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设计思考:
金属的化学性质教学是初中化学下册教学的第一个难点,怎样设
计实验?怎样系统教学?怎样突破这个教学难点?根据历届学生学
习的困惑和多年的教学经验,特设计如下,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金
属化学性质进行梳理理解,从而可以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金属相
关的问题。
教材分析:
从这一单元开始,对于化学的学习,开始从金属单质的性质进行
综合学习,和上册氧气的研究、碳家族的性质研究对比,学生感觉更
加复杂,在记忆上和运用上感到棘手。而金属的性质在研究时有部分
现象不是特别明显,学生的理解也就没有那么深刻。大多数金属可以
和氧气反应,现象怎样?结论怎样?不同种金属和稀盐酸、稀硫酸反
应的现象怎样?结论怎样?还有哪些常见的金属不和酸反应?金属
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这一些问题都是在新授
课上帮助学生梳理清晰。而上一课题金属的物理特性、合金的优越性
能、下一课题金属的锈蚀和保护属于识记性的知识,学生基本可以自
主学习教师稍加引导就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所以金属化学性质教学
是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金属和金属材料知识的灵活和深度运用。
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多方面的情况,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1.在回顾了解已学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在此基础上知道金
2
属可以和金属化合物溶液反应,并能☆理解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
综合运用。
2.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常见的置换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
现象。
4.学完后可以了解金属的化学性质在公、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
的意义,并能在以后的生活生产中学会科学地利用金属能源。
学情分析:
这一届学生的相对学习状况比较好,最大的特点他们的学习习惯
良好,学习中安排的学习任务能够积极完成。但是教学一段时间发现,
部分学生的积极求学和钻研精神不强,对于所学知识的整理建构能力
不强,遇到问题不会甚至不爱思考。臻于这一问题,教学中对学生思
维能力的培养要大大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辅导得扎实细致,以提高
学生化学学习的能力和品质。
设计思路:
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简单化学问题分析是生活中常见的一
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和简单的数理思维。学生通过半年的学习,可以有
意识成体系培养学生的化学科学素养和化学思维习惯,形成认识世界
有较好的变化观念,探究世界拥有严谨求真与创新意识,参与生活具
有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这也是我们化学教学最终达成目标。
在课前的准备和课堂的引入中适当地留点时间先让学生复习熟
练大多数金属和氧气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和盐酸、稀硫酸反应的
3
化学方程式,并能做好对比分析记忆。这样在学习前做好扎实而必要
为今天的学习做好准备。接下来让学生阅读课本自主学习,在大脑中
形成大概印象。第三环节展示实验探究,在合作交流中充分给学生独
立学习、观察实验、和思维交流的机会和时间,可让大部分学生在课
堂中初步消化金属的化学性质并达到灵活运用。第四节环节为提升学
生的化学思维能力,做一个问题的拓展延伸,让一部分学生学习上有
更多的尝试和感悟。第五步对学习进行一个小结。最后就是师生对学
生的一个反思和优化小结。
设计流程:
教学
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
导入
导入:我们上一节课学习了金属的
化学性质,知道大多数金属可以和
氧气反应、金属可以和酸反应,你
还记得这几个常见的反应现象和化
学反应方程式怎么写吗?请大家一
起来回顾。
前提测评:
1、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
( )
A、产生淡蓝色火焰
B、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
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C、生成白色物质 D、发出耀眼白
光
2 、 镁 在 空 气 中 燃 烧 的 产 物 是
( )
A、MgO2 B、MgO C、Mg2O
D、Mg2O2
3、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 ,
学生回顾。
学生代表上台表达书写,
其余在作业本上回顾书写
化学反应方程式。
小组内检测员讲评批阅。
3Fe+2O2 Fe3O4
2Mg+ O2 2 MgO
课堂教学的一种最
好方式就是直接引
入课前回顾,因为正
如教育家所说“影响
学生学习重要的原
因是学生已经知道
了什么,我们应当根
据学生原有的知识
状况进行教学。
这段时间化学学习
难度略微上升,老师
想用一种自然的方
式带领学生回顾化
学知识,在学生感性
的认识下带几许理
性的认识,也让学生
及时掌握化学语言
学前准备
课后反思 课堂延伸 课堂小结
合作交流自主学习
4
燃烧的现象 。铝在空气中缓慢氧
化的产物是什么?有什么特征?
