离子的含量如下表,现利用电渗析法进行淡化,技术原理如图所示(两端 为惰性电极,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通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离子 Na K  2Ca  2Mg  Cl 2 4SO  3HCO 含量/ 1mg L 9360 83 200 1100 16000 1200 118 A.甲室的电极反应式为 22Cl 2e Cl    B.淡化过程中在戊室发生的反应: 2+ 3 3 2OH Ca HCO CaCO H O       、 2 22OH Mg Mg(OH)    C.若将阳膜和阴膜的位置互换,则淡水的出口为 a、c D 当通过丙室阴膜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1 mol 时,甲室收集到气体 11. 2 L(标准状况) 14. 十 氢 萘 ( C10H18 ) 是 具 有 高 储 氢 密 度 的 氢 能 载 体 , 经 历 “ l0 18 l0 12 l 80C H C H C H (慢) (快) ”脱氢过程释放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总反应的 1 2a aH E E   B. C10H18(l)的脱氢过程中,不会有大量中间产物 C10H12(l) C.十氢萘脱氢的总反应速率由第二步反应决定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不能改变 Ea1、Ea2 的大小 15.常温下,用 10.1mol L 的盐酸滴定 20mL 10.1mol L NaCN 溶液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H+浓度的负对数 lg (H )c   水 与滴加的盐酸体积[V(HCl)]的关系如图所示。甲基橙的变色范 围见下表。 甲基橙变色范围 溶液 pH <3.1 3.1~4.4 >4.4 颜色 红色 橙色 黄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下, h (CN )K  的数量级为 510 B.常温下, 10.1mol L 的 HCN 溶液使甲基橙试液显红色 C.浓度均为 10.1mol L 的 HCN 和 NaCN 混合溶液中: (HCN) (CN )c c  D. B 点对应溶液中: (H ) OH( ) (HCN) (CN )c c c c    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 5 小题,共 60 分。 16.(12 分)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含氯消毒剂,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亚氨酸钠用作纸浆、纸张和各种纤维的漂白剂,是一种高效漂白剂,主要原因是亚氯酸 钠具有 性。 ( 2 ) 制 备 ClO2 气 体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3 2 2 2 4 2 2 2 4 22NaClO H O H SO 2ClO O Na SO 2H O        ;制备时可用 S 代替 H2O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但“吸收”时却不宜用 S 代替 H2O2, 理由是 。 (3)可从“废液”中回收的主要物质是 (填化学式),“结晶”后经过滤即 可获得粗产品。 (4)测定某亚氯酸钠样品的纯度:准确称取亚氯酸钠样品 mg,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 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稀硫酸(发生反应 2 2 2ClO 4I 4H 2I Cl 2H O        ,配成 250 mL 待测液。移取 25. 00 mL 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 c 1mol L 的 Na2S2O3 标准 溶液进行滴定,消耗 Na2S2O3 标准溶液 V mL(已知: 2 2 2 2 3 4 6I 2S O 2I S O     )。 ①移取 25. 00 mL 待测液的仪器的名称是 。 ②在接近滴定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其操作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 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 (请在横线上补 全操作),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③该样品中 NaClO2 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 m、c、V 的代数式表示);在滴定操作正 确无误的情况下,此实验测得结果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 。 17.(12 分)钙铜合金可用作电解法制备金属钙的阴极电极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铜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 (填“s”、“p”、“d”或“ds”)区。 (2)基态 Ca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o 与 Ca 位于同一周期,且最外层电子数 相同,但金属 Co 的熔点、沸点均比金属 Ca 的高,原因是 。 (3)硫酸铜稀溶液呈蓝色,则硫酸铜稀溶液中不存在的作用力有 (填标号), 其中硫酸根的空间构型为 。 A.配位键 B.金属键 C.共价键 D.氢键 E.范德华力 (4)Cu 的一种配位化合物(Me 为 3CH— )的结构如图 1 所示,其中 Cu 的配位数 为 ,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C、N、O 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顺 序是 (填元素符号)。 (5)一种钙铜合金的结构如图 2(III 可看作是由 I、II 两种原子层交替堆积排列而形成的, 其晶胞结构为 IV)。 I II III IV 该钙铜合金中铜原子与钙原子的个数比为 ;晶体的坐标系称为晶轴系,晶轴系 以晶胞参数为晶轴的单位向量如图 2(IV),在图 3 中画出图 2(IV)中 Cu 原子沿 z 轴方向向 x—y 平面投影的位置(用“ ”表示铜原子)。 18.(12 分)氮元素是生命体核酸与蛋白质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国民经济中 占有重要地位。 (1)氨催化氧化制得硝酸的同时,排放的氮氧化物也是环境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已知: 2 2N (g) O (g) 2NO(g)  1 1 180.5kJ molH     2 2C(s) O (g) CO (g)  1 2 393.5kJ molH     22C(s) O (g) 2CO(g)  1 3 221kJ molH     则反应 2 22CO(g) 2NO(g) N (g) 2CO (g)  4H  。 (2)在容积均为 2 L 的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通入 1 mol CO 和 1 mol NO,发生反应 2 22CO(g) 2NO(g) N (g) 2CO (g)  ,a、b、c 三组实验的 反应温度分别记为 Ta、Tb、 Tc。恒温恒容条件下反应各体系压强的变化曲线如图 1 所示。 ①三组实验对应温度的大小关系是 (用 Ta、Tb、Tc 表示),0~20 min 内,实验 b 中 v (CO2)= 1 1mol L min   。 ②实验 a 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 K= 1L mol 。 图 1 图 2 (3)工业用铂丝网作催化剂,温度控制在 780~840℃,将 NH3 转化为 NO,反应方程式为 3 2 24NH (g) 5O (g) 4NO(g) 6H O(g)  。回答下列问题: ①NH3 催化氧化速率 3 2( )O(NH )a bv k c c   ,k 为常数。当氧气浓度为 11.0mg L 时,c(NH3) 与速率的关系如表所示,则 a= 。 2 1 3(NH ) 10 / mol Lc   0.8 1.6 3.2 6.4 8 1 110 / mol L minv     10.2 81.6 652.8 5222.4 ②其他反应条件相同时,测得不同温度下相同时间内 NH3 的转化率如图 2 所示。则 A 点对应 的反应速率 v(正) (填“>”、“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