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度 (第 2 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溶解度涵义,初步学习绘制溶解度曲线和查阅溶解度曲线。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实验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的观点。
教学重点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正确理解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概念。
教学难点 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和了解溶解度曲线意义。
导学过程
一、课前先学
预习检测:
1.在一定______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__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_______
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
3.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有________和________.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________;随压强的增大而________.
4.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有:
内因:溶质、溶剂本身的性质 外因:
二、课堂探究
【合作探究一】:
1.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①条件: ②标准:
③状态: ④单位:
2.讨论“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36g”的含义,分析其中溶质、溶剂、溶
液三者之间的关系:
温度: 溶质:
溶剂: 溶液:
表达方式:20℃时, 最多能溶解氯化钠固体 。
【练习】:
①20℃时,S(NaCl)=36g 如何理解?
②40℃时,S(KNO3)=64g 如何理解?
③20℃时,S(KNO3)=21g 如何理解?
④20℃时,S(KCl)=34g 如何理解?
⑤20℃时 S(KCl)=34g 那么 5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g KCl 固体。
⑥20℃时 S(KCl)=34g,25g 水至少加入 g KCl 可达饱和状态。
⑦20℃时 S(KCl)=34g100g 水中加入 40g KCl 固体,溶质的质量为
溶剂的质量为 溶液的质量为 各质量比为
3.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合作探究二】:
5.请根据课本中溶解度曲线图 说: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比较大的是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是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减小的是
6.请找课本上交点说出:横坐标是: 纵坐标是
即交点的物理意义:
7.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相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举例说一说
8.20℃时,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 36g 食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 B. 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 36g
C.食盐的溶解度是 100g D. 食盐的溶解度是 136g
9.在 60℃时 50 克水中溶解 55 克硝酸钾就刚好饱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g B.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55g
C.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g D. 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110g
【课堂练习】:
1.日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固体,其原因是( )
A.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降低 B.受热时食盐的溶解度显著增大
C.受热时海水中的水分蒸发 D.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
2.20℃时,100 g 水中最多溶解 0.3 g A 物质,则 A 在水中的溶解性为( )
A.易溶 B.可溶 C.微溶 D.难溶
3.目前市场上销售的汽水饮料大多数是碳酸饮料,其中溶有二氧化碳气体.打
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与__________
有关.喝了汽水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__________有关.
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水和蔗糖水都属于溶液
B.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在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
D.某物质在 100g 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是该物质的溶解度
5.10℃时,50g 水里最多溶解甲物质 10g,20℃时,100g 水里最多溶解乙物质 20g,
则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是
A.甲大于乙 B.甲等于乙 C.甲小于乙 D.无法比较
6.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 60g
B.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升高温度可使不饱和的甲溶液变为饱和
D.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7.图 1 为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该图信息可知:b 的溶解度受温度
变化影响不大。此外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哪些?