4、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和空气中的
氧气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写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归纳 1:大多数金属和氧气的发生
反应。
追问:金属还可以和盐酸、稀硫酸
反应。请回答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
程式。
回看:展示上一节课金属和酸的反
应后溶液呈现的现象。尤其是铁和
酸的反应后溶液呈浅绿色。
关注:难写的化学方程式。
归纳 2:置换反应的特征。
表扬评价:在课前回顾中表现好,
复习扎实有方法的同学?
追问:金属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在
实际生活中有什么用呢?
4Al+3O2 2Al2O3
学生代表回答上黑板前表达
并展示。其他同学质疑交流
补充。
2Cu+ O2 2 CuO
学生重点回顾易错的化学
方程式。
Fe + HCl === FeCl2+ H2↑
Fe + H2SO4 === FeSO4 +
H2↑
Zn + H2SO4 == ZnSO4 +
H2↑
2Al +3H2SO4 =Al2(SO4)3
+3H2↑
学生代表回答,方式可以多
样。
有利于综合运用。
带领学生知道易错
化学方程式书写的
原因。
有化合价记得不清
晰,也有配平不到
位。
告知只要耐心仔细。
铁和酸反应后溶液
变色不是很明显,用
上一节课的在呈现
就很明显了。
自主
学习
迁移: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进入
课本进行自学,看看今天又能学到
什么新的知识?
要求:在阅读时注意做好笔记,可
以划出重点、疑问点。
教师巡查,观察学生学习情况。
(出示:课堂行动语言:
静心阅读 仔细观察
认真分析 灵活运用)
学生认真阅读:
P11-12,做好笔记,可以划
出重点、疑问点。
归纳出金属的另外一个化
学性质。
阅读是学生学好知
识最基本的方法和
途径。
在此培养学生学习
中独立的理解分析
能力。
师生演示:
实验探究 1:将洁净的铝丝放入硫
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学生
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 2:将洁净的铜丝放入硝
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学生
观察现象?
实验探究 3:将洁净的铜丝放入硫
酸铝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学生
观察现象?
注意:金属用砂纸打磨的原因,硝
酸银放在棕色瓶中的原因,滴加药
品的正确方法,为展示效果明显一
点溶液加到 3-4 毫升。
课件辅助展示现象。
并写出可以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
学生观察并表达现象。
1.铝丝上出现红色物质,
溶液有蓝色渐渐成无色。
2.铜丝表面出现灰黑色物
质,溶液由无色逐渐变成
蓝色。
学生代表例说分析过程,
独自书写代表板书并分析
交流。
2Al +3CuSO4 =Al2(SO4)3
+3Cu↑
Cu+2AgNO3=Cu (NO3)2+2
Ag
学生代表例说分析过程,
再理解置换反应。
培养学生在计算中
的分析表达和理解
能力。
发现问题,激发学生
的探究欲望。
先给学生独立练习
的时间,培养学生独
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化学语言的正确书
写很重要。所以这一
些在新课的课堂上
重点讲解。
两个反应的现象也
可以借助上一节课
5
合作
交流
程式。以错例的形式出示学生在学
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问题:1.上述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式
的特点是什么?它们属于哪种反应
类型?
2.通过上述实验,你能得出铁、铜、
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吗?
模拟:老师学生形象金属和盐溶液
的置换反应。
过渡:教师巡视检查,观察学生学
习情况。
讲解:化学家们通过多次这样的实
验得出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金属的活
动性顺序表。
展示:常见的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
分析: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在学习
生活中有重要应用,怎样判断呢?
