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属的共同的物理性质
2、了解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3、了解常见的合金(铝合金,生铁和钢)
4、会利用图表知识进行归纳和解决实际问题
5、能利用所学知识正确选择和利用金属材料
学习重点 金属的性质决定金属的用途
合金的性能及用途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学习难点 针对金属材料和合金从多种角度综合考虑问题
教具准备 演示文稿 金属材料
板书设计:
课题 1 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一、金属 二、合金
1、金属的物理性质。 1、定义:
2、常见的金属及用途: 2、合金的性能:
3、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3、合金的用途:
教学过程:
幻灯展示学习目标:(一分钟左右)
自学指导 1:
阅读教材 P2 至 P3“几种重要的金属” 5min 后比谁能回答下列问题:
1、常见金属举例:
2、金属有哪些物理通性?
3、物质的用途由哪些因素决定?
金属的一些共性:
○1 常温下除汞外均为固体
○2 有金属光泽
○3 电和热的良导体
○4 大多有良好的延展性
活动探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 8—1 所提供的信息讨论以下问题:
1. 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 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
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Cr)?如果镀金怎么样?
决定
体现
决定
体现
结构 性质 用途
通过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 是否具有符合这种要求的性能
○2 价格是否合适
○3 是否美观
○4 是否便利(质量,体积)
○5 是否对人和环境(废料是否易于回收)有影响
自学指导 2:
阅读教材 P4 至 P7“合金” 5min 后比谁能回答下列问题:
1、“合金”是金属材料吗 ?
2、合金如何获得,与纯金属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很多金属制品不用纯金属而使用合金材料?
4、合金的很多性质与组成它们的金属不同,其性能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 点)?
5、哪些方面的介绍唤起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归纳总结:
1、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
2、 合金的很多性能与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合金具有许多良好的物理、化学和机
械加工性能,适合于不同的用途:如提高强度和硬度、增强抗腐蚀性能、降低熔
点等。
3、 查阅元素周期表,金属元素只有 90 余种,但由这些金属制得的合金却已达几千
种。
4、 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作业:完成课堂作业-----P8---P9 T1---T5
完成课外作业------课堂练习册相应内容。
教学反思:
课题教学内容比较简单,贴近生活,学生学起来比较轻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
师应该尽量多的设置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总结问题,尽量让学生自主进行探究,
使学生在一种愉悦、轻松的学习氛围中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掌握知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初中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的教学,深感让学生认识身边的金属,了解身边的金
属,熟习身边的金属对学好这节课十分重要,为了在整个教学中真正渗透新课程倡导的“探
究式学习”,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这一基本的价值取向,让每位学生都主动参与、
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设计中,我
将教材中已有的预设方案改为学生自己设计,使学生充分体验探究的各个环节,更有利于
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二、教学设计
从学生角色扮演入手,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建构新的知识系统,通过学生
自主讨论、自主实验,探究出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和金属活动顺序。在教学中,注重构
建具有个人意义的评价方式,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学有所得。最后,通过课堂延伸,
强化了所学知识的价值。
三、课堂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主题地位,一是让学生找出身边的金属,让他们分析为什么
铜比铁更稳定;二是将教材中的实验改为学生主动的探究性实验,给了学生更大的自主探
究空间;三是灵活处理教材,重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常见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和金属的化学性质,更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自主建构知识。
四、不足之处
不足之处是教学设计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比较适合于我所教的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
对于学习水平较低的学生,在自行探究判断金属活动性的依据这一环节时,大部分学生很
难完成。因此,在这类班级中可将这一环节的学生活动改为教师指导学生实验,帮助学生
建构新知识,提出猜想,便于学生由易到难的学习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