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金属的化学性质
说
教
材
1、本课题选自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课题 2。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与酸的反应以及置换反应的概
念等。
3、本课题是课题 1 中金属物理性质的延续,也是在“金属能与氧气反应”这一化学性
质的基础上对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更为深入、系统的学习,这样使元素化合物的知识
更加完整,为以后酸碱盐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说
学
生
情
况
1、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可知它们对新鲜事物的有趣现象充满了好奇心,而本
节课的知识就是让它们熟悉身边事物的特征—金属的化学性质。
2、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描述能力,且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生活
中接触过一些常见的金属,所以对金属的相关性质并不陌生。
3、学生在学习本课题之前已经学习了金属的物理性质,也接触了某些金属与氧气的反
应,因此在学习金属与氧气反应时不会很困难,但是对金属与酸反应和金属的活泼性
顺序理解有一定的难度。
说
教
学
目
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金属与氧气、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和金属活动顺序。
2、过程与方法
能通过实验现象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生活现象的解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2)在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说
重
难
点
【教学重点】
1、实验探究金属的化学性质;
2、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及金属活动顺序。
【教学难点】
理解置换反应的概念及金属活动顺序
说
教
法
学
法
【教法】
1、讲授法:对于置换反应的概念和金属活动顺序通过讲解让学生理解。
2、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中,我以“如何辨别黄金的真假”为情景引入金属的化学性质
这一主题,灵活设置教学情境,可以增强学生的兴趣。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通过展示金属与酸反应的动画图片,便于学生理解不同金属的
反应剧烈程度有所差异。
【学法】
1、实验探究法:对金属与酸反应,通过学生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通
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比较系统地认识一类物质及其变
化规律,形成一个良好的思维习惯。
2、讨论归纳法:通过对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及与酸的反应事实的对比分析,归纳得出一
系列的结论,使学生的理性思维再一次得到升华。
【课题导入】展示黄铜与黄金的图片,并问: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的外观、颜色很相
似,价格却有天壤之别,同学们可以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的真假呢?通过学生讨论出从物
理方法进行鉴别,从而引出鉴别的化学方法,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说
教
学
过
程
【新课展开】(以知识点为线索)
1、金属与氧气反应:回顾学过的铁、镁等与氧气的反应,让学生书写化学方程式,再讲
解这节课要学的几种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结合反应的温度和难易程度不同,得出这几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
2、铝的抗腐蚀性:通过提问:铝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
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沙等来擦洗铝制品?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然后再统一讲解。
3、金属与酸的反应:通过实验探究(金属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教学的重点放在金属与稀盐酸反应规律的探究上(即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采用学生
实验探究模式:根据金属与氧气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引导学生猜测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
和剧烈程度,交流后通过学生分组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填写
下表,小组讨论解答书上的思考题。
金属 现象 反应化学方程式
稀盐酸 稀硫酸 稀盐酸 稀硫酸
镁
锌
铁
铜
为了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它们的反应剧烈程度,我还会展示金属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图
片。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总结出以下结论:
(1)金属活动性:Mg > Zn > Fe > Cu
(2) 金属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4、置换反应: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析上述化学方程式的特点,然后给出置换反应的概
念及通式。同时回顾复习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概念。
【课堂练习】
课件展示课堂练习题,通过课堂练习的方式可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可以巩固知
识。
【课堂小结】
1、金属与氧气反应
2、铝具有抗腐蚀性
3、金属与盐酸的反应及金属的活动顺序
4、置换反应的概念
通过边提问边回答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有利于形成在学生大脑中形成知识网络,记忆更
深刻。
【作业布置】练习与应用 1、3、5
说
板
书
设
计
课题 2 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4Al+3O2 = 2Al2O3 (氧化膜抗腐蚀)
空气中: 2Mg+O2 = 2MgO
氧气中: 3Fe+2O2 = Fe3O4
2、金属与酸的反应
Mg + 2HCl = MgCl2+H2↑ Zn + 2HCl = ZnCl2+H2↑ Fe + 2HCl = FeCl2+H2↑
Cu 与稀盐酸不反应
结论:(1)四种金属活动性: Mg > Zn > Fe > Cu
(2)活动性较强的金属才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
反应的特征:金属+酸→金属化合物+氢气
3、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通式:A+BC= B +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