讲解: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
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
强;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
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
氢;
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前面
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他们
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课堂小练:
1.课本 p13 练习。判断下列物质能
否发生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银与稀盐酸 锌与硫酸铜溶液
铜与硫酸锌溶液
铝与硝酸银溶液
2.不法分子常常用金光闪闪的“金
元宝”(铜锌合金)来蒙骗人们,下
列鉴别方法中错误的是( )
A.加盐 B.测密度
C.用火烧 D.看颜色
3.(苏州)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
确的是( )
学生配合形象演示,深刻
理解置换反应。
学生熟读金属活动顺序
表。
学生聆听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
后交流。
在其他班级的实验
现象,加深学生的学
习印象。
引导学生分析探究,
学会辩证而全面地
思考问题。
培养学生分析、比
较、解决新问题的能
力。
让他们感受生活中
的金属实际问题,感
受化学知识的学以
致用。
学生学会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
教师设计的课堂练
习也应做到由易到
难,层层递进。
6
A.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
器中进行
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用 FeSO4 溶液、Cu 和 Ag 三种物
质可以验证 Fe、Cu、Ag 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查阅初中化学课本上的金属活
动顺序表
课堂
小结
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运用你还有哪
些问题?教师再小结。
学生自我小结本堂课的主要
内容和学习体验。
学生独立练习。
及时反馈矫正,强化
学习情感,培养学习
韧性。
课堂
延伸
问题 1:我们已经学会了金属的化
学性质,怎样利用这些知识解决问
题,我们一起来行动?现有铁片、
铜片、银片、硝酸银溶液、硫酸铜
溶液、硫酸亚铁溶液和盐酸几种物
质,要确定 Fe Cu Ag 三种金
属的活动性顺序,请你一起来设计
三种不同的方案,并预测可能看到
的现象及结论。
举一例子:
实验设计:取样,分别将铁片和铜
片放入盐酸中,将铜片放入硝酸银
溶液中。
实验现象:铁片表面冒气泡;硝酸
银溶液中的铜片表面变为银白色。
提问:你可以设计更简单的实验方
案吗?
问题 2:在学习中还会遇到这样的
问题,那将怎样思考?向 ZnSO4 和
CuSO4 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铁粉,等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
干燥,得到滤渣,向滤渣中加盐酸,
有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含有的溶质
是( )
A.ZnSO4 B.ZnSO4、CuSO4
C.FeSO4ZnSO4 D.ZnSO4、FeSO4
问题 3:在硝酸银、硝酸铜的混合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锌粉,反应停止
后过滤,滤液仍为蓝色。有关判断
学生思考。
学生自我设计实验方案,
小组交流,学生代表回答。
铁片、银片、硫酸铜溶液
中观察现象;
铜片、硝酸银溶液、硫酸
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等等。
分析:Fe + CuSO4 ===
FeSO4 + Cu
Cu+2AgNO3=Cu(NO3)2+2
Ag
……
提供可能发生的化学方程
式:
Zn+2AgNO3=Zn(NO3)2+2A
学习深入让这一节
课的教学内容更为
完整。
教师对学生探究思
维和方法的培养只
能用一边扶一边放
的原则。
给学生一个相互交
流和评价的机会,培
养学生对化学语言
的表达能力。
提高小组组员间的
团结协作精神。
适当培养合作意识,
养成实事求是的科
学态度。
多次培养学生的表
达能力。
7
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银,没有铜和锌
B.B.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
铜,可能有硝酸银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锌、硝酸铜、
