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教学设计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
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
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同时还需考虑如价格、资源以及废料是
否易于回收等其他因素;
(3)认识在金属中加热熔合某些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得合金,
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
途。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实验探究金属的物理性质(重点探究导电、
导热性等);
(2)通过讨论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培养学生综合分
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查阅合金的资料,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逐步养成在学
习过程中敢于质疑敢于探究的良好品质;
(2)通过调查考察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开发新材料提高人
类生存质量方面的重大意义和贡献。
教学重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及其广泛的用途
教学难点 金属的物理性质;合金及其广泛的用途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导入新课】展示从古至今金属材料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图片
指出这些器皿和工具的制作材料有纯金属,也有合金
【新课讲授】金属材料
合金和纯金属统称为金属材料
根据金属的用途总结金属的性质
1、金属的一些物理性质
①大部分为银白色(Cu 是红色,Au 是黄色)
②大部分是固体(Hg 是液体)
③密度和硬度较大、能够导热、导电、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大部分熔点、沸点比较高
小练习:根据金属的物理性质来解释其用途
思考: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首先要考虑物质的性质,还需要考
虑那些因素?
包括:资源、价格、使用是否便利、是否美观、对环境的影响、
废料是否易于回收等
2、合金
(1)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熔
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比较黄铜(铜锌合金)和铜、焊锡(锡和铅的合金)和锡、铝
合金和铝的颜色、硬度、等
结论:(2)特性:
①合金比其组分金属的颜色鲜艳;
②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③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④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各组分金属。
(3)几种重要的合金
生铁(含碳量 2%-4.3%),脆
铁合金
钢(含碳量 0.03%-2%),韧性好
钛和钛合金:具有好的生物相溶性,可以做人造骨骼、人造心
脏等人造器官
【小结】
板
书
设
计
课时 1 金属材料
一、金属
物理性质:
二、合金
(1)定义: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金属与非金属)熔
合而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2)特性:合金的硬度大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合金的熔点低于组成它们的金属;
合金的抗腐蚀能力一般强于各组分金属。
(3)几种重要的合金:
生铁(含碳量 2%-4.3%),脆
铁合金
钢(含碳量 0.03%-2%),韧性好
钛和钛合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