硝酸银
D.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锌,可能有铜
教师给部分同学批改并记分肯
定。
g
Zn+Cu(NO3)2= Zn(NO3)2
+Cu
课外
练习 熟能生巧,同学们课后再练习巩固,化学练习略。
给学生一个巩固学
习的空间,让一部分
孩子提升自我解决
问题的能力。
课后反思:
设计+实验+媒体+精讲的课堂魅力
一、给课堂一个精彩的设计
金属的化学性质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因为从教学上来金属具
有三个方面的性质,大多数金属可以和氧气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和盐
酸、稀硫酸发生化学反应,可以和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发生反应。从而
知道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运用。这些化学方应各不相同,现象不同,结
论不同。从学生对化学的认知和自身知识储备来讲,想达到一个熟练
于心的程度确实很难。在教学中,只有循序渐进,层层深入才能达成
较好的效果。
二、给学生一些有趣的实验
在本课题的教学中,还有一个策略是一定将实验融入教学中,对
比试验,重复试验在三节课的教学中做到淋漓尽致,才能有效突破难
点。例如镁带的燃烧、铝的燃烧、铜丝和氧气的反应,让学生尽可能
对这一系列有实验深刻的感知。同理,在课堂上也做金属和酸的反应
8
四组或八组对比实验,用四种常见金属镁、锌、铁、铜分别和盐酸、
稀硫酸反应,让学生观察金属和酸反应的不同现象,并且让学生说出
观察的现象,从固体的变化、气体的变化、热量的放出等几个角度全
面表述。前面两个基础打好了,本节课的回顾就不难了。在今天和以
后的学习中思路和方法就通透多了。这节课的学习也就迎刃而解了,
金属和盐溶液的反应,先按照课本展示两组实验,在附加一组实验,
铜丝和硫酸铝溶液的反应,学生观察现象。因为此节课的反应现象慢
了些,所以可以借助前一节课在 136 班做的实验在 137 班对比展示,
学生印象就深刻些。然后总结出化学结论,推出金属活动性,运用活
动性就更好些了。
“教学弗牵,教学需引。”课堂中,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学生
在计算练习中呈现出自我的思维方式,教师可以显性地观察到学生思
维的火花。由此在教学中设计了三个有梯度的课堂训练题,从相关计
算的基础练习到求一定体积的物质再到含有一定杂质物质的计算。在
这种层次练习中,就可很好判断出学生学生思维的梯度,培养他们在
学习中学以致用的思维能力。
三、给学生一个交流的空间
“君子之教,强而弗抑……。”读、想、练、说也许是化学学习
中的几步曲。尤其是交流表达更能切实地提升地表达,而这也正是学
生在学习中缺少的一课。
在课堂上,还给学生自主回顾的时间,自主学习的时间,自主理
解和自主消化的时间,让他们在自主学习中渐渐意会金属活动性的含
9
义和运用。有些学生看了不懂,有些学生似乎懂了不能灵活运用,有
些学生做了不能清楚地表达。如何让每一个不同理解层次的学生能够
有豁然开朗的状态,让学生在课堂上表达出自己的理解情况,让学生
相互交流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因为学生之间的知识储备和思维特点非常相近,倾听者倾听其他
学生的理解和感悟对自我思维的迸发更加有用。这样的教学辐射里更
为直接和广泛,在今天的教学中设置的障碍学生能接受,在以往不同
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曾多次尝试和观察,教学效果可。
四、给媒体一个恰当的机会
在本堂课多媒体教学中,忘记使用投影仪了,平时在教学中当遇
到学生看不到演示实验室就会用到投影仪。今天想到实验现象简单,
就直接送给学生看就更直接了,也和学生更亲密接触了。
下一节课是对金属活动性的灵活运用。带领徒弟们做了一个学习
单、一个课件,王姿录播,做成了一个微课。这样可以在十四班轮流
播放。教师再点拨根据每班学情精讲即可。
每次遇到难点的教学,首先做好课题整体设计,带领徒弟们在组
内及时研讨优化,做好实验的展示,有困难借助课件或多媒体优化。
“教学留白,教学存疑。”再让学生深度思考,针对学生的难点、易
错点、重点重点点拨讲解。基本做到教学的更显性,更有效性,以更
好地提升学生化学学习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五、给教师一个反思的空间
在教学中给了学生学习和思考的时间,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
10
每一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去肯定学生的学习情况,去指导和学生的学
习困惑。因为在教学中发现,处在非智力因素不是很成熟的孩子,课
堂上大部分都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赞许。所以说在怎样在每一个课堂
中使更多的学生学得更好学得更活,是教师在教学中常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